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江 楊文豪
摘 要:市場的多變性對不僅對企業競爭力和企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市場經濟發現的大環境之下,企業經營風險也隨之提高,企業為了更好的應對風險,立足于市場,就需要對企業技術進行創新。文章從企業技術創新和企業發展之間的聯系入手,從三個方面分析了企業技術創新的特征、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和企業技術創新的實施,希望能對企業實施企業技術創新戰略有所助益。
關鍵詞:企業;技術創新;戰略;實施
中圖分類號:F27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24-0033-02
企業為了在市場經濟之中效率一席之地,達到企業的持續發展,從而進行了企業技術的創新,以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企業的技術創新并不是盲目的全面創新,而是以創造經濟效益、提升競爭力為首要目的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技術創新。企業通過對占有資源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結合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從而選擇與企業的經營、發展最符合的技術創新戰略。
1 企業技術創新和企業發展之間的聯系
1.1 企業技術創新
造成企業業績下滑的原因一般有兩種,分別是行業衰退和企業自身資產、技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企業想要穩定持續的發展,就需要實時注意市場的變化,在經營上要具有長遠的眼光,選擇可以長期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的產業進行經營,加強對企業技術的創新。通過高科技設備的引用,最大限度的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單位產品帶來的經濟效益。從而提高企業在行業、市場中的競爭力。企業還應重視人們的消費需求,不斷的開發新產品滿足人們的消費需要。通過對企業技術的創新,提高企業在新產業中的地位,以實現企業技術創新和企業經濟效益的轉換。
1.2 企業的發展
企業技術創新,必須要領先行業才能創造優勢,因此,企業的技術創新必須是史無前例的,并且要盡早的退出新技術產品,盡快的占據市場,打響品牌,這樣才能在市場上占據有利地位。企業也可以對領先的行業技術進行模仿,在該技術產品成長初期將新產品投入市場,并不斷的總結先進技術存在的問題,并改進技術提供更加優質的產品。企業在模仿技術時,為了降低成本,通常會選擇晚一些進入市場。
2 企業技術創新的特性
2.1 效益性特征
企業作為社會生產力的組成部分,時通過將資源、土地、勞動力等進行有機組合,然后采用生產技術進行企業產品生產活動的。企業技術創新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降低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企業進行技術創新以及新產品的開發,都是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而進行的,是具有效益型的。
2.2 資產性特征
企業技術創新不管層次、規模、方向等方面都是不相同的,相同的是,都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財力,簡而言之,企業的創新無論是設備的引進還是原料的購買,都是需要資金來維持的。因此,企業資金的投入直接決定了企業技術創新的成敗。企業技術創新除了能為企業帶來有形的資產外。還會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企業經濟效益,并且能一定程度上海邊企業的經營現狀,甚至是決定企業的未來發展規模。因此,企業在技術創新上的資金投入,直接影響了企業未來的收入,以及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高,企業的發展前景。
2.3 風險性特征
企業技術創新是存在風險的,由于外部市場的不確定性,以及企業內部技術創新難易程度、復雜程度,以及企業因為自身原因,都會提高企業技術創新的風險。企業創新中的不確定性、實驗性使得企業創新的風險居高不下,這就意味著,一旦企業技術創新失敗,企業將面臨著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會對企業其他方面的技術創新、新項目“、新產品等造成影響,很有可能因此喪失市場競爭機會。造成企業更大的損失。
3 企業技術創新管理
3.1 經營的重要途徑
企業內部根據企業資源、設備、技術的分析,結合市場從而確定企業技術創新的方向,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優勢和劣勢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分析的內容主要是科技人員、先進設備、技術積累、設備情況等方面,以及對企業周轉資金的的分析。對外部環境的分析則是對市場經濟、競爭對手、原料供應、消費需求、經濟形勢等方面進行分析。企業通過對內部和外部各種因素進行分析。明確企業技術創新的方向,確定企業技術創新的楓晚,把握市場機遇,從而實施低風險、高效率的企業技術創新戰略。
3.2 戰略匹配的分析
