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知識共享研究

2016-09-24 01:46:06陶曉芳
西南政法大學學報 2016年3期
關鍵詞:戰略企業

周 杰,陶曉芳

(西南政法大學 管理學院, 重慶  401120)

?

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知識共享研究

周杰,陶曉芳

(西南政法大學 管理學院, 重慶 401120)

競爭性戰略聯盟已成為戰略聯盟的重要形式之一,獲取知識是競爭對手之間組建競爭性戰略聯盟的主要動機之一。但是,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知識共享并不容易實現。本文首先分析了競爭性戰略聯盟知識共享的困境,接著,從企業特征、知識特征、關系質量三個方面分析了影響競爭性戰略聯盟知識共享的主要因素,并探討了促進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更好地實現知識共享的對策,希望能夠有助于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知識共享的實現。

競爭性戰略聯盟;知識共享;聯盟能力;戰略聯盟

一、引言

競爭性聯盟是指由處于相同行業、向市場提供相同或替代產品(服務)的企業所組建的合作關系[1],競爭性聯盟往往發生在同一行業中,比如,汽車行業中福特、豐田等公司之間的合作就是典型的競爭性聯盟。競爭對手之間組建的競爭性戰略聯盟已成為戰略聯盟的主要形式之一。已有研究發現,很多競爭對手為了某種目標而進行合作,競爭對手之間的聯盟在所有的聯盟中所占的比例超過了70%[2]。通過與競爭對手組建聯盟可以更好地獲取所需要的知識[3],獲取知識是競爭對手之間組建戰略聯盟的重要戰略動機之一[4]。與以前相比,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技術更新的速度比以前更快,產品生命周期不斷縮短,企業為了應對激烈的競爭就需要從外部獲取所需要的知識[5]。競爭對手之間知識基礎的相似性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聯盟成員企業的吸收能力,同一行業的競爭對手之間能夠更好的進行知識轉移和共享[6]。但是,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也稱作競合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知識共享的效果,成員企業可能存在的機會主義行為提高了知識源企業對知識的保護,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知識共享存在著“學習困境”[7],知識共享困難因而成為競爭性戰略聯盟面臨的主要問題[8]。目前,關于競爭性聯盟知識共享、學習與知識交易的研究還不是很多,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知識共享的影響因素有哪些、如何管理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的關系以提升聯盟知識共享的效果與效率等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從實踐上來看,我國企業在與國外的競爭對手組建競爭性聯盟的過程中,獲取知識也是其重要目標之一,但是,國內企業往往在聯盟中處于劣勢地位,知識獲取的效果和效率往往不夠理想。為了為國內企業構建競爭性戰略聯盟、實現知識共享與獲取提供一定借鑒和參考,本文對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知識共享過程中面臨的困境以及對影響競爭性戰略聯盟知識共享的因素進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對促進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知識共享的對策進行了深入探討。

二、競爭性戰略聯盟知識共享困境

與傳統的聯盟相比,競爭性戰略聯盟中不包含聯盟上下游的供應商或者顧客,且同時包含競爭與合作這一對矛盾關系。企業間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對聯盟企業間的知識共享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使得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知識共享更復雜、更困難,由此導致在競爭性戰略聯盟中出現學習競賽、目標沖突以及合作動力缺乏等知識共享困境。

(一)學習競賽困境

在競爭性戰略聯盟中,競爭對手之間會在某些互補的領域內進行合作,通過企業間的協同創造獨特的競爭優勢。競爭對手之間的知識共享和轉移有利于各個企業獲得所需的知識,并在各自的企業進行應用,能夠更好地滿足各個企業的知識需求。但是應該注意的是,與一般的戰略聯盟相比,競爭性戰略聯盟中的成員之間存在著更激烈的競爭,成員企業在聯盟合作中為了自身的利益可能會發生機會主義行為,即成員企業可能會努力學習其他企業的知識,并將所學到的知識用于聯盟合約之外的領域以獲取私有收益。因此,在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知識共享和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形成學習競賽[9]。聯盟成員企業努力學習和掌握其他成員企業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會損害知識源企業的利益,容易導致聯盟成員企業間的緊張關系[10],導致競爭性戰略聯盟的不穩定[11]65,因為聯盟成員企業在意識到合作伙伴會將所學的知識用于自身而非聯盟合作時,將會加強對企業內部知識的保護,不愿意將自身所擁有的知識在聯盟中進行共享,而這將引起聯盟成員企業間的矛盾與沖突,過度的沖突將會導致聯盟的中止或失敗。

