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婧
我們被水環繞,卻完全不理解我們的星球。
突破常規思維常會帶來驚喜。把陸地上的雕塑搬到海底,這是被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列入世界奇觀之一的水下雕塑公園,坐落于加勒比海西部海岸的魔靈灣。2006年,英國雕塑家杰森·德凱勒斯·泰勒(Jason deCaires Taylor)打造了世界首座海底雕塑公園。2010年,他又在墨西哥的坎昆國家海洋公園建造了全球首座海底藝術博物館。最近,泰勒的海底雕塑作品攝影展正在曼哈頓的萊文畫廊展出——老人、婦女、青年、小孩,還有街道、汽車、電視機、床、書桌等日常用品,宛如一個人類世界被瞬間凝固于海底。這是又一個被火山爆發中斷的人類文明,還是馬丘比丘沉入了海底?
已經有500多尊永久性雕塑被安放在坎昆的海底,而這座海底藝術博物館在聲明中表示:“要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最雄心勃勃的水下景觀?!贝颂幍纳汉鹘赋1桓鞣N颶風毀壞,把這些雕塑沉入海底,試圖創造一個人工暗礁供珊瑚礁生長,其他海洋生物也可以在這里棲息、繁衍。打造海底雕塑博物館的目的,也在于轉移游客視線。據統計,每年有近75萬名深潛者和浮潛者游覽世界第二大的珊瑚礁群——中美洲珊瑚礁,給當地的生態帶來重大壓力?!熬拖裨谌龉衬锓帕艘粋€雕塑。”他解釋道,“這些作品有助于實現更重要的利益——通過把潛水者吸引開,來保護天然珊瑚。”
泰勒的母親是圭亞那人,從小生長于南美這片海域,對海洋充滿了熱愛并且了解它。在創造水下雕塑公園之前,他已經是有20年經驗的潛水教練,也是屢獲殊榮的水下攝影師。小時候在馬來西亞生活,他喜歡上了那里的珊瑚礁。但在短暫的童年時光里,他目睹了天然珊瑚因人類活動影響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進入倫敦藝術大學坎伯韋爾藝術學院深造后,泰勒于1998年以雕塑和陶瓷藝術學士榮譽學位畢業,后來還在坎特伯雷大教堂學習了傳統石刻技術。有一天他開始對自己所做的工作感到失望,他發現他僅僅是在生產“東西”,而不是在創作。當他離開倫敦,投入到潛水中,靈感就這樣被激發了:如果能在水下創作,是不是可以對大自然產生積極的作用?
泰勒的工作不僅是藝術,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雕塑作品成為了實際的珊瑚礁。他的許多雕塑促進了海洋保育,并傳播了更多對于海洋的環保意識?!昂5姿囆g博物館”將成為一個神圣的場所,表達我們對海洋的敬意以及對生命枯榮之間的思考,就像每一次你邁入教堂時的感受那樣。
海底藝術
在墨西哥坎昆,大多數人都會穿著舒適的草編鞋去欣賞藝術。但是,要實地看到泰勒的作品,你需要戴上呼吸面罩、穿著腳蹼,潛入到海床——真人尺寸的人物雕塑神態各異,好像一條繁華街道“凝固”了之后,被完整地搬到海底。五彩斑斕的熱帶魚類在‘人群”之中穿梭悠游,陽光透過海水投射出怪異的陰影,使珊瑚放射出意想不到的粉色和橙色。
在過去,墨西哥坎昆附近的一處國家海洋公園經理發現,當地絡繹不絕的游客讓曼尼丘斯珊瑚礁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因為珊瑚礁周圍海水清澈湛藍,每年吸引數十萬名潛水客到此造訪,配備水肺裝置的潛水客和游覽船,讓海龜、皇后神仙魚、斑點三棱箱鲀及其他珊瑚礁生物大受干擾及驚嚇。在一些錯誤的嘗試后,園方終于找到一個較為滿意的解決方案,創作一批兼具人工珊瑚礁功能的水下藝術雕塑。
已經完成的500多件作品占地約500平米,全部重量超過了180噸。潛水者下潛到9米深的海床,終于和這些“人群”面對面了。人物的造型取材自墨西哥當地居民,有3歲的男孩,也有85歲的修女,或是會計師、瑜伽教練、雜技演員等。水中的物體看起來比陸地上大出25%,水中的失重感,雕塑群在不同深度的海水里產生不同的折射,這都帶來了一種獨特的觀賞體驗。魚兒在珊瑚叢中游弋,還能以這些“人類”為食——這是生物鏈的大逆轉。海龜先生一家,也經常前去參觀泰勒的作品。
擁擠的雕像群,也刻畫了人類的孤獨以及與海洋環境的關系?!妒摰耐ㄓ崋T》是落寞的男人在書桌前打字;《拾夢者》是記錄員正在將不同種族、宗教、文化背景的人們提供的瓶中信整理歸類;《滄桑變遷》則是26個不同種族的孩子們手牽手、面朝外圍成一個圓圈,外形慢慢改變,而不變的是手手相握的造型。
