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焰 陶安琪 金亞亞 張曉嵐
摘 要 環境保護是當今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話題,其傳播和發展離不開媒體的承載與支撐。當今,新技術變革推動新媒體快速發展,環保傳播平臺正由傳統媒體向新媒體平臺過渡。其傳播方式由“點”到“面”的單向鏈式傳播向點式網狀體系傳播轉變,傳播內容也由專業化向大眾化轉變。微博等新媒體服務已在環保傳播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通過溫州大學甌江學院一個民非組織——溫州市綠萌芽環保公益發展中心案例來初步探索在溫州大學城,如何利用新媒體平臺推進環保傳播發展,推動公眾樹立環保理念,提高高校學生的環保意識。
關鍵詞 新媒體;環保傳播;溫州;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09-0035-01
1 溫州市綠萌芽環保公益發展中心簡介
溫州市綠萌芽環保公益發展中心成立于2015年9月,是由溫州大學甌江學院綠萌環保協會發展而來的。該中心現有注冊會員200余人,志愿者500多名。另外,該中心曾受到《人民網》《溫州日報》《溫州晚報》《溫州之聲》等一系列媒體的采訪與報道,多次被評為溫州市十佳環保志愿者服務團隊,溫州大學甌江學院五星級團隊,還在浙江省創意大賽中獲得二等獎,三等獎,在保護母親河公益創投中中標等。
成立至今,團隊在5個社區、學校中開展了環保創意集市活動,直接參與者達到2 500余人次,間接影響5 000余人次;在6個小學開展“綠植銀行”活動,共計36個班級,1 440人次,發放綠植1 500余棵;制作環保棋3 000余套,截止目前共發放1 400余套;在溫州市各縣市區開展“小小節水員”小學環保教育活動近40余次,共惠及小學生5 000余人。
2 問題背景
當前,全社會對于藍天凈水的渴望與工業發展副作用影響的矛盾前所未有地凸顯了出來。面對當今國內面臨的環保問題,我們迫切需要公眾在法制與意識層面的參與推動。但由于新媒體的出現與普及,傳統媒體的形式正在逐漸地被取代,傳統的環保傳播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新時代的需求。因此,在環保傳播中,我們除卻傳統的環保傳播方式,更需要加入新媒體傳播的途徑。那么,在新媒體環境下,概念式環保在溫州大學生中的推廣程度到底如
何呢?
3 “概念式”環保與新媒體環境相結合
3.1 新媒體的解釋
對于新媒體的定義,一直不曾有過一個明確的說法,但卻有規定一些基本定義。新媒體(New Media),不同于其他,它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現在的我們可以在百度百科上看到對它的解釋。新媒體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至于新媒體的特征,作為傳統媒體的進一步發展,囊括傳統媒體的特征是肯定的,而且更是在原有特征基礎上不斷地進行創新,從而使傳播模式得到進一步的優化。若要將新媒體與傳統媒體作比較,那么可以說,新媒體的信息形式更加具有個人偏好性。換個角度來說,新媒體之“新”是體現在傳送者、接受者、傳播渠道、傳播工具、傳播內容等方面的[1]。現在主要是微信、微博、App等新媒體工具的使用和流行。
3.2 概念式環保的定義
“概念式”環保體驗——將環保的措施進行施行,在人群眾將環保的項目進行模型演示,讓這種意念的想法形成人們思維中模板,并激勵人們將這種潛意識的行為繼續下去。
3.3 新媒體環境下,如何做好概念式環保
1)對于概念式環保,新媒體在推廣中的作用。借助優于傳統媒體傳播的特征,新媒體使環保在各種層次的大眾中都能獲得良好的受眾群,不僅拉近與受眾的距離,在宣傳效果也顯著高于傳統媒體的同時,大大降低了推廣中的成本。
2)新媒體增強了受眾群與環保的交互性。用手繪板繪制一定數量的插畫,內容主題以環保圖標、環保插畫、環保日常生活小習慣為主。將一定數量的環保插畫制成電子環保漂流本,并用于閱讀和發放,以傳達環保理念,并把環保的日常知識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傳達給兒童。結合新媒體,通過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將幼兒制作的環保插畫制成的電子畫冊發布到相應的平臺,這樣精美的圖文可以更大范圍的對于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傳達環保的理念和環保的日常小知識。以簡筆畫的生動的形式吸引兒童關注環保問題,家長的共同關注有助于活動的開展。同時,也關注兒童的環保夢想,分享每一個與環保有關的建議與愿望。
3)新媒體在大學生中推廣的方式。成立新媒體下的大學生“綠色論壇”,就大學生環保組織現狀展開討論。各組織互相分享各自的活動經驗,增加共同合作的機會,加強溫州地區環保組織間的交流,增加各個組織間的凝聚力。另外,一起討論環保方面的時事,相互交流想法意見,從中獲得學習與經驗,為傳播環保理念打下一個踏實的基礎。通過這個,我們也可以大致地了解各高校環保組織的現狀,從而判斷環保組織的未來走向,展望環保事業是蔚藍藍圖。綠萌芽通過新媒體平臺,對溫州市大學生環保論壇進行宣傳報道,安排規劃活動具體事宜,并借此對環保相關問題深度調研。在活動中期,運用圖片紀實H5運用、大數據圖解、環保先進人物報道、高度訪談及環保宣講等手段由點及面充分將舉辦大學生環保論壇的目的落實。論壇以“綠色文明,你我共建”為主題,經常邀請來自政府、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代表,共同討論環境保護、環保產業的未來發展。其中分為:論壇1——專題學術講座;論壇2——項目管理培訓+大學生低碳綠色生活主題交流討論會。在活動后期,對溫州市大學生環保論壇進行成果總結,將大學生論壇中討論出的優秀觀點落實到實踐。
4 小結
新媒體借助明顯優于傳統媒體的傳播特征,在21世紀快速崛起。甚至在環保的有關組織機構進行公益項目推廣時,新媒體成了一個必不可缺的重要武器。但是,就像硬幣有兩個面那樣,在對概念式環保的推廣上,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它有優點的同時,也有局限性。因此,它不僅會產生極大的積極作用,也會帶來一定的消極作用。所以,為了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將負面影響降低到最小,我們需要政府、企業、新媒體自身以及社會大眾共同來努力,來促進概念式環保的長遠發展[1]。在溫州高校中,關于環保的微信、微博接近50個,主要都是通過線上與線下來作用。其中,線上主要是進行環保知識的普及、傳遞校區內的有關環保訊息,而線下主要是組織舉辦各種各樣的環保活動。當然,在與媒體“交往”的過程中,環保組織很明顯的也存在著各種問題。如今,新媒體傳播技術不斷創新發展,公民意識不斷覺醒,新媒體更是在擴大社會影響范圍,提高公眾參與熱情等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瑤.淺談新媒體對品牌推廣的影響[J].科技傳播,2014(2):85-86.
[2]遲偉濤.新媒體環境下品牌推廣的探討[J].科技視界,2014(15):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