(二)目標沖突困境

競爭性戰略聯盟的共同目標和聯盟成員企業的個體目標之間的差異也導致了知識共享的困境。一般而言,競爭對手之間組建戰略聯盟的共同目標主要包括降低成本、規模經濟、降低風險、減少企業間的競爭、研發新技術等,而競爭對手參與聯盟除了要實現上述共同目標外,也存在著如進入新的市場、學習新知識等個體目標,其中,向競爭對手學習、獲取知識往往是后發企業(指與競爭對手相比技術處于明顯劣勢的企業)與競爭對手聯盟的重要原因。比如,很多國內企業在與國外企業建立聯盟時將獲取知識、提升知識儲備作為重要聯盟目標。聯盟成員目標的不同往往會導致知識共享的沖突:一方面,后發企業希望能夠通過競爭性戰略聯盟知識共享獲取更多的知識,以提高自身企業的技術能力。因此,后發企業希望能夠在聯盟中進行更多的技術知識共享;另一方面,技術或知識處于優勢的企業則可能會有意識的隱藏自身的技術知識,并對競爭性聯盟中共享的技術知識的范圍、深度等進行有意識的限制,因為知識源企業會擔心共享的知識被競爭對手掌握后用于聯盟合作范圍之外,從而會給自身帶來很大的不利影響。同時,技術領先企業也會努力學習自身所感興趣的知識,為了實現自身的企業目標甚至會有意識地加強學習,努力獲取更多的知識以提升自身的能力。比如,很多外資企業進入中國時,往往會與國內的企業組建戰略聯盟,這些外資企業與國內企業聯盟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獲取進入新的市場的知識。在聯盟合作的過程中,即使競爭性戰略聯盟成員企業所掌握的技術、知識水平處于同等地位,不同企業參與聯盟的目標也往往會有所不同,對聯盟內共享的知識范圍、深度等要求也會有所不同,這會導致聯盟成員企業在合作的過程中產生各種沖突。因此,在聯盟談判過程中,必須明確的界定聯盟邊界,尤其對聯盟合作過程中知識共享的范圍、深度等進行明確地界定,以防止在合作過程中出現因為不同企業的不同要求而導致的目標沖突。

(三)合作動力缺乏困境

聯盟成員企業為了實現聯盟目標,應該在聯盟內進行知識共享,但是,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的關系是動態變化的,在不同的階段會有新的企業進入或者原有聯盟企業退出聯盟。新成員的進入會給聯盟增加新的知識源,聯盟成員可能退出則會影響成員企業知識共享的動力,這就產生了因為聯盟動態性而導致的合作動力困境。

三、競爭性戰略聯盟知識共享影響因素

雖然,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存在著學習競賽、目標沖突以及合作動力等知識轉移困境,但是,為了實現聯盟目標,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仍然需要進行知識共享。本文認為,競爭性戰略聯盟知識共享產生影響因素可以從知識共享的聯盟成員企業特征、知識特征、關系質量等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企業特征

企業特征對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知識共享產生影響,既包括知識源企業的特征,也包括知識接收者的特征。具體而言,包括了知識源企業的知識保護程度、知識接收者的吸收能力、學習意圖以及聯盟能力,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競爭性戰略聯盟的知識共享。

