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雷,張萍,孫俊濤,徐龍
?
黑龍江省高校體育教師職業高原現狀研究
杜雷1,張萍1,孫俊濤2,徐龍1
(1. 齊齊哈爾大學 體育學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161006;2. 齊齊哈爾醫學院 體育部,黑龍江 齊齊哈爾161006)
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等對黑龍江省高校體育教師職業高原現狀進行調查.結果表明,黑龍江省高校體育教師已經出現中等偏上水平的職業高原現象,其中在趨中高原上表現最為嚴重,在內容高原上表現最輕;黑龍江省高校體育教師在層級高原上,不同年齡之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黑龍江省高校體育教師職業高原在性別和學校類型上沒有顯著性差異;黑龍江省高校不同職稱的體育教師之間在層級高原和內容高原2個維度上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在趨中高原上差異不顯著.
黑龍江省高校體育教師;職業高原;層級高原;內容高原;趨中高原
體育教師職業高原是指體育教師在當前學校的職業生涯發展中出現的關于職位升遷、職稱晉升、專業知識技能提高和向學校決策中心位移等方面的可能性很小或停滯狀態,是體育教師在職業上的“停滯期”,是職業生涯中工作體驗和經歷逐漸沉淀的結果,一般被看作是體育教師職業生涯的峰點,也是職業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現象.體育教師一旦出現職業高原現象,會對其生理、心理和行為等帶來不利影響,集中表現為精力衰竭、情緒萎靡、失去責任感、對工作無動于衷以及對教育對象冷漠無情等[1].這種現象會對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造成影響,也會阻礙體育教師的成長,影響體育教育的教學質量.因此,對體育教師職業高原現狀進行研究,并探討其整體特征,對幫助體育教師遠離職業高原,促進體育教師在職業上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4].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哈爾濱工業大學、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齊齊哈爾大學、佳木斯大學和牡丹江師范學院等8所高校的210名體育教師作為研究對象,共發放問卷210份,收回問卷195份,回收率為92.86%.其中有效問卷182份,有效率為93.33%.
1.2研究方法
通過圖書館及網絡平臺查閱了大量職業高原方面的文獻資料,為理論和方法提供參考.高校體育教師職業高原量表參照Milli-man[5]的職業生涯高原量表和寇冬泉[6]的教師職業生涯高原量表編制,對該量表信度和效度進行嚴格檢測,共包括18個題目,從3個維度進行研究:層級高原(在當前組織進一步晉升的可能性很小)、內容高原(無法在工作中學習到新的運動知識、技術和技能)和趨中高原(在當前層級水平上,向組織中心轉移的可能性很小).采用Likert五點計分法,分別用1,2,3,4,5計分,其中最高分為5分,最低分為1分,中等臨界值為3分,得分越高,表示體驗到的職業高原程度越高.采用SPSS 17.0處理數據.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黑龍江省高校體育教師職業高原總體狀況分析
黑龍江省高校體育教師職業高原總體狀況見表1.由表1可見,黑龍江省高校體育教師職業生涯總體高原的總平均分為2.53,略低于中等臨界值,屬于中等偏上水平.換言之,從總體上來說,黑龍江省高校體育教師職業高原超過平均水平.而從職業高原的3個維度來看,其平均值均在中等以上范圍.其中,分值最高的是趨中高原(M=2.67),內容高原分值最低(M=2.43),說明體育教師向組織中心轉移所感到的停滯感要遠遠大于在專業技能方面的提高和職位提升所感知到的停滯感.

表1 黑龍江省高校體育教師職業高原總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