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何橋鎮中心小學,221146)
“2014年全國體育教學課時計劃優秀成果評比活動”獲獎教案摘登 水平二(三年級)《小足球—腳內側射門》教案
李濤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何橋鎮中心小學,221146)
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使學生在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心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等各個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本,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各種趣味小游戲,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合作、探討、競爭中逐步達成教學目標。
腳內側射門是水平二足球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足球運動的基礎性射門動作,具有觸球面積大、可控性強、出球平穩準確的特點,是短距離射門的常用腳法。本課就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初步學會腳內側射門的動作。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步提高射門的準確性,在活動中發展技能,在比賽與練習中體驗到足球運動的樂趣,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基礎。
三年級學生處于生長發育的敏感期,思維活躍,善于表現,學生喜歡參與體育活動,特別是足球運動。男生學習積極性較高,女生稍差,在課堂中應不斷地去鼓勵女生,讓她們在游戲中找到樂趣,從而從內心真正喜歡足球運動。通過嘗試體驗、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和游戲,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逐漸地掌握技術動作。
本課的教學流程見下圖。

教學流程圖

水平段:水平二 學生人數:40人 授課教師:李濤 課時:3/5教材 小足球——腳內側射門學習目標1.認知目標:學生了解腳內側射門的動作要領,體驗小足球運動的樂趣與魅力;2.技能目標:85%左右的學生能初步掌握腳內側射門的動作方法,15%左右的學生能協調連貫地做出腳內側射門的動作,發展學生靈敏、協調、柔韌等素質;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足球的學習興趣,能樂于參與學練,增強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重點 支撐、擺動與腳踢球的技術動作 難點 射門動作的連貫性和協調性課的結構 課的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組織與要求次數時間開始部分(2′)課堂常規1.體委整隊,報告上課人數;2.師生問好;3.提出本課的教學目標與要求;4.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1.集合整隊,檢查人數;2.宣布學習內容,提出本課學習要求;3.安排見習生1.集合,體委整隊;2.認真聽講組織隊形:要求:精神飽滿,隊列整齊1 2′準備部分(6′)1.“熟悉球性”:學生散點運球熱身;腳內側撥球。在規定區域內,用腳背正面、腳背外側等部位運球,注意躲閃,避免碰撞,遇到“門”時做腳內側撥球10次通過;2.“射門游戲”:2名學生1組,1名學生作“球門”,另1名學生嘗試各種動作的射門練習。2名學生輪流進行1.教師講解練習方法,強調游戲規則;2.帶領學生一起游戲1.教師講解方法,引導學生嘗試射門練習;2.組織學生展示,鼓勵學生用腳內側射門1.學生認真聽講并觀察教師的示范;2.師生共同游戲1.學生認真聽講,根據要求嘗試練習;2.體會各種方式的射門動作組織:在規定區域內自由散點站位;遵守規則;要求:在運球過程中要說出教師做出的手勢,提醒學生抬頭,注意躲閃,避免碰撞組織形式:2名學生1組,嘗試射門練習;要求:積極參與,勇于挑戰,注意安全1 10 3′3′

