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野,張 仙,楊文營
(云南農業大學,云南 昆明 650100)
科技型企業參與高端科技平臺建設研究
孟野,張仙,楊文營
(云南農業大學,云南昆明650100)
科技型企業在參與高端科技平臺建設,既可以增強企業對技術創新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又可以密切科技平臺和企業的合作關系,在企業的信任和支持下完善自身的發展。科技型企業在參與高端科技平臺的建設中也遇到了不少問題,如何使科技型企業更好參與科技平臺建設是本文研究的重點。本文對當前科技型企業參與科技平臺建設的現狀進行分析,考察影響科技型企業參與平臺建設的因素,重點對比企業參與不同科技平臺建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包括針對性人才的缺乏、資金投入不足等,提出科技型企業參與平臺建設的策略,包括培養專業化人才、建立專項資金等。
科技型企業;高端科技平臺;自主創新
1、科技型企業的概念和特點
科技型企業是指那些擁有自己核心競爭力,在市場競爭中具有自己獨特優勢,生產的產品技術含量較高端的,能不斷推出適銷對路的新產品的企業。
科技型企業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五點。
第一,在科技型企業的人員構造上,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從事科技研究的人員占企業員工總人數的比例很高,這些科研人員包括從事技術和產品開發設計的科技人員、專業人員等。
第二,在科技型企業的資金運用上,在這類企業中,企業從事的是科技研究開發,所以在R&D上的花費占銷售收入的比例是很高的。
第三,在科技型企業的組織特征上,大部分科技型企業都采取了扁平型的組織結構。
第四,科研型企業的主營方是以開發新的科研產品為主。
第五,科技型企業是高成長性的企業。
2、高端科技平臺的概念和類型
高端科技平臺是以通過促進高校和科研院所資源的開放和共享,激活各科技資源,面向各科技型企業和社會提供研發試驗服務的一種平臺,其目的在于提高整個社會的科技創新能力。高端科技平臺還將社會上零散的科技資源的科研單位納入平臺體系,整合資源向社會共享。
在高端科技平臺的類型方面,主要有院士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創業為主的創業平臺、以研發為主的研發平臺和以信息等資源共享為內容的資源共享平臺、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六大類。
目前,科技型企業參與高端科技平臺建設主要有以下三個模式。
第一種模式是以政府為主導。政府在這一模式中發揮著主導作用,企業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人力、財力、大型科學設備和儀器,使企業在科技研發方面得到更多的資源支持。這種模式普遍存在于科技型企業參與創業平臺、科研平臺和資源共享平臺的建設上。
第二種模式是以企業主導參與科技平臺的建設。在這一模式中,由于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很高,科研人才素質普遍較高,科技型企業有能力進行科技研究與開發,所以可以憑借市場的力量,按照市場的供需關系和企業的需求來參與高端科技平臺建設。但是,當前我國企業發展不成熟,在資金、人才方面缺乏,導致這種模式目前還不存在。
第三種模式就是科技型企業在參與高端科技平臺建設時應充分考慮政府和企業雙方面的因素,以政府主導和企業主導兩種模式并存的方式參與科技平臺的建設。在這個模式中,雖然存在一定的優勢,例如資金資源豐富等;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包括企業自主性發揮受到限制。科技型企業參與院士工作站、工程科技研究中心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平臺的建設中普遍采用了這種方式。科技型企業參與高端科技平臺建設分類情況見表1。

表1 各平臺及科技型企業參與平臺建設主要分類
科技型企業參與不同科技平臺建設存在不同的具體問題。一是政府主導模式下參與科技平臺建設時,政府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的支持,為科技型企業參與科技平臺建設創造條件,但是仍然存在科技型企業對于科技平臺提供的科研設備利用效率不高、資源浪費和閑置的問題。二是科技型企業通過政府和企業共同主導模式參與科技平臺建設時,既存在有利條件,包括資金充足和人才質量高等;也存在不利條件,包括科研設備和信息利用效率不高等。
1、專業性人才缺乏
科技型企業在參與科技平臺建設時,需要有高素質的人才作支撐,但當前科技型企業參與科技平臺建設時缺乏專業型的人才。由于許多企業的科研人員對科技平臺建設的模式和制度等方面不熟悉,造成科技平臺建設的障礙。以科技型企業參與創業子平臺的建設為例,這些企業對參與創業子平臺建設的創業機制不了解,造成企業參與平臺建設時存在障礙。以科技型企業參與院士工作站建設為例,科研人員的專業素質低,包括學歷不高、對知識研究不透徹,導致科技型企業無法與院士工作站的人員、技術對接。
2、資金供給不足