1.知識保護

知識保護是指聯盟伙伴對知識保護的程度和措施,具體表現為企業制定的知識保護政策、員工的知識保護培訓、信息或知識流控制等,是企業應對聯盟中可能存在的機會主義行為的有效措施,反映了知識源企業在聯盟知識共享活動中的開放性。一般來說,如果企業在聯盟活動中共享的知識是企業的核心知識,并且,當其他的聯盟成員企業有非常強的學習意圖時,知識源企業就會更加注重知識保護[12]。由于競爭性聯盟中的成員企業為直接競爭對手,知識源企業的知識更容易為其他企業所學習,競爭對手在獲取知識后,可以基于自身的知識基礎快速地吸收知識并進行應用,這將使知識源企業在知識共享的過程中有意識的進行知識保護。知識源企業對知識的保護會在聯盟成員企業間產生矛盾和沖突,因為其他企業會認為知識源企業不愿意在聯盟內進行投入,也不愿意對聯盟合作進行承諾,聯盟成員間的矛盾和沖突進而會降低聯盟成員間的信任,這將進一步影響聯盟知識共享效果。同時,知識源企業對于知識的保護還會導致知識的模糊性,使得其他企業無法及時地獲取所需要的知識,進而會降低聯盟共同目標(如合作創新、合作研發等)的實現??傊疚恼J為知識源企業的知識保護是競爭性戰略聯盟知識共享的障礙因素,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聯盟內的知識共享。

2.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是企業辨識新的、外部的信息的價值、吸收和應用這些信息到商業中的能力[13]。一般來說,吸收能力強的企業對于知識的價值能夠更加準確的做出判斷,能夠在知識共享的過程中對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更好地吸收[14]96,將所獲得的知識內化,與其他知識進行整合,并將其應用到具體的領域。吸收能力對于競爭性戰略聯盟知識共享的影響體現在正反兩個方面,對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知識共享的影響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從積極效應來看,競爭性戰略聯盟成員均處于相同的行業,企業間有相類似的資源、知識,成員企業對于競爭對手共享的知識能夠更快地進行整合,能夠更快地吸收聯盟中共享的知識,這將有助于企業快速地學習知識,提升知識共享效果和效率,從而更快地實現聯盟合作的目標。從消極的影響看,聯盟成員企業較高的吸收能力可能會使其他企業加強對知識的保護,降低進行知識共享和知識轉移的意愿,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知識共享的效果,進而會對聯盟合作目標的實現產生負面影響。

3.學習意圖

在競爭性戰略聯盟中,知識接收者的學習意圖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聯盟內的知識共享。很多研究發現,知識接收者如果擁有比較高的學習意圖,就會有意識的與知識源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投入更多的資源、時間、精力等吸收知識。因此,知識接收方的學習意圖對知識共享的影響有非常積極的正面影響。但是,過高的學習意圖也可能會對知識共享產生負面的影響[14]96,知識源企業意識到知識接收者強烈的學習意圖,進而產生知識泄露、知識被濫用的擔憂,這會降低知識源企業的知識共享意愿,甚至有可能會導致知識源企業有意識地加強知識保護,防止共享的知識被知識接受者用于聯盟合作以外的領域,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對知識共享的效果產生負面影響。綜合來看,本文認為,學習意圖對競爭性聯盟企業間的知識共享的影響是不確定的,知識接收者學習意圖很低或者很高時,都會影響知識共享的效果。

4.聯盟能力

學者們認為一些企業的聯盟成功率更高、效果更好,是因為這些企業具備聯盟能力[15],表現為企業的聯盟經驗、特定的聯盟機構以及聯盟機制:擁有聯盟經驗的企業能夠更好地管理合作的關系,能夠從聯盟關系中獲益,并能夠避免聯盟中出現的沖突、矛盾等問題;特定的聯盟機構能夠使企業更好地管理戰略聯盟內部的活動,加強聯盟成員之間的協調和溝通,也能夠調配所需的資源進行聯盟活動;聯盟機制的建立則使得企業能夠采取合適的機制應對聯盟中的各項活動。因此,本文認為聯盟能力在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的知識共享中起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聯盟能力強的企業能夠有針對性的選擇更好地聯盟合作伙伴,能夠更好地確立聯盟范圍,建立完善、合理的聯盟合作機制,從而能夠更好地對競爭性聯盟知識共享進行管理,提高競爭性戰略聯盟知識共享的效果。

