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海蕓
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完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精心設計課堂活動。使學生能夠產生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
一、重視課前導入方式
教師在正式開始教學前,應選擇合適的導入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前組織學生輪流演講,在開展小演講活動時,首先應定下主題,并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來確定學生討論的內容。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英語知識。如在學習International Charities時,就可以在課前導入時圍繞著這一話題來展開活動。課前要求學生上網找一些關于慈善機構的信息,然后可以引導學生以What do I know about the charity?為題來進行演講,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在學習同一單元的reading時,討論的話題可定為What can we do for blind people?或者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Dr. Ma ?等,這些話題的引導,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教師在設計導入內容時,還可以結合社會熱點問題來進行,立足教材,既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又能讓學生學到知識。如社會中的誠信問題,究其根源都是由于money引起的,教師就可以將演講的主題定為誠信或者是讓學生發表對money的看法。演講的題目可以定為Where is honesty?What do you think of money? 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導入活動中,鍛煉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把握課堂教學進程
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教學內容安排教學環節,保證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主體作用,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發展。要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進而自覺地配合教師的教學安排。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與學生平等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際教學中,學生的基礎水平參差不齊,教師要做好相應的引導工作,對于一些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應多為其輔導。同時,可以讓學生組成英語興趣小組,讓學生在相互幫助中,共同進步。教學中,教師還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要照顧到各個層次的學生,讓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英語課堂的教學內容一般包括對學習過的內容進行復習,引導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新的詞匯、句型、語法以及對學生的聽力、口語等方面的能力進行訓練。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提出一些問題,并鼓勵學生到講臺上說出自己的見解,豐富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完善課后教學活動
教師要積極開展課后教學活動,可以組織學生一起觀看一些經典的英美電影,了解外國文化,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搜集一些有關于英美文化的小故事,如:外國的餐桌禮儀、節日傳統、問候語、宗教習俗等,活動中與其他同學交流。同時可以組織學生欣賞一些英語歌曲,教學生唱一些歌詞簡單、節奏較慢的英文歌,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提高英語的運用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小游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玩手勢語言的游戲,用動作描述一種物品,讓另外一個人猜出其含義,并用英語句子表達出來。同時,教師還可以在班級設立英語角,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讓外教進行指導,時間可以安排在活動課或者休息日,這種方式,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語言交際能力。但教師在安排英語課后活動時,應注意其與課堂教學內容的關聯性,和課堂教學形成互補的關系,有計劃地安排活動的內容,讓學生能夠規范有效的學習。
總之,英語教師應妥善安排好初中英語課堂前、中、后各個階段的教學內容,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如皋市吳窯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