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朝霞
摘 要:小學課本中的古詩文,語言高度凝煉,畫面動靜相宜、色彩明麗。教學中應盡力摒棄繁瑣分析、深挖內容等被動式的傳統教學方式,在“畫”與“話”中尋找一個“象”,實現“詩”“畫”“話”的有效建構,加強語文教學的實踐性,提高語文水平。
關鍵詞:古詩文;語言表達;建構;實踐性;能力
小學課本中的古詩文語言高度凝煉,讀起來朗朗上口,所呈現的畫面動靜相宜、色彩明麗,音韻美、色彩美、文字美、意境美融為一體。在教學中,如何既能將這種美充分表現出來,又能緊扣語文課程核心——學習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擺在廣大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大課題。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核心觀點是:人對知識的獲取不是被動接受,而是由認知主體主動建構的。也就是說,學生的學習不只是老師對知識的傳授,而是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與知識基礎上重新建構的活動。最近聽一位教師執教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辛棄疾所寫的詞《清貧樂·村居》,由于教師較好地把握了文字與意境之間的結點,在“言”與“意”間找到了一個“象”,即學生的生活體驗,將生活畫面與文本畫面合二為一。這樣的教學不是一味地分析講解,深入地挖掘情感內容,而是緊扣單元“話童趣,悟意境”的重點,從文字入手,以學生的語言表達為目的,把一幅幅生動美妙的畫面變成脫口而出的語言,實現從文本到畫面再到語言的多重建構。
一、從“特寫鏡頭”到句子表達的建構
《清貧樂·村居》是通過作者對農村清新秀麗 、樸素雅靜的環境描寫,對翁媼及其三子形象的刻畫,表現出詞人喜愛農村和平寧靜生活的態度。應該說大多數五年級學生對作者所描繪的鄉村生活有所了解或者感悟,關鍵要看我們的老師能否喚醒學生的已有經驗。執教老師先出示“金秋、煙波、水鄉、荷塘,夕陽、楓葉、燈火、月光”等詞語,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江南水鄉美麗的景色,悠遠的意境已讓學生觸摸到了課文中文字所要表現的美;學生處于“憤”“悱”狀態之時,老師順勢而為,讓其讀文本,說畫面,尋找“特寫鏡頭”:“我看到小溪邊長滿了蔥郁的青草。”“我看到一個小孩在池塘邊剝蓮蓬。”“我看到一間矮矮的房子里有一對老夫妻,他們在親熱地聊著天。”學生在聚焦一個個特寫鏡頭中七嘴八舌聊開了,從“特寫鏡頭”到句子表達,“言”與“意”第一次重合,“象”由此而生。
二、從“分組鏡頭”到段落運用的建構
《清貧樂·村居》在寫景方面,作者把茅檐、小溪、青草這些農村中司空見慣的景物組合成一幅清新的畫面,淳樸、自然;在寫人方面,作者把一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描寫得維妙維肖,活靈活現: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雞籠,小兒臥剝蓮蓬。通過這樣簡單的情節安排,把一片生機勃勃、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村生活,真實地反映出來。
詩文中景、人以及透過景和人的想象補白等都是其中的分鏡頭,留給人們無限遐想的空間。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這些畫面展開想象,進行組塊教學,將各分鏡頭畫面拉長、擴展和豐富。把詩詞中的空白點、模糊點、朦朧點一一地進行現代文的補充,既是很好的想象思維訓練,也是一種很好的文字訓練,還能加深對詩詞意境的體悟。
這一切,既是作者之怡情,更是讀者之體味;也是讀者對作品的一次思想感情的升華。通過圖畫具體而形象地再現詞中的畫意;通過語言,喚起學生豐富的聯想,從而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詞中的意境之美。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言”,“言”中悟情。學生將一幅幅、一組組的畫變成一段段話,在建構“詩”“畫”“言”的活動中,實現“言”“意”的又一次重疊。
三、從“全景鏡頭”到短文復述的建構
在《清平樂·村居》這首詞中,作者將茅檐、小溪、青草、老翁、老媼、三小兒這些人物景象巧妙地結合在一副畫面里,賦予了這些鄉村平常景物以新的意境,構成了淡雅、質樸的藝術境界,恰似一個美麗的桃花園,令人神往。在第三個板塊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回到整體,認真觀察課本上的插圖,全文的風景盡收眼底。學生根據文中的描述將這首詞還原成一幅精彩的畫面,學生說畫中的人和景,先用最簡單的話說景物的特點和人物都在干什么,然后再用生動、具體的語言來描述。以此在磕磕碰碰中,學生完成了他們的作品:一所低小的茅屋,緊靠著一條流水潺潺的、清澈見底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一對滿頭白發的老夫妻,剛剛飲了酒,親熱地坐在一起,一邊聊天一邊欣賞著他們的兒子勞動的情景。大兒子在田間專注于鋤草,二兒子正趕織雞籠,只有頑皮的小兒子趴在地上隨心所欲剝著蓮蓬……學生如身臨其境,感悟詞人所表現的恬靜安逸的農村生活。實現依據“全景鏡頭”到復述一篇短文的轉變。這時,詩文的意境已進入,意思已掌握,還能用自己的話復述出全文意思,“畫”與“話”合二為一,教學扎實而生動。
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是語文課程的核心,也是我們語文老師教學的主流,然而許多老師在古詩文教學中,依然難以改變比較繁瑣的解詞析句,深挖內容、體會情感的圭臬。因此語文教學必須堅持以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凸顯語文課程的實踐性特征。在學生充分的言語實踐活動中,把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作為核心目標和核心價值,朝著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目標而努力。
(作者單位:湖南第一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