(二)知識特征

知識特征對于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的知識共享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Soekijad等在研究競爭性戰略聯盟知識共享時,主要考慮了知識的隱性對知識共享的影響[16]578-587。本文認為除了知識的隱性外,知識的復雜性和模糊性也會阻礙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的知識共享。

1.知識的隱性

顯性知識是可以用正式和系統化的語言進行編碼的知識,隱性知識是不能用語言表達的、直覺的、不能表達的知識[17],Nonaka將隱性知識定義為特定情境的、難以表述的、個人化的知識[18]。相對于顯性知識而言,隱性知識在聯盟企業間更難以進行轉移和共享,特別是對于嵌入在企業內部的流程、程序或者活動中的隱性知識,其轉移和交換更為困難,也不容易為其他企業所模仿。對于競爭性戰略聯盟而言,由于企業間的競爭相對而言更為激烈,企業中人員的交流、溝通往往會受到限制,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阻礙隱性知識的共享。因此,隱性知識往往會阻礙競爭性戰略聯盟內的知識共享。

2.知識的復雜性

知識的復雜性指的是與知識相聯系的相互依賴的技術、流程、個人或者資源的數量[19]600。一般來說,知識的復雜性往往會提高知識理解和掌握的難度,也會增加知識的模糊性,進而會增加知識轉移和共享的難度。對于競爭性戰略聯盟中的知識共享而言,雖然企業間相類似的知識結構能夠增加企業的吸收能力,能夠加強對復雜的知識的理解和吸收。但是,成員企業間的競爭所導致的溝通、交流受限仍然會影響知識共享的效果。

3.知識的模糊性

知識的模糊性主要指知識、能力與企業績效間的關系的不確定性,直接影響著知識轉移與共享的效果[19]597。知識的模糊性會阻礙知識在不同企業之間的共享與轉移,特別是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知識共享過程中,出于知識保護的考慮,聯盟成員企業會有意識地增加知識的模糊性,提高其他企業獲取知識的難度和成本。因此,知識的模糊性在增加知識共享難度的同時,也阻礙了競爭對手獲取成員企業知識的可能性,降低了競爭性戰略聯盟成員企業知識泄露的風險。從這個意義上說,知識的模糊性對于成員企業的知識保護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關系質量

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知識共享的實現也受到聯盟成員間關系質量的影響:一方面,高的關系質量會降低聯盟成員企業對知識的保護,降低企業對聯盟知識共享中機會主義行為的擔心,增強知識源企業進行知識共享的意愿;另外一方面,高的關系質量有助于提升企業間的信任,能夠促進競爭性戰略聯盟成員企業之間的溝通、交流和互動,從而能夠更好地進行知識共享,特別是有利于隱性知識的共享。因此,關系質量對于提高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知識共享的效率和效果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很多學者對關系質量的構成維度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信任、承諾、溝通、滿意、沖突等維度。本文在對相關研究進行分析的基礎上,選擇信任、承諾、溝通、沖突四個方面作為評價企業間的關系質量維度。

1.信任

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知識共享的實現必須以信任為基礎,信任關系建立后,聯盟成員企業才能夠提高知識共享的意愿,并能夠在聯盟成員企業間進行有效地互動,從而促進企業間的知識共享。當企業預期到與競爭對手合作可以獲得更好的收益,而采取機會主義行為會遭受到損失(包括失去與對方合作的機會、破壞企業的商業信用等)時,企業會有意識的規范自己的行為,進而聯盟內所有企業都會有意識地規范企業行為,信任因而可以提高聯盟成員企業知識共享的意愿。除此之外,信任還能夠更好地克服聯盟合作伙伴間存在的文化差距[20],有助于加強聯盟成員企業間的理解、認同,相互信任的聯盟企業間能夠更好地進行溝通、交流,這為克服聯盟企業間文化差距、知識結構差距等創造了有利條件,從而也能夠促進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的知識共享。

