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錄
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這是新課標對學生寫作提出新的基本目標,因此,要引導學生正確客觀的認識,引導學生培養表達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從而在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地喜歡作文,不再把寫作當作一件苦差事。目前我們的作文教學是封閉型的,作文內容與兒童生活脫節,而且重課內輕課外,致使學生產被動作文,作文興趣幾乎沒有,心態消極,生編硬造;忽視了小學生對作文的心理需求,加上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標準和手段不合理,呆板、守舊。培養學生的作文,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從以下幾方面去做:
一、腳踏實地,穩扎穩打
輕松作文的提高需要學生長期不懈的努力。因此,首先可以通過言語為學生渲染一個輕松的表達氛圍,例如親切地告訴學生寫作是一件很有趣的事,不要害怕作文,作文沒什么了不起,心中想到什么就如實寫出什么,作文就象是說話聊天、講故事等等。要幫助學生消除對作文的畏難情緒,而這要求教師要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領著學生腳踏實地去攀登作文的高坡。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減小寫作的難度,讓學生經常能體驗成功的喜悅。
(一)先仿后創,由易到難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語文教材所精選的每一篇課文,正是為了給學生提供明確的模仿對象。我們學到的每篇課文,都能成為學生很好的模仿例文。如課文《爬天都峰》描寫了“我”童年時跟著父親的一次“爬山”經歷。文章所寫的雖是生活小事,“我”爬山遇到困難,正在“我”進退兩難時,一位老爺爺的話鼓勵和安慰讓我最終能一步步爬上天都峰,克服困難,并感受到人生的哲理。在教學結束后,鼓勵學生要善于發現和感悟,同時要求學生大膽模仿課文,聯系自身實際,把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以及怎樣處理困難、有什么經驗教訓寫下來。因為是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仿寫,仿寫的內容又是自己親身實踐和體驗的,于是學生就會暢所欲言,表達的積極性也大為提高,就連班里平時作文基礎薄弱的同學也不再感到困難。因此,只要適當聯系教學的實際情況,鼓勵學生進行模仿創作,或者在教材的基礎上拓展延伸,相信他們就能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學生作文的積極性也會普遍較高。
(二)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教師要面對的學生形形色色,學生的素質和能力也各有差異,不同的學生在作文過程中暴露出來的薄弱環節是各不相同的,不能用統一的尺子衡量學生作文的優劣,這樣會導致扼殺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要建立合理性評定的原則,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評價。如有的學生錯別字較多、有的學生標點符號使用不當、有的學生中心不夠明確、有的學生語句不通順 等,要針對學生存在不同弊病,教師應為他們制訂出不同的達標要求。尤其是一些寫作水平欠佳的學生,要使他們的作文能力能不斷進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師更不能過于急于求成。讓學生在一段時間內爭取達到某一項要求,而且教師要在作文評語中給予適當的鼓勵引導,在作為評講課堂上展示進步學生的習作,范讀精彩的語句或段落,讓學生能及時獲得成功的體驗,享受到進步的喜悅,增強他們的作文自信心。
(三)走進生活,就地取材
開拓作文教學的源泉。葉圣陶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做成什么文章。”作文天地廣闊,生活豐富多彩,山川田野,自然風光,鄉土人情,農家生活皆為學生作文提供了豐盈不竭的源泉如:(1)欣賞廣袤的自然風光。孩子常年與山水、田園為伴,眼中少不了花木瓜果,最貼近于自然,也最能得到大自然的豐厚回報。只要留心,不難發現多樣的自然風光為我們小學作文素材注入了鮮活的源頭活水(2)感受淳樸的民風民俗。生活更注重于對傳統風俗習慣、古老文化的繼承。如果在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因時制宜,結合特殊的日子進行以傳統風俗為題材的作文教學,將之作為作文的一類素材,也不失為寫作教學中的一大亮點。
二、重視實用,表現自我
作文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把學生一個個都培養成作家,而是讓寫作這項技能,更好地為學生的現在及以后的生活服務,應該幫助學生在作文中找到自信,找回自我。
(一)重視實用,長期培養
由于傳統的作文教學比較注重作文的藝術性,而忽略了作文的實用性,致使一些學生產生了“作文無用論”。他們把作文看成了一份沉重的額外負擔,久而久之,便對作文產生了厭煩情緒。因此,作文教學應讓學生的作文從本子上走下來,走進學生的生活中去。例如讓學生以書面形式為學校、班級提個小建議,與老師說說心理話、記錄班級日志等,真正使學生感受到作文是他們生活的需要,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克服自己的作文情緒障礙。
(二)表現自我,分享成功
如何使學生變“要我寫”為“我要寫”,關鍵是讓學生的作文寫自己想寫的事情,發自己想發的感慨。如在引導學生起步作文時,教師可以先出簡單的題目,生活中平常的,孩子最熟悉的事情都可以讓學生訴諸筆端。
三、互批互改,步步提高
還要認真作好作文的批改。要善于從幼稚的、粗糙的習作中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尤其是講評差生作文時,即使他們全文僅有一兩個用得恰當的詞,一兩句精煉的話,也要加以鼓勵,使他們能鼓起作文的勇氣,下次作文時有所進步。總之,在批改學生作文時,要了解學生,多評學生的優點,應盡量肯定他們的優點,我們也應多給予贊美,激發其創作的興趣。看到學生點滴進步,并對缺點不回避,但要提的忠懇、到位、便于學生再次修改,同時也不傷自信心,呵護學生習作興提高寫作水平
作文評語是師生間聯系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是師生間多方面的反饋途徑,是評價機制最具體的表現,作文的評改,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組成環節,直接影響著作文教學的質量。一般來說,學生喜歡帶有人情味的評語,就用商量的語氣,關愛的語氣,幽默的語氣,睿智的語氣,而不喜歡冷面孔,教訓人的、武斷的、生硬的語調。當學生喜歡了教師的評語后,評語的作用就不僅僅是修改作文本身了,更重要的是增強了教師的親和力,由“親其師”進而“信其道”。
作文是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反映,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因此語文教師應下大力度幫助學生提高作文興趣,才能讓學生由衷喜歡寫作文,輕松學習,從而更方便更快捷地打開語文這道知識之門。“讓學生不拘形式自由表達”是作文教學改革的重要思想。要注意拓寬思路,激發興趣,使學生也有比較大的選擇余地,讓孩子們在作文這塊廣闊的空間自由地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