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龍
摘 要:信息技術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特別是在當前信息化建設不斷加速推進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顯得更為重要,但目前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不高的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需要引起重視。本文就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進行了研究,首先對當前我國一些高中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方面存在的一系列突出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就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提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解決對策,旨在為促進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取得實效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高中教育;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教學質量
對于信息技術來說,我國將其納入高中教育必修課的時間是2000年,到目前已經有10多年的時間,不僅進一步推動了高中學生信息技術的能力和水平,而且也推動了信息技術的發展。盡管從總體上來看,我國在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方面已經取得了重要的成效,但由于信息技術的特殊性,一些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還存在課堂質量不高的問題,這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重要因素,必須下大力氣認真加以解決。特別是在我國大力實施“互聯網”戰略的新形勢下,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綜合素質已經顯得越來越重視,這就需要針對當前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措施,有的放矢的認真加以解決,不斷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
一、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的制約因素
隨著全球科技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我國也同樣如此,特別是在高中教育教學當中,已經將信息技術作為必修課,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深入開展。盡管隨著各級各類高中對信息技術越來越重視,信息技術教育教學不斷取得新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很多制約因素,需要對此進行深入和系統的分析,找出制約因素,并尋求有效的解決辦法。深入分析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質量的制約因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對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缺乏重視。從目前我國一些高中開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基本情況來看,盡管已經作為高中教育的必修課,但仍然存在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不高也就可想而知。比如目前絕大多數高中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方面,沒有正確處理好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在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形式主義,導致信息技術無法深入的開展,特別是學生的綜合素質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再比如還有一些高中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改革和創新,仍然采取傳統的教育模式,制約了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
2.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比較薄弱。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如何,由于學生是重要的學習主體,因而學生的學習基礎也十分重視。從目前我國一些高中學生信息技術的學生基礎來看,還存在著很大的不平衡性,特別是一些欠發揮地區的高中學生,信息技術學習基礎都比較薄弱,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此外,由一些高中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存在著重視不足、得過且過的現象,對信息技術缺乏興趣,學習態度也不夠端正,同樣制約了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
二、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的對策
信息技術對于提高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一定的支撐作用,因而對于各級各類高中來說,要加強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工作,積極探索符合實際的教育教學模式,最大限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體說,重點要在以下四個方面實現突破:
1.提高重視程度。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能夠取得實效,最為重要的就是重視程度,而這種重視程度,既包括教師也包括學生,只有雙方都高度重視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才能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在開展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給予高度重視,特別是要積極探索符合教學實際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加大研究力度,找出能夠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進而為更好的開展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提供必然的途徑。對于學生來說,在我國“互聯網”戰略深入實施的新形勢下,信息技術對高中學生來說,對于未來的學習、就業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因而必須高度重視,在學習過程中要提升積極性和主動性。
2.明確教學目標。對于高中信息技術來說,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根本前提是明確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使其步入良性軌道。這就需要廣大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開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好40分鐘的時間,要根據不同學生朱同情況,科學設計科學教學目標。比如可以將教材的內容進行“串聯”,使其具有相互的內在聯系,進而能夠使學生更有效的接受。高中信息技術是一項綜合性比較強的課程,課堂教學目標應當將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作為重點,教師則主要進行引導工作,同時也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這樣能夠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改進教學方法。要想使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改革和創新課堂教學方法十分重要。廣大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高度重視課堂教學方法創新,牢固樹立“學生導向”理念,將學生作為重要的主體,信息技術教師則要在組織學習方面下功夫。比如在開展課堂的過程中,可以就某一問題進行分組討論,通過探究式學習,讓學生在40分鐘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能夠參與其中,對于學生提出了的一些問題,教師要及時進行解答,同時也要給學生留一些具有創新性的課堂作業,通過構建良好的自我學習方法,推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4.創新教學模式。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還必須在創新地體魄模式方面下功夫。這就需要廣大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將理論與實踐、學習與探索結合起來,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實踐能力。要高度重視激勵教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完成一些簡單的操作,讓學生感覺自己能夠在信息技術方面有所突破;再比如在課堂教學方面還可以采取互動教學,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開展一些競賽活動,這樣也能夠更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綜述所述,我國將信息技術作為高中教育必修課已經有10多年的時間,在這10多年的時間里,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工作不斷改革和創新,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廣大高中學生掌握了許多信息技術,為日后學習和發展創造了條件。但深入分析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育工作,還存在著課堂教學質量不高的問題,而導致課堂教學質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對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缺乏重視、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比較薄弱。這就需要各級各類高中以及高大信息技術教師對此要引起重視,特別是要在提高重視程度、明確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等諸多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使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伯杰等.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分析[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05).
[2] 宋壯輝等.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效果初探[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08).
[3] 許邦國.談優化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