2.承諾

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的相互承諾可以增加企業間的相互依賴關系,減弱企業間的機會主義行為,因為承諾描述了聯盟成員企業在聯盟關系中進行投資的意愿,表明了聯盟成員愿意盡最大努力維持彼此間的關系[21]。當某個企業以自己的行動作出了承諾(如專用性資產投資)后,實際上表明了該企業愿意追求長期關系的態度。在此之后,其他企業對其承諾行為做出回應,并以各自的行動作出承諾,則聯盟成員企業間會建立信任的關系[22],聯盟成員企業進行知識共享的意愿能夠得到提升。此外,競爭性戰略聯盟成員企業進行諸如專用性資產等方面的承諾后會更加重視聯盟合作,努力追求聯盟和企業長期目標的實現,而不是僅僅考慮企業的短期目標和個體目標,這使得成員企業愿意為實現聯盟長期目標而進行知識共享,并采用相應方式促進知識共享。

3.溝通

溝通是企業之間正式、非正式的共享有意義和有時間性的信息的活動[14]97。有研究表明,聯盟企業間的溝通越有效,越有利于聯盟活動中可能存在著的消除機會主義行為,對于提升企業間的信任也更加有效[23]。實際上,有效的溝通有利于加深聯盟成員企業對于聯盟目標、聯盟任務的認識,也有利于協調聯盟成員間的行動,并能夠消除聯盟企業間的沖突。因此,有效的溝通能夠協調聯盟成員企業的知識共享行為,使成員企業能夠為聯盟目標而進行知識共享。同時,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的溝通,特別是成員企業中個人之間的溝通,有利于聯盟成員企業間信任關系的建立,而競爭性戰略聯盟成員企業之間員工信任的建立有利于知識共享的實現[16]585。最后,有效的溝通也是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知識共享的重要方式。知識的隱性、復雜性和模糊性等特征增加了知識共享的難度,有效的溝通渠道(如會議、報告、任務小組、學習小組、問題解決小組等)能夠加強企業間的溝通,特別是成員企業間員工之間的溝通,這將有利于聯盟企業間知識共享的實現。

4.沖突

與一般的戰略聯盟不同,競爭性戰略聯盟的聯盟成員在合作過程中更容易產生沖突,因為,與一般的聯盟相比,競爭性聯盟成員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直接競爭。本文認為,競爭性聯盟成員之間的沖突屬于建設性沖突時,彼此之間的沖突不會對聯盟合作和知識共享產生負面影響。因為建設性的沖突是分析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的過程,能夠讓聯盟中的各個成員企業更好地對待要解決的問題,通過溝通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在很大程度上會激發聯盟成員的積極性,有利于推動聯盟合作和聯盟知識共享。但是,如果是聯盟成員之間產生了破壞性的沖突,導致聯盟成員之間產生了敵對情緒,這種沖突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損壞聯盟的整體利益,破壞聯盟成員企業間的關系,進而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聯盟中知識源企業的知識共享的意愿,對聯盟中的知識共享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因此,對于聯盟中的沖突問題,應該分為建設性沖突和破壞性沖突兩個方面,建設性沖突在一定程度上對聯盟合作和知識共享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應該盡量避免出現破壞性的沖突,避免對聯盟活動和知識共享產生破壞。

四、競爭性戰略聯盟知識共享實現對策

相對于傳統聯盟而言,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知識共享顯得更困難,存在著學習競賽、目標沖突以及合作動力缺乏等知識共享困境,并存在眾多因素影響知識共享的實現。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提高競爭性戰略聯盟知識共享的效率和效果,企業應該采取發展聯盟能力、建立基于信任的關系治理機制、設計合理的聯盟結構,并設計合理的知識補償機制等方式破解競爭性戰略聯盟知識共享困境。

