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穎
摘 要:在新課改推行的大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的課改進程也在同步加快,由此,更加注重對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這是每一位語文教學工作者需要承擔的重要語文教學任務。文章從初中生個體發展特點及問題意識的培養基礎入手,綜合分析了語文教材為培養初中生問題意識資源提供作用和實踐性的問題。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問題意識
初中語文新課標明確表明,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實際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對學生實際問題意識的培養。經過初中語文教師的實踐總結,證明了如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可以對初中語文的教學起到良好的反作用。此外,初中語文屬于一門基礎性學科,所以在培養學生個體問題意識的過程中占據有利優勢。
一、初中生個體發展特點為問題意識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初中生擁有自己獨特的階段性特征,例如:對學習內容和將要接受的知識具有好奇意識和求知欲望;對未知事物和未知領域的內容具有極強的好奇心,探索精神較強;初中生具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和充沛的精力,習慣嘗試各類新鮮事物,思維較為活躍;初中生想象能力較強,熱愛幻想,習慣與眾不同。他們開始初步擁有強烈的自我獨立人格意識,追求獨立和自由,意圖彰顯自己的成人獨立性,試圖擺脫他人的管理和控制。他們對外界的信息以及他人的建議態度明確,不會輕易相信,多數會持懷疑態度;同時,他們對自己的所有思想認識以及態度都會審慎檢視[1]。
初中生的這些心理特點以及思維模式都會成為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問題意識培養的有利因素,但是同時也有部分的困難存在,所以需要揚長避短,很好地幫助初中生培養問題意識。
二、語文教材為培養初中生問題意識提供資源
筆者通過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總結發現,初中語文課程是一門擁有豐富人性的文學課程,是培養初中學生文學精神的關鍵所在,同時,不同的學生對于內容豐富的語文教材的理解也是不同角度的。語文教材是中國漢語言教育的重要表意符號,在其結構內容中擁有豐富的文化和精神內涵。初中的語文教材內容豐富,是涉及初中其他多種科目內容的綜合性學科教材,所以也成為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關鍵發源地。語文教材的文本內容、形式、結構等方面都是進行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重點。教師應該通過有意識地引導,讓學生擁有發現問題的思維和意識,同時培養學生對所有已知知識的研究和分析興趣。對傳統權威知識的質疑和問題都是培養興趣的引導,可以讓學生們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開拓思維和眼界,培養學生通過不同視角來思考問題,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的問題理解能力[2]。
三、實踐性的初中語文教學培養了學生問題意識
實踐性的初中語文教學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同時也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學生知識不斷積累,其主動感悟能力會同時提高,問題意識的構建和問題意識水平也在不斷增長,這不是在外界壓力的影響下所帶來的強迫性思維形成,而是積極主動從實踐學習中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用興趣引導行為。通過各類課內外的實踐和學習活動機會的增加,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不斷提高。
語文屬于一門在實踐中探究才能獲得一定研究成效的學科,所以,只有在文學知識的運用和實踐中才能發現問題,不完善的部分才會逐步暴露出來。所以,初中語文教學應該注重運用探索實踐機會,從而為培養初中生的語文問題意識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和機會。在實際的問題中實踐對文學知識的運用和積累,從而積累學習技巧和學習心得。實現問題意識的培養和發展,通過實踐逐步證明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的重要性與可行性[3]。
初中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是在新課改中明確提出的重要培養內容,問題意識培養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問題分析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讓學生對問題的實際理解不斷深化,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課堂思考和學習,通過自己的理解進行問題反思。教師應該從教學實際出發,研究合適的問題意識培養方法,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翟利芹.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語文教學[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4):158.
[2]屈雅潔.淺談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方法[J].電子制作,2014,(15):144.
[3]唐建剛.新課改下對初中語文教學的初究[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S1):63—64.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田家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