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景寒林圖》"/>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程紹君
(成都市雙流區文化館,四川 成都 610200)
?
【文學評論】
品范寬
——《雪景寒林圖》
程紹君
(成都市雙流區文化館,四川 成都 610200)
五代、宋初山水畫名家輩出,風格多樣,為中國古代山水畫發展到“顛峰階段”的過渡時期。范寬亦是“顛峰”的創造者之一,用不凡的畫技為中國古代山水畫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以其氣勢、內涵、畫技雄居重要的歷史地位,成為當時最有影響的畫家。
范寬;雪景寒林圖;山水畫
一
范寬,又名中正,字中立,華原人(今陜西耀縣)。確切的生卒年不詳,北宋前期杰出的山水畫家,宋仁宗天圣年(1023—1031年)尚在。畫法初學荊浩、李成,重視從真山真水中寫生,終悟“前人之法未嘗不近取諸物,吾與其師于人,末若師諸物也。吾與其師于物者,未若師諸心。”(《宣和畫譜》)于是常年居住在終南山、太華山一帶,通過對自然界的深切體驗,研究秦地山水不同季節的景象變化,了然于胸。師法自然的同時,不拘于師承某家,突出獨創,終成一代大師,為山水畫北方畫派之主流畫家,與兩位師長并稱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現藏于天津市博物館的《雪景寒林圖》,采用的是全景式高遠構圖,畫面雄厚險峻,生動描繪了秦地雪后天空、峰巒、寒林、蕭寺、村落、溪潭等景物。是否為范寬真跡,尚有爭議,但此畫所繪內容、布局、運筆用墨之勢等特征與古籍所載范寬性格氣質相符。它應是范寬的代表作品。此畫為絹本,水墨,全圖縱193.5厘米,橫160.3厘米,由三條絹拼接而成,成畫于何時已無從考究。《雪景寒林圖》為中國繪畫史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宋代《宣和畫譜》和清代安岐的《墨緣匯觀》中均有著錄,《墨緣匯觀》中稱贊它為“宋畫中當為無上神品”。
二
一方山水,即一方洞天。打開《雪景寒林圖》,堂堂大氣撲空而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皚皚白雪中一座山勢陡峻的山峰;山峰頂端用勁利而堅實的筆法作密林狀,賦與了畫面無盡的生命力,為全畫重心所在。以此為主景,氣勢磅礴、意境深遠、層次分明、主賓關系嚴謹的畫面就此展開……
畫面最后方,巍峨起伏的雪山層巒疊嶂,無邊無際,雨點皴與渲染參差運用,較好地表現了山石的質感與畫面的縱深感,北國崇山峻嶺大雪初止的壯觀景象躍然紙上。主峰兩側畫有形態各異的重重峰巒,以其小襯托了主峰(全畫重心)的險峻、渾厚、雄偉,此種布局賦予了主峰險中寓穩,穩而不呆板。

雪景寒林圖
畫面左方,位于山腰處有一座靜穆的寺廟,神秘蕭然,宛若神仙居所,寺廟后方的谷壑中有淡淡霧氣在回旋,仿佛寺廟的鐘聲也伴隨著霧氣在山間回蕩,顯得雪后的山林更加得幽靜,使人如聞其聲,如臨仙境。
畫面右方,各種姿態翻卷著的云霧從天際間傾瀉而出,由上而下,由隱而顯,由虛而實,直至谷底,愈發顯得山勢嵯峨高峻。氤氳的霧氣增添了畫面的靈動性,讓整個畫面頓時活了起來。