(一)發展企業的聯盟能力

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關系更為復雜,聯盟更加不穩定,知識共享的實現也更困難,競爭性聯盟需要更好地進行管理才能夠實現聯盟目標。為此,企業應該不斷發展管理競爭性戰略聯盟的聯盟能力,加強對競爭性戰略聯盟的管理。Schreiner等人認為某些企業組建的戰略聯盟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這些企業具備聯盟能力[24]。針對于競爭性戰略聯盟知識共享的困境,企業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來應對:首先,企業應該加強聯盟經驗的積累,特別是與競爭對手合作相關的經驗或教訓等更應該有意識地進行收集整理,不斷總結、提煉加強競爭性聯盟管理和提升競爭性聯盟知識共享的技巧、方法,并將其用于指導競爭性戰略聯盟建立、合作伙伴選擇、知識共享活動開展中。其次,企業應該設立專門的聯盟管理部門,聯盟管理部門負責收集與競爭對手合作有關的經驗、方法、技巧等,并將這些信息在聯盟內部進行知識共享,使參與競爭性戰略聯盟的員工都能夠掌握。同時,加強企業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協調,使聯盟成員企業都能夠認識到聯盟目標,并為實現聯盟目標進行必要的知識共享。再次,企業應該構建完善的聯盟機制,除了設置聯盟管理部門外,還包括管理工具、外部資源和管理控制等機制[25],這些機制的存在使得企業能夠更好地管理競爭性戰略聯盟活動以實現企業間的知識共享,如管理工具中的聯盟培訓,通過企業內部和外部的聯盟培訓能夠幫助企業內的員工更好地處理與競爭對手的關系,建立緊密的聯系;跨文化管理培訓則能夠加深企業間的理解和認同,減少由于文化差距而造成的企業間沖突,使企業更好地處理競爭性戰略聯盟中的沖突。

(二)建立基于信任的關系治理機制

競爭性聯盟企業間的競爭、聯盟成員企業可能會在知識共享的過程中存在“搭便車”、泄露知識等自利行為,這會降低知識源企業知識共享的意愿,導致競爭性戰略聯盟知識共享困境。本文認為競爭性戰略聯盟治理機制更需要基于信任的關系治理機制。所謂關系治理是指利用非正式的協議和未編碼的管理方式影響企業內的個人行為以及企業間彼此之間的關系[26]。信任可以定義為互相依賴的兩個組織之間因為互相承諾而形成的用來管理雙方交易的一種行為選擇,因為信任除了是一種心理態度,也可以看作一種管理模式,它以非正式的方式來防止合作伙伴之間的自利行為[27]。之所以采用基于信任的關系治理,是因為與正式合同的監管相比,基于信任的關系治理除了能有效地協調聯盟成員之間的學習行為之外,協調成員之間關系時的成本也更低,降低了監督和監管的成本。在組建競爭性戰略聯盟以及聯盟運行管理過程中,核心企業必須注意引導和影響成員企業,通過聯盟成員企業之間的接觸和交流,加深彼此的信任,通過信任來協調供應鏈聯盟成員企業之間的行為,將信任作為防止合作伙伴自利行為的管理模式。為了在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建立信任關系,聯盟成員企業之間應該有意識進行互動和溝通,通過正式的會議、報告、任務小組、學習小組、問題解決小組等活動增加企業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特別是員工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這將有利于在競爭性戰略聯盟成員企業之間建立信任。同時,聯盟成員企業應該有意識地進行專用性資產投資,增加企業對競爭性戰略聯盟的承諾,努力使合作伙伴認識到企業對競爭性戰略聯盟的承諾,表達企業愿意為聯盟目標而進行知識共享的意愿,這將會使合作伙伴降低知識保護,提升知識共享的意愿,從而促進競爭性戰略聯盟知識共享的廣度和深度。

(三)設計合理的聯盟結構

為了解決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聯盟目標和個體目標沖突而導致的知識共享困境,應該在聯盟建立設計合理的聯盟結構[11]71,即在競爭性戰略聯盟建立之初,就設計合理的聯盟結構和機制,約定聯盟合作過程中知識共享的范圍和程度,以實現企業從聯盟成員企業中獲得有價值的資源與防止知識泄露之間的平衡[28]。合理的聯盟結構能夠對于聯盟中知識共享的范圍和程度進行明確的約定,這將有利于使各個聯盟成員企業更好地認識自身的義務和責任,明確各企業應該為了實現共同的聯盟目標所需要在聯盟中共享的知識范圍,并明確各聯盟成員企業可以從聯盟中獲得的知識、利益,從而有利于各企業更好地參與聯盟合作,減少聯盟成員企業間的沖突。

