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慧
[摘 要]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也是一項細致的工作,變電檢修作業是多工種配合、勞動技術密集型的立體交叉作業,客觀上工作量大,檢修場所和環境較差,危險因素多,又會出現搶時間、趕進度等行為,易發生事故,成為影響電網企業安全工作的瓶頸,降低變電檢修事故、控制檢修過程危險因素是電網企業安全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適逢公司進入“三集五大”改革期,這期間正是員工思想不穩定,各級領導與員工安全思想麻痹,檢修安全事故易發、高發。為進一步加強現場作業的安全管理,杜絕事故,本文針對現場作業中存在的安全問題,闡述變電檢修現場安全管理方法以推動員工轉變安全理念,保證企業的安全生產。
[關鍵詞]電力檢修;安全;管理措施
隨著我國整體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電力行業的技術水平也在逐漸地向高安全、高參數、大容量、低污染、優化運行等方向發展。變電檢修則是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長期運行的有效有效手段。在變電檢修時,具有很大的風險性,為了確保檢修的順利進行,就必須對現場可能尋在的危險點進行分析,然后結合實際情況因素做出相應的安全控制措施。
一、傳統的變電檢修方式
1.事故檢修模式。自從有了電力設備開始,就有了電力設備檢修的問題。電力設備的事故檢修是開展的最早、最廣泛的檢修方式。這種被動的檢修方式只有在電力設備完全不可修復,或是已經發生嚴重事故時,才對其進行檢修。因為事故檢修是以電力設備的故障為依據,所以電力設備在檢修前通常都是表現為破壞性,只有當電力設備已經無法正常工作時,才可以對其進行維修。這種維修方式往往會付出很大的代價。
2.預防性檢修模式。預防性檢修模式是一種主動式的檢修方式。最早的預防性檢修模式被稱為定期檢修,這是我國目前最主要的檢修方式。在20世紀,其他領域的行業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電力設備可能造成的影響,很多國家的專家們都提出了預防性檢修的概念。這種檢修方式可以讓電力設備完好的處于一定水平。
二、在變電設備中狀態檢修技術的實際應用
在檢修方法繼電保護設備的事故障礙分析中以微機保護的事故和故障為例,事故的干擾起因是由于在常規情況下繼電保護設備運行正常,沒有任何事故征兆,因此,只有在試驗時對設備加以把關。繼電保護不正確動作次數是因為裝置自身的缺陷造成的,而且所占比例較大。如保護裝置在外加故障電流58A時方向元件拒動,此項目一般不在年檢中。檢驗此隱患大多是定期的,而常規的方法很難發現。三次諧波股長在切除時發生誤動情況的,此項目也同樣不在年檢中體現。在很多二次回路上引發的事故,檢修方法和原則應遵循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開展狀態檢修的設備根據狀態評估結果,如巡檢、二次通流試驗、帶開關傳動、標準校驗項目等。確定具體檢修方案。然后,加強微機保護的抗干擾反措執行力度。其次,適合開展狀態檢修。再次,分析定期校驗中發現的主要缺陷及可能發現的事故隱患,微機保護校驗項目的重點應從以往的定值復核、保護功能邏輯的確認上轉移至回路與輔助設備的檢查上。最后,加強對繼電保護設備的專業巡檢結合缺陷處理等對保護進行傳動試驗。
三、變電檢修作業現場的安全管理
1. 接受檢修任務。檢修項目負責人在接任務時,要明確檢修具體內容、地點和具體時間范圍等。
2. 現場勘察。無論哪種類型的檢修項目,正式檢修前的現場勘察都是做好現場安全管理的前提。根據檢修具體內容,組織相關專業人員到被檢修單位的相關部門(如生產、設備、技術、安全等)了解咨詢情況,列出設備運行、故障、性能、安全等項目明細,一同勘察現場,明確檢修區域的邊界、聯絡信息、聯絡人員、相互間職責和義務等。
3. 預測危險因素。根據現場勘察和提供的相關資料(特別是技術和安全要求),對檢修場所進行危險源辨、危險點分析預測危險因素。危險源辨識是指對作業現場進行系統的情況分析,辨識和分析危險、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可能發生事故的途徑及其變化規律。作業班組及相關人員進行危險源辨識時,由專職安全組織班組作業人員對檢修作業項目開展作業前危險源識別與控制,對找出的問題和隱患進行措施和責任人的落實。
四、加強變電檢修安全管理的措施
1.完善現場檢修安全管理制度、檢修現場標準化作業等制度。
2.變電檢修安全教育與培訓制度。應重點對安全管理人員、檢修人員等進行以安全知識、業務技能為主要內容的行車安全教育和崗位培訓。安全教育與培訓制度對各類人員的安全教育與培訓時間、具體內容、形式及方法、要達到的效果等做出明確的規定。
3.嚴格安全工器具、檢修機具管理制度。要加強安全工器具、檢修機具管理制度,對管理機構、管理人員及職責做出明確規定;嚴格機具維修、安全工器具檢測,規定維修、檢測時間、機構、程序、內容等。
4.完善落實安全交底制度,重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實。建立安全生產交底制度。主要是在檢修前、檢修中和檢修后,對檢修中影響安全并應注意的問題和措施,通過安全交底、召開班前班后會的形式告知檢修人員。注重對檢修過程中安全措施的落實是做好檢修安全的重要環節。
五、電力設備在狀態檢修過程中的管理與加強措施
輸變電設備檢修模式管理。目前在我國狀態檢修已經取代了傳統的檢修模式,并形成了以狀態檢修為主、診斷檢修為輔的基本檢修模式。而此種檢修模式,主要是集檢修技術與運行管理為一體相互協調、分工合作兩個獨立部分,能夠同時兼顧設備運行與可營性的混合檢修方式發展。電檢修負責對設備的運行管理、二次電氣設備的大、小修和日常維護并負責機械、―次電氣設備的大、小慘,試驗班組負責一次,二次設備的試驗及評定,促進了職工隊伍向技術業務素質的提高。而為了進一步加強電力設備運行的穩定與可控性,能夠及時、準確的發現電力設備所存在的潛在故障問題,加快設備折舊,提高設備運行的可靠行,加強對電力設備在狀態檢修過程中的管理尤為重要,具體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從思想觀念上打破固有檢修模式的條條框框,加強狀態檢修管理。因此,固定的檢修周期并不隨現場設備的運行條件、環境和設備的換型、運行可靠性的提高而變化。而純計劃檢修是在計劃經濟管理模式下針對我國的國情而實施的一種設備檢修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今社會的基本發展需求。因此,必須從思想觀念上徹底突破相關的條條框框,打破純計劃檢修模式下的固有檢修周期的約束,開展狀態檢修與預防性檢修、故障檢修相結合的混合式檢修勢在必行。
六、結語
變電檢修作業雖然安全難度大,不確定因素多,要提高變電檢修的安全管理水平,必須了解變電檢修安全生產現狀,并有的放矢的研究和探討相應的控制措施。熟練掌握各種檢修技能,只要嚴格遵守各種規章規程,提高自身安全意識,落實現場安全措施,杜絕違規檢修,檢修事故就可減少,甚至杜絕,這樣才能實現“三集五大”期間平安、順利、安全檢修。
參考文獻:
[1]唐琪.淺談變電檢修技術及其注意事項[]通信電源技術.2011-11-25 .
[2]李海.變電檢修技術及其注意事項分析[]廣東科技.201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