基本部分(28′)復習腳內側傳接球:1.2名學生合作進行一停一傳的傳接球練習;重點強調支撐腳的方向,擊球的部位,傳球的方向;2.運球接腳內側傳地滾球、半高球練習。重點:運球接腳內側傳球動作協調連貫腳內側射門練習:1.3名學生1組進行運球接腳內側射門練習:3名學生1組呈直線站位,2名學生間隔3m,中間學生當“球門”,動作同上,2名學生1組嘗試練習射門動作,一側學生運球輕射“人”球門,另一側學生取球,依次輪流進行練習;2.5名學生1組呈“五角星”站位,1名學生將球“射”至順時針或逆時針的第2名學生與第3名學生中間的位置,依次進行。球門距離就是左右相鄰2名學生之間的距離素質練習:俯撐撥球。方法:一只手撐地,另一只手將球由前向后再由后向前移動,然后換手1.組織學生復習腳內側傳接球練習,并與學生進行互動練習;2.巡視,關注、鼓勵并指導需要幫助的學生,陪學生們一起練習;根據學生的能力調整傳接球的距離;帶領學生練習運球接腳內側傳地滾球練習。強調動作協調連貫1.教師示范練習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分組練習;2.引導學生明確動作要領;3.巡視、指導學生,并與學生一起互動練習;4.根據學生的能力,調整“射門”的距離1.講解示范動作方法;2.組織學練和競賽,要求:射門要有效,要隔1名學生進行“射”門,射門必須是腳內側踢地滾球或半高球,不超過人的身高1.講解練習方法并示范;2.教師及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1.按教師的要求復習腳內側傳接球,根據自身能力逐漸拉大傳接球的距離;2.相互學習與交流,在教師的幫助下改進動作;進行運球2~3步接腳內側傳地滾球、半高球練習;1.認真聽講,根據要求進行練習,小組間相互學習交流;2.交流練習體會,明確動作要點;3.個別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改進動作;4.根據自身能力,不斷調整射門的距離1.根據要求進行分組練習,小組間合作;2.進行小組比賽,比一比1min有效射門的次數,依次進行1.認真聽講練習方法,明確規則;2.積極參與練習,遵守規則組織形式:要求:前后2名學生為1組,相距3m進行練習組織形式:要求:1.擊球部位準確,支撐腳站位和腳尖方向正確;2.運球接腳內側傳地滾球動作協調連貫組織形式:鄰近的3名學生組合成1組,2名學生之間間隔3m距離進行練習;要求:積極學練,互相幫助,動作協調連貫,為成功射進“門”的學生鼓掌組織形式:5名學生1組成“五角星”站位,2名學生間隔2m距離練習;要求:注意動作方法;射門要有效組織形式:學生散點進行練習;要求:積極參與,遵守規則20 15 15 2×2 次6 5′6′8′5′4′結束部分(4′)1.放松活動;2.課后小結;3.回收器材;4.師生再見1.教師帶領學生在舒緩的音樂聲中做牽拉放松;2.小結:通過問答式引導學生復習重難點;3.安排回收器材;4.宣布下課1.模仿教師的動作進行放松活動;2.認真聽講,與同學分享快樂;3.回收器材;4.下課組織形式:學生散點跟隨教師練習;要求:按教師要求進行練習;能夠較好地完成任務1 4'場地器材小足球41個,足球場一塊,播放器1臺,標志牌若干預計生理負荷曲線密度 60%左右平均心率 120次~130次/分安全預防措施在課堂常規中事先進行安全教育,強調課堂紀律;加強教學過程中的監控;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避免錯誤動作引起的受傷課后反思本課一開始的“熟悉球性”,讓學生加強腳內側撥球的練習,強化腳內側觸球時踝關節要固定、動作用力均勻,為引出用腳內側射門起到了鋪墊作用。同時射門比準練習,讓學生體驗各種形式的射門練習,突出腳內側射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讓學生復習腳內側傳接球,進一步鞏固動作方法,強調傳球的準確性;組織學生練習運球接腳內側傳地滾球和半高球練習,為本節課腳內側射門作鋪墊,通過3名學生1組的腳內側射門練習,課前預設的教學目標基本達成。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設計了5名學生1組練習的組織形式,通過學練和比賽進一步活躍了課堂氣氛,在鞏固所學技術動作的同時,以“人”代替球門,加大了練習的密度,提高了教學效果,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練習興趣,讓學生在歡樂的笑聲中掌握技術動作,培養學生勇于為他人鼓掌、加油、叫好的意識。不足之處是自身的課堂語言不夠精練,組織教法還有待進一步改進提高
李濤,中小學二級教師,先后獲得江蘇省徐州市“十佳教練員”、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學校體育“先進工作者”、教學“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獲江蘇省徐州市優質課競賽二等獎,銅山區基本功大賽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