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棟+王海亮


[摘要]目的探討自擬中藥方聯合西藥治療中重度慢阻肺(AECOPD)急性發作期的療效分析及安全性。方法將2013年1月~2015年9月入住我院的68例AECOPD患者按照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32例)與治療組(36例)。兩組患者均首先接受常規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自擬中藥湯劑口服,治療后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結果治療后,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1.7%(33/36),對照組為68.8%(22/3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評分、呼吸困難分級、PaC02、FEV1及Pa02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且治療組患者治療后各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且未見明顯毒副反應。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中重度AECOPD具有肯定療效,安全性高。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中藥;急性發作;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指的是一種臨床常見的以不完全可逆氣道氣流受限為特征的一種炎癥反應,簡稱慢阻肺。慢阻肺急性發作期(AECOPD)指的是疾病過程中患者咳痰、咳嗽、氣促加劇,痰液增多,呈膿性或者黏液膿性狀,可伴隨發熱等炎性程度顯著加劇的表現。目前,主要采用支氣管擴張劑、茶堿以及糖皮質激素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肺功能恢復,但是由于存在不良反應使得患者全身應用存在限制,本研究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AECOPD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3年1月~2015年9月入住我院的68例AECOPD患者按照治療方法分為對照組(32例)與治療組(36例),并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中關于AECOPD的西醫臨床診斷標準。中醫辨證分型及納入標準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將COPD發作期的痰瘀型納入觀察。其中對照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60~78歲,平均(64±8)歲,病程3~13年,平均(6.9±3.5)年;觀察組男23例,女13例,年齡65—79歲,平均(66±9)歲,病程2~15年,平均(7.8±4.1)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首先接受常規對癥治療,包括持續低流量吸氧、積極抗感染(如頭孢類、氟喹諾酮類藥物抗感染)、祛痰止咳、解痙平喘、營養支持等綜合治療,并聯合布地奈德(山東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H20030986)2.0mg,霧化吸人治療。對照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自擬中藥湯劑口服,藥物組成:姜半夏12g、蜜麻黃10g、桂枝9g:全瓜蔞12g、薤白12g,生白芍15g、干姜10g、細辛3 g、五味子6g、炙甘草5g,水煎服,日1劑一日2次,若痰黃、大便秘結、發熱者加生石膏20g,痰瘀重者加丹參15g。
兩組均治療7d后比較其臨床效果及安全性。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呼吸困難評分,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改善情況,主要測定指標為第1秒用氣呼吸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VC所占預計值得百分比(FVC%);并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變化,如PH值、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動脈血氧分壓(PaO)等。
1.4判定標準
根據參考文獻,臨床療效分為明顯好轉、緩解、無效、惡化,臨床總有效率=(明顯好轉+緩解)/總例數×100%。
呼吸困難程度改善評分采用MRC評分法進行評定,滿分5分,得分越高表明呼吸困難越嚴重。
1.5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均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檢驗標準0【=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及呼吸困難程度評分比較.
兩組呼吸困難治療前后均有顯著差異,其中治療組治療前后呼吸困難評分分別為(4 36±1.29)分、(1 68±0.55)分,對照組分別為(4.48±1.54)分、(3.62±1.05)分,治療前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165,P<0.05)。治療后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為91.7%,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1。
2.2兩組治療前后各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患者各指標改善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各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COPD患者一年內平均會出現1~3次AECOPD,其治療費用占患者全年治療費用的一半以上,AECOPD發作次數是COPD患者的獨立病死因素,與患者的致死致殘率密切相關。因此,有效治療AECOPD對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有重大意義。其治療目標主要是緩解癥狀、改善運動耐受性、改善健康狀況以及預防并發癥等長期目標。COPD在祖國醫學中屬于“肺脹”范疇,《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指出:“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敝嗅t學認為本病為本虛標實之證,以痰、熱、瘀、壅為其特點,AECOPD患者多由于外邪襲肺,每感外邪誘發使病情發作加劇,感邪則偏于邪實,平時偏于本虛。因此應急則治其標,以清熱化痰,宣肺降氣平喘,活血化瘀,瀉肺除壅為其治療大法。徐建峰研究發現利肺化痰育陰湯能有效減輕AECOPD患者炎性反應,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可能與中藥組方解毒利肺、化痰祛邪作用相關。黃懷煥等研究AECOPD患者預后的相關危險因素,結果發現是否合并呼吸衰竭、氣促程度、白細胞計數、APACHEⅡ、應用抗氧化劑、慢阻肺治療依從性為影響AECOPD患者預后不佳的獨立因素(P<0.05)。湯杰等研究發現蠲飲泄肺方聯合西藥能更好地緩解AECOPD患者喘息癥狀,縮短住院天數,改善呼吸困難有助于細菌感染控制。魏岳斌等研究認為防己瀉肺湯聯合中藥霧化吸入治療AECOPD的療效顯著。
本方為小青龍湯加減而成,其方為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創立的經典名方,是治療外感風寒,內停水飲的效方,祛痰降氣對治喘尤為重要,方中麻桂為君,發汗解表,溫肺化飲。姜辛為臣,協助麻桂發散肺寒,配芍藥養陰,五味子納氣,半夏通壅開結,降逆下氣,善治濕痰冷飲,咳嗽痰多,炙甘草補中益氣。方中又加用薤白理氣寬胸、通陽散結,瓜蔞清熱化痰、寬胸散結,兩者何用滌痰散結,宣痹通陽。若痰黃、大便秘結、發熱者加生石膏涼肺生津、清解熱毒,痰瘀重者加丹參活血化瘀,全方合用可使痰祛結散,痰化熱清,肺氣暢達而諸癥自除。
現代藥理學對小青龍湯的研究也表明,其可顯著改善支氣管黏膜的充血水腫、管腔內炎性滲出物的阻塞減輕呼吸道的炎癥反應,減少哮喘的發作頻率及嚴重程度。
本研究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小青龍湯來治療AECOPD患者發作期,結果發現治療組患者治療后肺功能改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且患者在呼吸困難改善程度及血氣分析指標方面也要優于對照組(P<0.05),且無明顯不良反應,所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可以改善AECOPD患者肺功能的同時減輕其呼吸困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