畫面最前方是從山中逶迤而來的溪流匯成的一片寬闊水域;溪流上有小橋連接著兩岸;掩映在樹林中的村落屋舍儼然,錯落有致,一人倚門而立,驚嘆著一夜便白宛如魔幻般的世界;在村落和水域之間有一片生長茂盛的樹林,樹干上有“臣范寬制”四字,因年代久遠已模糊不清,不易辨認。
三
縱觀《雪景寒林圖》,范寬通過交相錯落的構圖和對墨色的把握做到了讓?整個畫面布局嚴整,主次分明而渾然一體。
畫面正中的山峰、樹林是此畫重心所在,為主體,兩側山巒、村莊、小橋則是陪襯之物,為副、為補……這種“主從”關系通過重重輔墊,處處襯托,空間的結構十分清晰,意境深遠幽遂,做到了近取其質,遠取其勢。有人評價《雪景寒林圖》堪稱傳統山水畫高遠法與深遠法結合的典范,筆者認為是恰如其分的。
范寬善畫雪景,慣用重墨,厚實而滋潤。在《雪景寒林圖》中,作為畫面主體的山峰、樹林墨色深暗,就連天空、水域也一反常規著色較濃。濃重筆墨在醒目的位置突出了主峰的恢弘氣勢。米芾認為范寬用墨過濃,是其缺點。筆者認為此畫的精妙之處恰恰在于范寬的這個用墨特征,一是通過濃重筆觸集中于畫面某一區域而營造出視覺中心的效果;二是以黑襯白,用酣暢厚重的筆墨襯托雪景,烘托出了山中雪的凝重、霧的靈動、水的寧靜冷凝……積雪又反襯了深黑的寒林,顯得密林蕭蕭,幽深枯硬,錚錚硬骨之態就此彰顯。這種黑白明暗的變化構成加強了畫面的空間效果,賦予畫面鮮明生動的體驗,使作品上升到極富創造力的層面。恰如其分地展現了秦地山川雪后的磅礴氣勢,使人感到寒意襲人,置于畫前如身臨其境。這也正是范寬善畫雪景的高妙之處。
古人譽范寬“得山之骨”“與山傳神”。他畫技超群,筆法靈活,不拘一格去追逐描繪大自然中無盡的美景,用大量“點”與“短線”相結合的筆法,創造出了細密堅實形似“雨點”的皴法來表現山石和枯木銳枝的質感,結實、嚴緊,積成凝重厚實的山體。
畫家對大自然的一往情深,用超群的畫技在畫幅中表現出完美和諧的畫面場景,喚起了觀者的共鳴,元代湯篨《畫鑒》認為“宋世山水超越唐世者,李成、董源、范寬三人而已”,“董源得山之神氣,李成得山之體貌,范寬得山之骨法,故三家照耀古今,為百代師法”。
四
畫家筆下的風景,往往是采擷心象為之,為的是心中的丘壑。古書記載范寬“性寬,嗜酒好道……”。道家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主張“清靜無為,提倡道法自然,無所不容,與自然和諧相處……”《雪景寒林圖》中明與暗、動與靜、虛與實的完美構圖無處不體現著道家沉思的、內省的精神境界。道家提倡“天人合一”,范寬的作品宏篇巨制,所繪內容往往是大山大水,氣勢壯闊偉岸,韻律生動,無一不表現出“天人合一”的道韻。這也是范寬寬厚性格的真實寫照,長期鐘情山水的生活,讓他與自然融為了一體,個人情感與景物描寫相平衡,達成了與畫的共鳴,表現出畫者胸中的自然之氣。
深山、古寺、小橋、流水,幽居、隱士……典型的隱居山水題材。在畫中隱居,這是中國傳統文人寄情山水、追求遠離喧囂塵世的理想。畫家的手筆和感觸傳達著畫家對自然的觀察與內心世界的再現,從而賦予藝術品以表現性。精妙絕倫的《雪景寒林圖》直接抒發了畫家的隱逸之志,真實自然地容納了范寬的完整人格,從中不難看出畫家所追求的內心感受和理想境界。
【責任編輯:王 崇】

漢 大吉君王
J22
A
1673-7725(2016)07-0072-03
2016-06-03
程紹君(1963—),男,四川成都人,館員,主要從事美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