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霞
摘要:隨著現在社會中出現的醫療事故數量增加,人們開始更多的關注醫療的安全性,能否合理的用藥直接關系著患者的健康,不合理的用藥處方則會對患者的康復程度造成影響,還會影響到醫院的聲譽。本文根據調查,對門診西藥房存在的不合理用藥處方進行分析,以提高西藥房用藥處方的合理性。
關鍵詞:西藥房;用藥處方;調查研究;不合理
一個合理的用藥處方,能夠有效幫助患者解決病癥。而現在醫院中臨床藥物的類型繁多,門診西藥房中的不合理用藥處方事件越來越多,有的醫生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還未完全了解,就開好了處方,有的醫生對藥品的藥效還未詳細了解,便在處方中使用了藥物,現筆者對不同醫院的門診西藥房用藥處方進行了抽查和研究,得出了其存在的不合理之處。
1 同功能藥物重復使用
在調查中發現,存在的最多的不合理之處就是同作用的藥物重復使用,而其中羅紅霉素分散片和克拉霉素膠囊的重復使用次數又是最多的,這兩種藥物都是用于消炎和抑菌的,重復使用加大了劑量,不僅屬于對藥物資源的浪費,更有可能對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影響到治療效果;除此之外,還有阿莫西林和青霉素的重復使用,這兩種同類型的消炎藥同時使用,會誘發患者體內滋生耐藥菌,使患者產生抗體,從而無法發揮藥物的作用;比如用于退燒和止痛的藥物,處方中常會將噪美辛片、雙氯芬酸鈉鹽酸利多卡因針、對乙酞氨基酚片這三種同作用的藥物同時讓患者服用,如若仍按照說明書中的服用方式服用,會造成患者出現胃出血和胃潰瘍,對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2 溶媒選擇不當
比如在葡萄糖含量為5%的注射液中加入頭孢呱酮鈉,后者屬于堿性藥物,和葡萄糖融合使用時容易產生沉淀物,同類型的還有燈盞花素注射液與葡糖注射液的使用,也會產生沉淀,因此選擇葡萄糖作為溶媒是不合理的,正確的應該是氯化鈉含量為9%注射液,將其稀釋后再與別的注射液融合使用。
3 藥物聯用降低療效
一般情況下,將兩者藥物進行有效聯合,可以有效提高藥物的療效,從而使患者康復速度加快,但是并不是所有藥物都適合聯合使用,在調查中發現,部分處方中出現錯誤的將藥物聯合使用的情況,會對藥物的治療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比如氫氯噻嗪片與格列本脲這兩種藥物對于糖尿病患者的聯合使用,便會導致一系列的負面效果,糖尿病患者服用氫氯噻嗪片會使體內的胰島素無法發揮功效,從而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數增加。格列本脲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患者促進胰島素的產生,來保證患者的血糖水平保證平衡的狀態,這兩種藥物聯合使用的話,產生的療效是互相限制的,從而降低格列本脲的作用,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更嚴重則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影響。
4 藥物種類選用不當
在調查過程中發現,由于治療同一種病的藥物種類特別多,因此有些醫生的開處方的時候,常會發生選用不正確藥物的情況,選用不合適的藥物,會的患者的恢復程度造成一定的影響,比如患有支原體肺炎的患者,有些醫生在開處方的時候會使用頭孢他美酯分散片給患者服用,而這類藥對支原體肺炎根本起不到治療作用,對患有咽喉炎和肺炎的患者,處方中開諾氟沙星膠囊,這種藥物并沒有較強的治療呼吸道感染的療效,也沒有抗感染的治療作用,將主要用于治療尿路感染的藥物開給治療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同時使屬于藥物種類選擇不當。
還有一些醫生對患者的過敏或者一些別的情況不進行了解便開處方,會造成患者的過敏現象,或者不考慮患者的腸胃實際情況便將一些刺激腸胃類型的藥物開給患者。讓一些正處于哺乳期的孕婦服用甲硝哇制劑,這該藥物具有較強的副作用,會影響到嬰兒的健康。對一些還未成年的兒童患者開和成人同等用量的藥物,比如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這是屬于抗菌類的藥物,對成人并不會產生大的副作用,但是未成年人服用,會對其骨組織的發育造成影響。
5 藥物劑量使用不當
除了藥物選用合理之外,服用合適的劑量也是十分必要的。在調查中發現,有部分西藥房的處方單中明顯存在藥物劑量不正確的現象,比如服用頭抱拉定膠囊1粒/次,服用1次/d諾氟沙星膠囊每次服用半顆等等,這些都是消炎抑菌類的藥物,但是這樣的劑量明顯就是過少,成年人服用這樣的劑量藥物根本無法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并且會對患者的病情造成一定的拖延。
除此之外,還有劑量超過標準劑量的現象,比如對扁桃體發炎的患者注射氨芐西林鈉氯唑西林,并且使用4 g/次,注射2次/d,這種劑量明顯超過了說明書中所規定的最多不得超過4 g/d的量,這種超劑量的用藥,容易對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
6 濫用藥物情況較多
經調查發現,不合理處方中濫用藥物的情況也較多,濫用藥物一般分為3種類型。
6.1濫用精神類藥品 這類藥物有好多都是屬于非處方藥,在使用中對劑量都有著嚴格的要求,但是在調查中發現一家醫院的處方中這樣寫道:地西泮2.5 mg/片,一盒42片,服用3次/d,可服用2片/次,地西泮這種藥物在相關規定中明確指出,開給患者的量不可以超過7 d的量,而且規定中表示,地西泮服用量應是1次/d,1片/次。
6.2濫用抗菌類藥物 較為常見的是比如呼吸道感染或者扁桃體發炎這類常見的病毒引起的疾病,在這類疾病的處方中常常會有一些抗菌類藥物,比如頭孢米諾和羅紅霉素共同使用,這兩者的療效不同, 而實際上抗菌類藥物對這類疾病的治療并不能發揮作用。還有一些處方中對于被毒蟲類咬傷也會開一些抗菌類的阿奇霉素之類的藥物,同樣也是無法發揮作用,首選的應該是抗感染抗病毒之類的藥物,而非抗菌藥。
6.3是濫用抗生素 在對不合理處方的研究和分析中發現,有些醫生是屬于習慣性的增加一些抗生素藥物,即使患者沒有明顯的癥狀,仍然是告訴患者服用該類藥物,尤其是一些感染性疾病的處分中,抗生素是常見的一種藥物,濫用抗生素會導致一些患者發生不良反應。
7 總結
經調查和研究發現,西藥房不合理處方存在的根本原因便是醫生的專業知識不夠,和平時疏于學習,西藥藥物品種本就繁多,如若醫生在開處方過程中不細心,很容易便會出現不正確的用藥。因此要改善這種情況,首先應該加強對醫生的考核力度,不定期對醫生進行藥物知識考核,從根本上提高醫生對藥物的了解程度,醫生才能合理的進行開藥,其次定期組織醫生進行學習,許多不合理處方的原因便是沒有合理的用藥,而這便是由于醫生的專業能力不強造成的,最后,醫院可以實行獎懲制度,一旦有醫生開出不合理處方,則對其進行相應程度的處罰,讓每一位醫生都提高警覺,避免在開處方的過程中再出現不合理處方。
參考文獻:
[1]李保強.門診西藥房不合理用藥處方分析及改進措施[J].北方藥學,2013.
[2]?;勖?門診西藥房不合理用藥的處方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9):138-139.
[3]賀波.西藥處方不合理用藥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25(1):32-33.
編輯/羅茗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