(四)設計合理的知識補償機制

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知識共享困境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知識源企業擔心知識共享無法得到有效的補償,特別是競爭性戰略聯盟的動態性更是容易導致知識源企業缺乏知識共享的動力。因此,本文認為在競爭性戰略聯盟成立時,應該根據聯盟合作目標,設計合理、有效的知識補償機制,激勵聯盟成員進行知識共享,機制的設計應該充分保護知識源企業的知識不會被用于聯盟目標之外的目的,并根據對聯盟的知識貢獻加強對知識源企業進行補償。此外,考慮到聯盟的動態性,部分企業可能會退出聯盟,還需要考慮對于中途退出聯盟的成員設計知識補償機制,激勵聯盟成員進行知識共享。

五、結語

競爭對手之間組建競爭性戰略聯盟正變得越來越普遍,企業組建競爭性戰略聯盟的重要動機之一就是獲取知識。本文認為在競爭性戰略聯盟中存在學習競賽、目標沖突以及合作動力等知識共享困境,知識源企業的知識保護、知識接收企業的吸收能力、知識接收企業的學習意圖、聯盟成員企業的聯盟能力、知識的特征(隱性、模糊性、復雜性)、聯盟成員企業間的關系質量(信任、溝通、承諾、沖突)等都會對知識共享產生重要的影響。為了破解知識共享困境,有效實現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知識共享,本文提出為了實現競爭性戰略聯盟企業間的知識共享,應該不斷提高企業的聯盟能力以對競爭性戰略聯盟進行管理,建立基于信任的關系治理機制來協調聯盟企業間的關系,設計合理的聯盟結構對知識共享的范圍和深度進行界定,設計合理的知識補償機制激勵企業進行知識共享。通過對競爭性戰略聯盟知識共享困境、影響因素及實現對策進行研究,希望能夠為企業組建競爭性戰略聯盟、通過競爭性戰略聯盟進行知識共享提供一定借鑒和參考。

[1]Dussauge P, Garrette B, Mitchel lW.Learning from Competing Partners: Outcomes and Durations of Scale and Link Alliances in Europe, North America and Asia[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21(2): 99-126.

[2]李薇,龍勇.競爭性聯盟內生合作效應的中介效應分析[J].科研管理,2009,30(4):97.

[3]Hamel G.Competi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partner Learning with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1,12(Summer special issue):83-103.

[4] Loebecke C, Van Fenema P C, Powell P.Co-opetition and Knowledge Transfer [J].The Database for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 1999, 30 (2):14-25.

[5]寧燁,樊治平.聯盟中知識保護問題研究評述與展望[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6(9):92.

[6]Schoenmakers, Duysters.Learning in strategic technology alliances.Technology Analysis &Strategic Management, 2006,18(2): 245-264.

[7]Larsson, Bengtsson, Henriksson, Sparks.The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 Dilemma: Collective Knowledge Development in Strategic Alliances[J].Organization Science,1998,9(3):285-305.

[8]龍躍.競爭性戰略聯盟中知識共享價值與利益協調機制[J].情報雜志,2011,30(10):123.

[9]Khanna, Gulati, Nohria.The Dynamics of Learning Alliances: Competition, Cooperation, and Relative scop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8,19(3):193-210.

[10] Nielsen B B, Nielsen S.Learning and Innovation 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Role of Trust and Tacitness[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9,46 (6): 1031-1056.

[11]江積海,龍勇.知識型競爭性聯盟知識交易機制與邊界動態性—Crollers2聯盟的案例研究[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0(5).

[12] Norman P M.Protecting Knowledge in Strategic Alliances: Resource and Relational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2, 13(2): 177-202.

[13]Cohen W M, Levinthal D A.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 35(1):128-152.