企業的技術創新與企業經營、市場經濟的匹配性直接確定了企業技術創新的競爭能力,因此,企業在確定企業技術創新策略時。
必須與企業的發展、經營戰略保持一致。企業技術創新是成功與否并不是由創新程度、創新內容、創新方式等確定的,而是企業創新本身能提高企業競爭力和市場優勢的大小決定的。企業的技術創新應從技術創新本身的持久性、效益型等方面確定戰略,而不是過度強調對技術的突破。
3.3 風險和收益分析
企業在技術創新的決策階段沒有全面的對市場進行研究,導致了在進行決策時錯誤評估企業經濟實力,從而提高了企業技術創新技術階段、生產階段、市場階段的風險,進一步的提高了企業運營的風險。
企業在進行決策時,應先對市場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并根據企業的經營現狀做出未來風險預測,在制定技術創新戰略時,將風險對策列入其中。在進行技術創新過程中,企業應加強對創新項目等方面的監察,結合市場需求,提高等煙雨測得準確性。
4 企業技術創新的實施
4.1 自主創新
企業技術創新是在原有的技術上,結合企業資源進行的技術性突破研究,通過貫徹技術創新,在提高單位商品的技術含量,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達到企業預期的創新目標的同時,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收益,進一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自主創新對企業的要求較高,企業想要進行自主創新,首先要具備一定程度的科研能力,還要有雄厚的資金作為支撐,在技術創新的過程中,對企業的管理能力要求也較高。自主創新具有市場壟斷行,因此能使企業獲得巨大的經濟收益,同時,自主創新也具有高風險、高投入、長周期等特點,企業在進行自主創新時需要慎重考慮。
4.2 模仿創新
企業通過對行業領先企業創新思路、行為、模式等進行模仿,購買該技術產品并對其進行破譯,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掌握該產品的核心技術秘密然后對該產品功能、工藝等進行再創造和技術改進。模仿創新屬于跟進模仿行為,具有跟隨性、開拓性,模仿創新在資金投入上相對較多。
但是因為先進技術產品已經進入市場一段時間,在各方面累積了一定的經驗,企業在進行技術模仿時消耗的時間相對較少,所承受的風險相對較低。模仿創新的產品能很快投入市場,但是卻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別是在后期,該產品的經濟效益可能降低。
4.3 內外合作
企業獨自進行的創新,不僅能提高企業的技術水平,也能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但卻比較容易形成局限性,使企業的思考模式“單一化”,長此以往,將會影響企業的技術創新積極性和創造性。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所生產的技術產品本身具有限定的使用壽命,在滿足了市場需求之后,該產品的銷量可能會交給,進而降低了該產品為企業提供的經濟效益。
企業技術創新可以說是企業在某一階段的技術最高發展,因此,在短時間內,企業很難就該技術進行二次創新。為解決這一問題,企業可以選擇和外部的企業、科研機構,甚至是高等院校之間進行合作創新,這不僅僅降低了創新的周期,提高企業技術創新效率,由于多方參與,企業的承擔的風險被分散,降低了企業技術創新風險性。
通過多方合作,能最大限度的解決企業資源局限性,提高技術創新的可能性。同時也因為技術創新參與者的增加,提高了企業核心技術損失的幾率。
5 結 語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是全球化、信息化給企業的發展打開了機遇,同時也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通過對技術的創新,不僅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同時也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收益。企業對技術創新戰略的選擇,直接影響了企業高效運營,以及今后的發展和壯大。但是在企業創新中還存在這許多問題和風險。因此,企業在進行技術創新時,應從多方面考慮,結合市場因素,制定科學、有效、可行的技術創新戰略。降低企業經營風險,擴大企業收益的同時,為企業的穩定、多元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呂群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戰略之我見[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6,02:
55-56.
[2] 朱桂龍,周全.企業技術創新戰略選擇機理與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 究,2006,03:51-53.
[3] 張同健,孔勝,李迅.我國中小型企業技術創新戰略模型研究[J].技術經 濟與管理研究,2009,06:28-30.
[4] 鐘書華.面向經濟全球化的企業技術創新戰略[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
2004,03:121-123.
[5] 楊忠民.陜西煤炭企業技術創新戰略問題探討[J].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11,05:589-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