企業參與科技平臺的建設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許多企業在平臺建設中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資金的缺乏已經成為目前參與科技平臺建設的突出問題,造成科技平臺建設難以實施。以企業參與技術研發平臺為例,現在許多企業希望通過政府的財政撥款和科技研發資金進行技術的研究與開發,而政府用于企業技術創新資金是有限的,這就造成政府資金分配不足。
3、企業與依托主體關系不合理
科技型企業在參與科技平臺的建設時大多依賴政府以及一些社會組織的支持,包括在人才、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對于企業本身的需求考慮不足,盲目參與平臺建設。以科技型企業參與院士工作站平臺的建設為例,企業雖然可以得到政府資金和人才方面支持,利用社會組織提供的各項資源。但是,科技型企業參與院士工作站時,科技型企業的依托主體結構不合理,企業主要依靠高等院校、科研所等。然而,企業作為自主創新的主體,依托自身需求建設平臺的情況是非常少的,在科技型企業參與院士工作站時忽略了企業的自主性。以科技型企業參與地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例,工程技術中心大多依托龍頭企業建設,由于依托單位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定位不準,往往將其作為自身的技術中心進行管理,部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不能理順與依托單位的資產、人力和知識產權方面的關系,導致企業參與平臺建設時技術創新動力不足。
1、培養參與科技平臺建設的專業化人才
科技型企業參與高端科技平臺建設離不開高素質、懂技術、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培養專業化的人才可以解決科技型企業參與高科技創業平臺和地方工程科技研究中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要創新人才引進機制。以企業需求為重點,采取核心人才帶動引進、平臺建設項目開發引進、高科技創業平臺和地方工程科技研究中心工作引進相結合的人才引進制度,引進適應企業參與高科技創業平臺和地方工程研究中心建設的人才。
其次,在科技型企業內部加快形成創新主體,促進科技型人才參與高科技創業平臺和地方工程科技研究中心的有效聚集,形成專業人才的充足供給。
最后,在科技型企業參與高科技創業平臺和地方工程科技研究中心建設的實踐中培養專業化的人才,為科技型企業的科研人員與高科技創業平臺和地方工程科技研究中心在技術上的銜接提供平臺和培訓。
2、加大政府資金支持力度,完善企業資金管理制度
首先,政府要加大對科技型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的投入。通過無償資助、貸款貼息和資本金注入等方式對企業進行資金的支持,提高企業的研發速度和創新水平。
其次,在科技型企業參與技術研發平臺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時,企業內部應對資金實行“專人管理、專戶儲存、專賬核用、專項使用”原則,保證資金合理運用,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最后,科技型企業參與技術研發平臺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時,要建立活而不亂的資金循環機制,抓好資金的流程能力管理,企業財務部門對資金進行統一管理,集中調度,有償使用,保證企業參與科技平臺建設所需資金,為科技平臺的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3、合理化依托結構,發揮科技型企業主體性
合理化的依托結構需要發揮政府和企業雙方的力量,不能過分依賴政府,合理化的結構可以解決科技型企業參與院士工作站、工程科技研究院等平臺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企業發揮自身的主體性,在參與院士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時應認真選擇合作項目,根據企業自身的需求確定適合企業發展的項目,并迅速與院士工作站、工程科技研究中心的專家對接。
另一方面,科技型企業、院士工作站和工程科技研究中心應形成長效合作協議,與院士積極溝通,應對企業研發合同的簽訂、對企業研究人才的培育、在企業建立重點實驗室等方面進行多次對接,為企業量身打造發展計劃,幫助企業在自主創新的投入主體性、決策主體性、研發主體性和應用主體性發揮上積極探索出途徑和發展模式,提升科技型企業參與院士工作站、工程科技研究中心平臺建設的自主科研能力,打造更好的依托主體基礎。
[1]王平:以科技服務平臺支撐江蘇創新型經濟發展[J].群眾,2011(6).
[2]王安德:論創新與企業孵化[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3]張永謙:技術創新的理論與實踐[M].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
[4]張圣恩: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J].太原科技,2005(5).
[5]陳培忠:太原市技術服務體系運行分析[J].太原科技,2008(12).
(責任編輯:徐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