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婦幼保健院(332000)程麗 駱桂芬 謝薇
子宮全切除術是在婦科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治療手段。由于子宮是女性特有的器官,子宮切除后患者的生活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部分患者會出現失眠、焦慮,甚至性功能障礙、術后生活質量下降等[1]。如何提高子宮全切除術患者的性生活質量和生活質量,一直是婦科護理研究的熱點之一。本文筆者隨機抽取從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子宮切除患者共90例,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從2016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行子宮切除患者共9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45例。其中觀察組年齡在31~42歲,平均為35.2±1.4歲;對照組年齡在32~43歲,平均為36.3±1.8歲。兩組患者的相關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同時進行心理干預:①做好心理疏導:護理人員在手術前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向患者講解手術前需要做的準備工作以及手術后的康復問題,讓患者了解子宮全切與次全切術的進程。②處理好護士與患者的關系,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與交流,聆聽患者的感受,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針對不同文化水平的患者要采取有效的宣傳手段,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子宮和卵巢的功能,要告知他們切除子宮不會影響到性生活,改變患者對子宮切除術的錯誤認知行為,幫助患者消除緊張、恐懼、抑郁的心理。③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狀況:針對SCL-90、SAS、SDS評分,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變化,給予患者更多的鼓勵,如若發現異常則需讓心理醫生介入治療,同時還要做好隨訪工作。
1.3 臨床評價標準
1.3.1 SAS(焦慮自評量表) 總分從25~100分,50分患者為存在焦慮癥狀,得分越高,焦慮越加嚴重。
1.3.2 SDS(抑郁自評量表)標準總分分數從25~100分,50分患者為存在抑郁癥狀,得分越高,抑郁越加嚴重[2]。
1.4 臨床統計學處理 采取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以(%)表示,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附表 臨床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情況對比(±s)

附表 臨床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情況對比(±s)
組別 例數(n) SAS(分) SDS(分)手術之前 手術以后 手術之前 手術以后觀察組 45 42.58±9.97 31.82±7.68 40.86±12.27 35.92±10.46對照組 45 41.25±10.03 38.07±12.72 39.18±12.03 46.47±11.93 T值 0.74 -3.354 0.76 -10.577 P值 0.753 0.002 0.645 0.001
臨床護理以后,觀察組患者的SAS和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附表。
子宮全部切除以后會造成其性功能出現障礙,其也許和子宮切除以后骨盆的血液流動會明顯減少,血液流動停留時間會明顯減少,進而造成肉體緊張感完全消失,使性交的時候快感明顯減少。
根據相關實踐研究表明[3],子宮切除患者不但能夠繼續進行性生活,甚至還能夠提高性生活的治療,性功能障礙一般是心理原因。根據相關實踐研究表明[4],對子宮全切患者采取心理干預,可以使患者情緒得到明顯改善,進而使患者機體內分泌系統等相關生理系統得到明顯改善,對患者病情恢復和預后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與本文試驗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對子宮全切患者采取心理干預,可以使患者焦慮以及抑郁情緒得到明顯緩解,使患者性生活質量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