有人說,這些作品很像是海底的兵馬俑,未來的人們會以為這是消逝已久的海底國度。在泰勒看來,“我們被水環繞,卻完全不理解我們的星球?!?/p>
阿特拉斯
泰勒年輕時,曾以“Intro”綽號在倫敦做涂鴉藝術家,還有一段時間在倫敦的劇院內設計舞臺布景,但過去沒有一件作品的題材與人物有關,“有個重要的原因,我不會跟人打交道?!?/p>
現在他的每件作品都與人有關。他在悶熱的倉庫里進行創作,對每個細節都一絲不茍,尤其是對嘴唇和鼻子十分挑剔。他塑造的人物很多都是離他生活和工作地點不遠的漁村里的人。這些志愿參與的模特們,要參與兩個小時的制模過程,其中包括在他們身上從頭到腳涂上一層粘土?!薄坝慰徒洺栁?,為什么這些雕塑有個共同的特征:他們的眼睛是閉著的?這給他們增加了一絲詭異色彩,其實是因為不閉上眼睛的話,制模的材料會進到模特的眼睛里?!痹谠O計時,泰勒會用上計算機軟件幫助構思和創作結構,也邀請到了其他科學家,比如墨西哥自然公園的生物學家,還有美國的人工珊瑚種植公司,由他們去判斷使用什么材料,才更加有利于珊瑚蟲在上面棲息,在哪個季節播種才更加容易繁殖,以及在海床上放置的角度、位置等。
他最近創作的巨型雕塑“海中的擎天神”,參考了古希臘擎天神阿特拉斯的形象,重達60噸,從海底縱深向上5米抵達海面,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水下雕塑。工作人員必須用特殊的砂質螺栓完成每個部件的組裝,并將它固定在淺海底部。建筑工人、海洋生物學家、工程設計師和潛水人員組成的團隊一起,才完成了為珊瑚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的穩固生長平臺。
阿特拉斯屬于泰坦神族的一員,是普羅米修斯的弟弟。原本自由自在的他,因為泰坦神族在與宙斯一族的戰役中被打敗,阿特拉斯從此被懲罰必須負起扛起天空的責任。跟現在的人類一樣,破壞了,然后就得擔負起修復自然的職責。他的頭腦中還在醞釀一個項目,而與他那些被廣泛曝光的作品不同,“我會把它放在一個上百只船也找不到的地方。也許只能在照片里看到?!?/p>
海底進化
珊瑚、貝殼、螺螄慢慢長滿這些水下雕塑,模糊、修改著它們的本來面目和形狀,直到有一天,完全被這些生物所腐蝕、覆蓋或分解,消失于海底。創作者與海洋共同完成一場藝術創作,讓自己的作品擁有生命。為了吸引珊瑚,泰勒使用的水下雕塑材料是一種特殊的混凝土,PH值接近中性,混合了海洋水泥、沙子和微硅粉的生態混凝土,強度是普通水泥的20倍,用玻璃纖維筋材進行加固,部分雕塑的材料還含有陶片、玻璃和紙。
這些材料95%是惰性的,不易跟其他物質產生化合作用,能夠吸引珊瑚、海藻等海洋生物安家落戶。泰勒還在一些雕塑上鉆了孔洞,方便被熱帶風暴和人類活動破壞的珊瑚碎片植入其中。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珊瑚在雕塑上生長,魚群在雕塑中建巢,海藻等海底生物會附著在雕塑上,成為人物的“罩衫”和“頭飾”,最終形成實際的人造珊瑚礁,和海洋共生。
由于海洋污染,海水升溫以及過度捕撈,人類已失去了地球原有珊瑚的40%,按照目前的速度,到2050年,被毀的珊瑚面積將會達到80%。“大海就像一鍋充滿各種微生物的湯,珊瑚和海藻在這鍋湯中拋灑出子孫后代,這些微小生命必須尋找穩定堅固的地方安家落戶,它們無法在不牢靠的海沙和淤泥上生長。”
雕塑沉入海床后,一開始上面只長了火珊瑚,半年后,再看這片原本貧瘠的海底,形成繽紛多樣的生態。泰勒發現這里居然出現了上千條各式各樣的熱帶魚,和上百株不同種類的珊瑚,甚至還數出30多只龍蝦!墨西哥兩所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這些雕像如何隨著時間而轉變,以及鄰近備受游客干擾的珊瑚礁正如何恢復健康。2010年沉入海底的60個雕像,上面已經長滿了珊瑚、海草和海藻,看起來像綠色的僵尸。在2016年以后,它們會被珊瑚完全覆蓋,只能看出大致的輪廓——而一座完整的珊瑚礁便在該處成形。
這里的生態被證實已經“進化”了,人像雕塑也“進化”了?!芭c廣袤的海洋相比,人類的文明無比脆弱。把人類的雕塑沉入海底,看著它們慢慢被包裹、侵蝕,這是毀滅,也是重生,因為人類與海洋的關系被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