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
[摘 要]隨著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其對于人才的技能要求日臻提升,全能型、多元化的高素質人才成為市場寵兒,備受用人單位青睞。高職商務英語專業也需適時改革,打破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以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為導向,通過對教學體系的調整創新,實現人才培養效果的最大化。本文通過對當前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學現狀的剖析,找出問題所在,并就如何創新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學體系進行探索,以期為革除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弊端,更好地迎合市場,培育市場競爭力強的學生提供可行借鑒。
[關鍵詞]高職;商務英語;教學體系;創新
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對外貿易產業日益壯大,尤其是沿海發達地區,其對于外貿人才的需求直線上升,兼備良好英語交際能力和商務技能的復合型人才成為用人單位的寵兒。高職院校肩負著培育技能型人才,向社會輸送新鮮血液的重要職責,其通過商務英語專業的開設,為對外貿易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客觀而言,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現有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學體系日益滯后于市場和用人單位的需要,在此之下,構建市場導向的創新型教學體系極為必要。
一、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學現狀
(一)人才培養方式方面
高職商務英語專業雖發展歷史較短,但其卻在二十多年的時間里發展迅猛,日臻成為熱門專業,超過半數的高職院校都開設了此專業,并在專業方向的設置以及課程設置方面基本相同,且大多以外貿、報關報檢以及翻譯等為主要方向,涵蓋了商務談判、外貿單證、電子商務、涉外秘書等課程。在此之下,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同質化現象極為突出,且課程設置日益背離了行業需求,在教學過程中并未體現出行業對于人才的特殊技能要求,明顯有悖于當前倡導的市場導向原則。
(二)課堂教學模式方面
在高職院校中,對于商務英語專業基本沿用了傳統的教學方式,由教師講授,繼而向學生提問,然后再布置作業。課堂中間偶爾會穿插一些討論和實踐等。這些方法有其固有優勢,但不容忽視的是,在此模式下,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其對于知識的學習完全取決于教師的講授,缺乏了主動參與的過程,致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受到抑制,學習興趣降低,明顯背離了高職院校應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加之長久以來的分數式評價,學生學習的重點在于期末的考試成就,未能認識到日常積累和實踐的重要性,日后將很難適應市場需求。
(三)師資建設方面
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但從當前高職院校教師隊伍整體現狀來看,兼備理論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極為匱乏,“雙師型”人才屈指可數。高職院校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老師雖大多具備研究生學歷,但其卻非商務英語專業出身,而是主修語言學、歐美文學等,這就造成教師語言和理論功底的深厚,但在面對實際商務問題時的經驗不足,課堂效果一般。目前真正能夠以英語為工具從事專業教學的“雙師型”教師極為匱乏,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普遍低下成為束縛和制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發展的桎梏。
(四)就業情況方面
根據麥可思公司對大學生就業情況的調查統計可以發現,高職商務英語專業連續三年被列為“黃牌專業”,并成為失業人數最多、就業率最低的專業之一。究其原因可以發現,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不容樂觀主要是由于其商務英語專業知識面薄弱,缺乏行業背景知識,實踐操作能力不足。而這,也折射出了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背離了社會和用人單位的需求,進而導致學生在就業浪潮中處于劣勢。
二、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創新教學體系路徑
(一)以區域經濟發展特點為基礎
盡管商務英語在語言運用方面和商務基本工作環節上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在具體的商務內容上,卻可以結合和突出區域經濟特征,以行業為依托,構建具備行業優勢和區域特色的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學體系。首先,行業的人才需求為制定人才培養計劃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其次,借助校內課堂教學和行業企業需求的對接,學生在進行企業工作后可以快速進入角色,適應崗位需求。再次,清晰的行業定位能夠吸引行業內專家的到來,深入高職院校進行教學,進而實現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學質量的提升。在此之下,不僅可以更好地服務于區域經濟的需要,還能夠打造出本專業的特色,形成不容替代的競爭優勢。
(二)以培育職業能力為本位
對高職教育而言,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將職業技術教育滲透于社會和職業之中。職業能力關注工作崗位所要求的知識和技能,而商務英語專業的職業和核心能力則可以定位為:商務英語應用能力、國際商務綜合知識能力以及國際貿易實務操作能力。商務英語應用能力包括聽、說、讀、寫技能;國際商務綜合知識能力包括經濟學、金融、
保險、物流、報關報檢等;國際貿易實務操作能力包括進出口業務單證制作和處理能力、商務公關和談判能力、商務信函處理能力以及現代化辦公能力等。只有明確了這些基本定位,進而以此為導向對學生的職業技能進行培養,才能確保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優勢地位,并運籌帷幄地在日后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實現個人能力的不斷提升。
(三)以提高就業能力為導向
構建創新型的高職商務英語教學體系,就需在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實踐活動等諸多方面體現創新和特色,并充分服務于就業這個宗旨,確保學生能夠實現學校與崗位的有機銜接。高職院校的對學生而言,就業能力并非是某一項技能,其是多種能力的疊加與綜合。而創新、與時俱進的教學體系則是培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其就業能力最為有效的方式。高職院校應深入市場進行全面分析,對就業崗位予以客觀評判,并在立足院校實際的基礎上重設教學課程,并對人才培養方案予以優化和調整,促使學生在專業知識和技能層面得以深化、鞏固,為就業提供扎實保障。
參考文獻:
[1] 廖曉燕.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以麗水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14(02) .
[2] 劉香萍.以行業為依托,探索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發展之路[J].價值工程.201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