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毓航
語法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困擾廣大師生的一大難題。在傳統語法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講授語法知識,然后學生進行操練,課后學生回家獨自完成作業。在此過程中,學生基本上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尤其是知識的內化過程要獨自完成,得不到教師的幫助。《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的教育資源和信息化的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創新為核心。為此,教師要努力學習現代教育技術,開發并合理利用以現代信息技術為載體的英語教學資源,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英語語法教學的結合。
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林地公園高中”的翻轉課堂教學,順應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成為當下國內外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潮流。翻轉課堂主要表現為:教師創建教學視頻,課前學習者在家里或課外觀看視頻,自主學習課程知識;而在課堂上,學習者在教師和同伴的幫助下,通過討論、合作的方式完成知識的內化。這種顛倒了傳統教學中的知識傳遞和知識內化過程的新型教學模式一經使用,立刻受到學習者的廣泛歡迎,為英語語法教學帶來新的思路。
一、翻轉課堂教學的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者的中心地位,認為教師只是學習的指導者和促進者。知識是學習者在特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師和同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材料,通過意義建構的形式獲得的,并非簡單地通過教師的傳授得到的。建構主義理論還強調合作學習,認為學習者只有通過與教師和同伴的交流討論,才能達到對所學知識更全面的理解。翻轉課堂的整個教學過程正是以學習者為主體的,課前,學習者自主學習教學視頻,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課上,學習者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和交流,在合作探究中拓寬所學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最終完成知識的內化。這體現的正是學習者的中心地位,教師只是學習者建構知識的幫助者和促進者。可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翻轉課堂教學的強而有力的理論依據。
二、翻轉課堂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
筆者選取了《虛擬語氣》這一語法項目探討翻轉課堂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并將所任教的兩個平行班中的高二(1)班設為實驗班,高二(2)班設為對照班。實驗班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對照班進行傳統模式教學。以下是翻轉課堂教學的具體應用過程。
(一)課前
1.制作教學視頻。筆者根據虛擬語氣所涉及的語法規則及用法,先收集相關素材制作PPT課件,再結合細致準確的講解將課件進行錄屏,生成教學視頻,并將此教學視頻上傳至實驗班班級QQ群。2.學生自主學習。課前要求學生利用課外時間自主學習該視頻,不限觀看時間和次數,并完成課前學習效果評價。在學習過程中若有疑問,可以通過網絡交流工具與教師或同學進行線上溝通,最后把自主學習過程中無法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3.設計課堂任務。根據學生自主學習的反饋,筆者精心設計合理的課堂學習任務和活動形式,以期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給予學習者內化知識最大的幫助。
(二)課中
1.補充講解少量內容。根據學生課前所咨詢的困惑,補充講解部分教學內容,掃清學生學習障礙。2.小組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通過討論交流合作完成課堂任務。教師在教室走動,及時對各個小組所遇到的困難給予指導和幫助,最后各小組輪流總結合作探究中所遇到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并展示小組合作成果。3.完成書面練習。當堂完成書面的語法練習,教師巡視并及時進行一對一的個性化指導。4.總結和評價。教師對本次學習過程進行總結和激勵性的評價,最后引導學生課后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復習。
三、應用效果及分析
課程結束后,筆者設計了一份總分100分的虛擬語氣測試卷,利用課堂時間對兩個班級進行學習效果的測驗。評分后發現,實驗班的平均成績為85.71,明顯高于對照班的平均成績81.25。而且通過對比各分數段的人數,發現實驗班的高分人數比對照班的高分人數多了10.46%。可見與傳統教學相比,翻轉課堂教學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習者對所學語法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學習者學習成績的提高。之后筆者對實驗班的學生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對翻轉課堂教學的感受及想法。訪談結果發現,大部分學生認為,比起書本上印刷的語法知識,形象生動帶有教師語音講解的教學視頻更能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而且課前在線上跟老師和同學交流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有助于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最后,在課堂上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通過互相交流、討論完成學習任務,自己課堂上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更高,更能集中注意力。而且部分學生認為經過小組合作探究,發覺自己的合作學習意識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可見與傳統教學相比,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強,課堂參與率更高,并且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都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總之,翻轉課堂教學是在信息迅速發展及教育信息化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出現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在國內外眾多實踐的成功,表明是一種切實可行的、能夠促進教育模式創新和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模式。但是,相對于傳統教學,實施翻轉課堂教學必然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廣大教師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能力素養,為個性化教學的實現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