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職業病防治院(510620)舒友梅 劉移民 廖陽 麥劍平
交警的工作性質較為特殊,因為長時間接觸噪音、廢氣等原因,近年來該職位人員罹患各種職業病的發病率呈現出了逐年上升的趨勢,在誘發相關疾病的同時,也會為其心理健康程度造成不利影響。結合實際情況,本實驗以某市交警群體為研究對象,為其睡眠和心理健康情況進行全面研究,旨在為其保健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依據,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實驗主要針對心理衛生狀況與睡眠質量展開調查,利用系統抽樣和整體抽樣的方法,選擇1900名交警為研究對象,為其發放調查問卷,回收1737份,回收率為91.40%。
從性別組成上來看,男性1536名,占總數的88.40%,女性201名(11.6%);外勤人員1225名(70.6%),內勤人員512名(29.4%);年齡處于18~30歲249人(14.3%),31~40歲964人(55.5%),41~50歲451人(26.0%),50歲以上73人(4.2%)。
1.2 方法 在本實驗中,使用下述量表,為受試者展開相關調查工作。
1.2.1 PSQI量表:該項表格共計24項,其中包含:睡眠質量,時間,效率,障礙情況,助眠藥物以及日間功能,每項0~3分,累計計算,最低分為0分, 最高分為21分,如總分在8分以上,證明睡眠質量差,分數越低,說明睡眠質量越好。該表格已經通過我國權威部門檢驗認定,構想分析最終結果的7個成分和16個條目可以利用睡眠質量加以概括。該表格效度和信度較強。
1.2.2 常規情況調查表:該表格由本調查小組自主編制,其中包含受試者一般情況,工作年限,收入情況,加班情況等等。
1.2.3 (SCL-90)調查,本調查表中共計90個項目,其中包含敵對,恐怖,人際關系,強迫癥狀等10個因子,5分為滿分,以160分為界限,如果總分在160分以上者,證明其存在心理衛生問題,如有任何一項因子評分超過2分,即判定為陽性。
1.3 統計學方法 本實驗利用SPSS20.0專業統計學軟件,對數據中的計量資料使用T值檢驗的方式進行計算,并使用(±s)進行表示,數據中的計數資料使用卡方檢驗的方式進行計算,當P<0.05時,說明相關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交通警察SCL-90情況陽性者總比例為50.5%,相關因子陽性比例在30%以上,其中軀體因子為最高,總計48.8%。交警在總分及各因子得分上呈陽性的百分比見附表1。
2.2 交警總體睡眠情況分析 參與調查的交警中,10%受試者PSQI分數在3以下,35.3%PSQI分數在8以上,54.7%居中,在該項比例中,受試者均存在程度不一的睡眠質量差,入睡時間長,睡眠障礙和日間功能障礙。
2.3 不同睡眠質量受試者心理情況 結合受試者睡眠質量情況,將其分成PSQI8分以下組和PSQI8分以上組。對其心理情況進行比較,能夠看出,和睡眠質量好組相比,質量差組的睡眠質量相關因子評分均較高,并且差異有顯著性。詳見附表2。
2.4 PSQI各成份得分與SCL-90各因子相關系數關系詳見附表3。SCL-90和PSQI兩項總分的相關系數為0.625,兩者存在顯著意義,P<0.05。PSQI總分與SCL-90各因子間相關系數均在0.3以上,就PSQI各成份與SCL-90各因子分間的相關系數來講,睡眠效率不存在相關性,睡眠時間相關性較低,其余相關系數呈現為正相關。
交警職業較為特殊,為戶外工作,經常性的經受惡劣環境影響,長時間經受汽車尾氣荼毒,給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損害。值得說明的是,和其他工種相比,交警工作時間較長,工作量大且精神處于高度繃緊狀態。
有調查顯示,從事外勤工作的交警平均每天站著工作7.07小時。交警除了保證交通秩序正常外,也要經常性的處理交通意外,在相關因素的作用下,交警的身心健康受到極大影響。
有文獻證明,交警長期間在不良環境中工作,經受汽車尾氣,噪聲等外界條件的影響,其神經功能發生了明顯變化,加上交警職責嚴謹,精神長時間保持在緊張狀態,這些不良因素會影響交警的心理健康狀態。
本研究應用SCL-90的調查發現,某市交警的總體心理狀況比較差,總分和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國正常模型的得分;其陽性率為50.5%,相關因子的陽性率均在30%以上。
顯示較大比例的交警心理健康水平低。嚴重的警力不足,使交警中普遍存在超負荷、超勞動強度的工作狀況;交通管理工作充滿復雜性和突發性,使交警的身心長時間處于緊張、壓抑狀態;常年輪班,生活缺乏規律、睡眠時間少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使交警的心理健康受到很大的傷害。
交警軀體化癥狀因子陽性比例達到48.8%,與交警的職業特點密切相關。由于交警常年在公路上值勤、指揮交通,體力消耗大,肌肉關節勞損情況嚴重,所以容易出現背痛、肌肉酸痛等癥狀;而經受噪聲,廢氣等因素的嚴重危害。容易出現心血管、胃腸道、呼吸等系統的不適癥狀。

附表1 交警SCL-90陽性因子得分比

附表2 不同睡眠質量的交警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既往有研究結果顯示,國內普通人群睡眠障礙發生率為19.1%,而本調查顯示有35.3%的交警睡眠質量較差,這一比例高于普通人群。主要睡眠問題表現為主觀睡眠質量較差、入睡時間長和睡眠障礙。這可能與交警的職業特點有關。由于警力不足,交警往往超負荷地工作,經常加班加點;同時交警管理工作責任大、壓力大,工作時注意力高度集中,長期處于應激狀態,易于出現明顯睡眠障礙。結合其睡眠質量,將所有受試者分成睡眠質量好與睡眠質量差者,對比兩組相關情況,發現睡眠質量差的交警心理健康水平顯著低于睡眠質量好的交警。已有研究證明,睡眠障礙直接影響身心健康,失眠者常伴有情緒障礙,記憶力降低,嚴重者可損害認知功能,甚至出現行為紊亂。同時,通過相關分析,發現PSQI總分與SCL-90總分和各因子均顯著呈正相關關系,除睡眠效率之外,PSQI各成份與SCL-90各因子分間也呈顯著正相關關系。這說明睡眠質量與心理狀況是密切相關的,睡眠質量越好,心里健康水平也越高,這與國內其他行業人群的調查結果相一致,也和國外相關結果一致,Jenkins報道稱,睡眠障礙和抑郁焦慮,敵對等和適應困難呈正相關。
Morrison等發現存在睡眠問題的包含抑郁,焦慮和行為問題者明顯比睡眠無障礙者要高;Kirmil認為睡眠質量差的人往往往表現出心境憂郁、緊張、易激惹、焦慮和精力不足等癥狀;這均說明睡眠問題可影響心理健康水平。
Ford和Kamerow指出早期治療失眠對于防止精神障礙的發展與發生存在著相當重要的現實意義,Kirmil等人認為,只有養成良好睡眠習慣,確保充足睡眠時間,這對保證心理健康來講,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由此能夠看出,使用有效方式,提升睡眠質量,可確保交警心理健康。降低工作壓力,緩解交警疲勞狀況,能提高睡眠質量。睡眠情況對心理健康影響甚大,而睡眠質量的好壞與工作壓力密切相關。所以,交警部門必須使用有效方式擴充警力,全面降低交警工作量,合理排班,科學安排執勤,全面緩解交警的勞動強度,緩解工作壓力,按時休假,緩解疲勞,提升睡眠質量。

附表3 PSQI和SCL-90因子相關系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