[14]周杰.戰略聯盟企業間知識轉移障礙及其消除:一個文獻綜述[J].圖書情報工作,2011(16):96.

[15]Kale, Singh.Managing Strategic Alliances: What Do We Know Now, and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J].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09,23(3):45-62.

[16]Soekijad M, Andriessen E.Conditions for Knowledge Sharing in Competitive Alliances [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21(5).

[17]Polanyi M.The Logic of Tacit Inference[J].Philosophy,1966,41(1):1-18.

[18]Nonaka I.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4, 5(1): 14-37.

[19]Simonin B L.Ambiguity and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Strategic Allian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20(7).

[20]Collins J D, Hitt M A.Leveraging Tacit Knowledge in Alliances: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Relational Capabilities to Build and Leverage Relational Capital[J].Journal of Engineering U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6, 23(3):147-167.

[21]潘文安,張紅.供應鏈伙伴間的信任、承諾對合作績效的影響[J].心理科學,2006,29(6) :1503.

[22]Madhok A, Tallman S B.Resources, Transactions and Rents: Managing Value through Interfirm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 [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8, (9): 326-339.

[23]Morgan RM, Hunt S D.The commitment-tru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J].Journal of World Bussiness, 2005,40(2): 203-221.

[24]Schreiner M.,Kale P.,et al.What Really Is Alliance Management Capability and How Does It Impact Alliance Outcomes and Success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9,30(13):1395-1419.

[25]Heimeriks KH, Duysters GM.Alliance Capability as Mediator between Experience and Alliance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Alliance Capability Development Process [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7,44(1):25-49.

[26]Baker G, Gibbons R, Murphy KJ.Relational Contract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2,117 (1): 39-84.

[27]周杰,Peter Ping Li.供應鏈聯盟學習的雙元模式:交易價值視角[J].情報雜志,2010(3):123.

[28]Grossman W.Intraindustry Executive Succession, Competitive Dynamics, and Firm Performance: Through the Knowledge Transfer Lens [J].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 2007,19(3): 340-361.

本文責任編輯:龍大軒

Study on Knowledge Sharing among Competitive Strategic Alliance

ZHOU Jie, TAO Xiao-fang

(School of Management,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Chongqing 401120, China)

Competitive strategic allianc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m of strategic alliance, knowledge acquisition is one of the main motive for the formation of competitive strategic alliance among the competitors.However, knowledge sharing among competitive strategic alliances is not easy to be implemented.Firstly,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knowledge sharing dilemma of competitive strategic alliance.Then,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knowledge sharing among competitive strategic alliances, and finally,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knowledge sharing dilemma among competitive strategic alliances.

competitive strategic alliance; knowledge sharing; alliance capability; strategic alliance

1008-4355(2016)03-0087-09

2016-03-05

重慶市社科規劃培育項目(2013PYGL03);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項目(12SKC04);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15YJC630108)

周杰(1978),男,山東萊西人,西南政法大學副教授,企業管理專業博士生;陶曉芳(1989),女,重慶豐都人,西南政法大學企業管理專業碩士生。

F273.7

A

10.3969/j.issn.1008-4355.2016.03.12

猜你喜歡
戰略企業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8期)2022-09-20 06:44:30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6期)2022-06-29 01:11:4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當代水產(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戰略
三步走戰略搞定閱讀理解
戰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无码人中文字幕| 亚洲aaa视频| 色偷偷男人的天堂亚洲av| 一区二区午夜| 久久a级片| 久久6免费视频| 97人妻精品专区久久久久| 欧美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第一页|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综1合AV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亚洲91精品视频| 五月婷婷伊人网| 四虎综合网|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亚洲三级成人|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干中文字幕| 91香蕉国产亚洲一二三区|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2|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人妻少妇久久久久久97人妻|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不卡| 国产精品va| 国产青青操|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欧美高清国产| 精品久久高清|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刺激对白在线|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色综合久久88|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另类| 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99资源在线| 在线视频97|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久一在线视频| 性色一区| 青青青草国产|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国产丝袜91|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国产在线啪|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国产精品第页| 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