龔勇超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5-357-01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因此,初中學生數學課堂學習的方法是我國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一項核心內容。
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方法主要體現在積極有效地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的評價目標是:能否結合具體情景發現問題和提出數學問題;能否從不同角度觀察、分析問題,恰當地應用各種策略和方法解決問題,然后用數學語言清楚地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對促進學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課程的每一節課,都體現出知識的發生、形成過程,每節課基本包括:情境引入、發現問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形成結論、實際應用等環節,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又應用于生活的特點。
有人說:“發現”是一種快樂的體現,更是一種成功的體現。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條件,通過情境的設置,引導學生觀察在具體情況中發現的問題。如:在《豐富的圖形世界》的第一課時,在給出的物品中找出與長方形、正方形、圓柱、圓錐類似的物體。通過引導學生:你是怎樣觀察出來的?發現它們都有一些什么特征?創設發現問題的氛圍。學生在這個氛圍里自主地聯想到幾何圖形存在于日常生活的物體中,它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
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學生的數學學習應當自主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不能單純依賴模仿與記憶,要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富有個性的過程。所謂探索,就是讓學生有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親身實踐,在合作交流的氛圍中認識數學、解決問題、掌握數學知識的技能和方法。一個好的課堂教學,能夠全方位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創設充分的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空間,能激發學生創造思維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培養學生的意志和品質。
例如:《太陽光與影子》中“做一做”的問題:
取若干長短不等的小棒及三角形、矩形紙片,觀察它們在太陽光下的影子。
(1)固定投影面(即影子所在的平面),改變小棒或紙片的擺放位置
和方向,它們的影子分別發生了什么變化?
(2)固定小棒或紙片,改變投影面的擺放位置和方向,它們的影子
分別發生了什么變化?
學生分小組進行活動,通過具體操作,體會物體在太陽光下形成的影子隨著物體與投影面的位置關系的改變而改變,尤其要讓學生觀察特殊位置——當小棒或紙片與投影面平行時,所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和形狀的特點(物體與影子全等)。解決這類問題需要經歷操作與觀察、演示與想象、直觀與推理等過程。教學時,不應僅僅關注問題的結果,還要關注獲得結果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合作交流也是探索發現的一部分,通過合作交流,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活動,完善學生的思維過程。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不僅可以相互間實現信息與資源整合,不斷拓展知識面和完善自我,而且學會交流,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在組織合作交流時,既要引導學生發揮個人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把個人的力量溶于集體之中,從而發揮“集體智慧”的力量,正確審視自己的地位及作用。
例如:《視圖》的第二課時中要求學生想像并畫出三棱柱、四棱柱的三種視圖。
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畫出三種視圖后,與同伴交流、討論,相互之間對照,找出各自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取長補短,匯集各人的力量,得出最完善的結果。
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學習發現問題,通過實驗、操作、調查、收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特別是在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方面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成功或失敗,都會有自己的體驗,這種體驗是別人無法代替的。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以鼓勵學生找出探索過程成功(或失敗)的主要原因,而不單單是只只留意探索的結果。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使學生處在積極主動大情境中,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發現,即使是錯誤的發現。每節課的教學,都應該設計成為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發現、探索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弗賴登塔爾曾經說:“學一個活動的最好方法就是做。”學生的學習只有通過自身的操作活動和在創造性的“做”才是有效的。課堂學習中發現、探索的流程圖是:
現代教學中,要求教師以平等身份參與學生學習活動大組織,研究與指導,幫助學生制定適宜的學習目標。并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創設豐富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建立寬容的課堂氣氛。在課堂中,當學生自主觀察、發現、探索、交流時,教師要積極地觀看、積極地聽,設身處地感受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教學中的各種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熱情更加高漲。
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合作交流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經歷探索發現的過程以獲得理智和情感體驗,建構知識、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是探索發現學習要達到的三個目標。“記錄在紙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腳印,我們也許能看到他走過的路徑,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見了什么東西,就必須用我們自己的眼睛。”哲學家叔本華的這番話很好地道出了探索發現學習的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