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華
一、加強生物實驗教學,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實驗是一個手腦并用的過程,當學生通過動手獲得知識時,就會產生一種成就感,進而生發繼續實驗的原動力。實驗進行中,我們要及時發現學生實驗過程中的一個個閃光點,給予鼓勵性的評價。這樣就能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我們也可以引導學生多進行野外實習,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這樣既促進了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基因控制生物性狀》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穿插介紹“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相關知識,讓學生了解“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研究過程、中國作為參與國中的唯一發展中國家所起的重要作用及“人類基因組計劃”對人類未來生活的深遠影響,引導學生討論該研究成果可能引發的社會學問題。通過討論,學生就會對基因產生一些不一樣的想法,在這樣曼妙的遐想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極大的培養。
二、精心組織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主要形式,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興趣的培養。因此,我們一定要注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在新課程標準下,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應以學生為主體,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和學生的現有狀態,精心設計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在組織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 課堂教學的預設階段
在這個階段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自學對教學內容有大概的了解,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聽課時有所側重。在這個階段,教師可設計預習方案讓學生進行預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以預習方案為主線,并結合學生自學的內容,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角度出發對教學內容做大概的講解。這個階段難度不大,內容都是學生閱讀過的,因此學生都會集中精力去聽老師講解,甚至還會時不時地提出一些問題或者搶答一些問題,達到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2. 課堂教學的分層階段
教師幫助學生完成教學方案后,為了拓寬教學內容會做更為細致深入的講解,使學生更全面地掌握所學知識。在這個階段,會設置一些梯度不同的問題,讓全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試著自己去解決。這樣,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解決一些學習問題。這樣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還保護了學困生的自尊心,讓他們能夠有一定的成就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樹立了他們的自信心。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選用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當然,這些教學形式應該靈活多樣,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時調整,以便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 課堂教學的提升階段
當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了全面的了解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置難易程度不同的練習題,讓學生通過練習,提升運用知識的能力。同時,教師還要挖掘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增強教學內容對學生大腦的刺激。這樣,不僅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了知識,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總之,我們要在課堂教學提升上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一切符合學生的認知程度和認知規律,既要使學生學到知識,又要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課堂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其關鍵在于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1. 循循善誘,啟發學生發散思維能力,促進學習興趣的形成
發散思維是指沿著多個方向探索和發展的思維,是從一個信息源導出不同的結果。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誘導,讓學生在疑問中產生探究的心理。如在講“頂端優勢”原理時,教師應啟發學生從對“頂端優勢”的已有認識去進行發散思維。教師可提出兩個問題:①什么是“頂端優勢”?如何加強“頂端優勢”?②生產實踐中怎樣利用植物的“頂端優勢”?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討論這些問題,使學生對“頂端優勢”的相關問題進行思考,培養發散思維能力,促進學習興趣的形成。
2. 運用由果索因法,訓練學生逆向思維能力,激發學習興趣的形成
由果索因法是生物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有助于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講“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時,教師并不先講病因,而是先向學生提出問題:“治療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根本措施是什么?”這時,學生不能僅僅看事情的表象,而要由現象到本質,由蛋白質到RNA再到DNA逆向推導。學生自然會明白:“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是基因突變引起的,治療的根本措施是改變患者的遺傳物質?!边@樣能訓練學生研究問題的方法和逆向思維的能力,促進學習興趣的形成。
四、感悟
生物是高中階段不可缺少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之余要不斷反思教學的得與失,尋求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的教學才是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的教學,也才是符合學生終身學習需要的教學。
(作者單位:甘肅省寧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