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唐馨
國家衛生部頒布的《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WS310.1強調:消毒供應中心實施集中化管理,手術器械須納入消毒供應中心統一管理[1]。大量實踐證明[2-3],實行消毒供應中心與手術室一體化管理,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我院由于建筑設計問題,消毒供應中心不能與手術室合并一處,手術器械只能集中到消毒供應中心消毒處理。在臨床工作中發現消毒供應中心與手術室一體化運作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缺乏有效的溝通影響了合作,不利于工作的協調發展。
1 存在的問題
1.1相互間缺乏了解 消毒供應中心工作人員對手術室工作性質及流程缺乏了解,造成認識上的偏差,缺乏相互了解。
1.2手術室護士對術后器械清洗不夠 器械護士的精力主要放在手術過程中,對術后器械預處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手術器械經常帶有血跡、污漬,甚至有縫針混合到器械里,造成消毒供應室回收時出現二次污染及職業危害;夜班時有的器械護士為圖省事,對術后器械的初步處理不夠認真,第二天早上供應室護士去回收時,器械帶血干結,造成清洗困難,耽誤器械包裝時間;特殊污染的手術器械用酸性氧化水處理后,未及時用水沖洗,造成器械生銹損壞,縮短了器械的使用壽命。
1.3消毒供應中心的護士對手術器械專業性認識不足 由于手術器械種類繁多,形象外觀復雜,消毒供應中心護士未接觸過手術器械,缺乏專業知識,同時,又與手術室護士缺乏有效的溝通與交流,面對繁雜的手術器械包,短時間內難以熟練清點,處理起來又沒有經驗,將器械混在一起處理,有將器械放錯包的現象,導致器械數量有誤。
1.4器械未及時回收 手術后的器械由于缺乏有效溝通,不能及時通知消毒供應中心回收,造成大量器械積壓,導致術后器械不能及時進入清洗、消毒,影響接臺手術的開展,尤其是腹腔鏡手術。
1.5器械配備不足 手術室的器械由消毒供應中心處理后,器械的周轉就沒有在手術室處理周轉的快,尤其是專科手術器械價格昂貴,數目配備不足,對于接臺手術有時器械就跟不上,造成手術延誤。
2溝通對策
2.1相互間換位思考,實地考察 合理安排消毒供應中心護士到手術室實地考察,了解手術室護士的工作性質、流程及手術器械的使用方法,聽取手術室護士及手術醫生對手術器械的供應要求和意見。手術室護士到消毒供應中心實地考察,了解消毒供應中心護士清洗、消毒器械的流程,聽取他們對術后器械初步處理的要求及意見。
2.2收集意見 消毒供應中心護士長每周二參加手術室晨會,聽取手術室護士意見,告知消毒供應中心的各種改進措施,耐心解釋。將合理化的建議帶回消毒供應中心討論并落實,同時建立意見簿,定期查看,及時解決問題。當器械出現問題時,手術室護士不要在手術醫生面前抱怨器械的問題都是消毒供應中心造成的,尤其不能在清醒手術患者面前抱怨手術器械的問題,以免引起醫患糾紛。
2.3樹立服務理念 消毒供應中心護士應改變觀念,牢記服務意識,以手術患者為中心與手術室護士建立有效的溝通和交通途徑,相互理解,主動配合彼此工作。
2.4首聽負責制 針對手術室的工作特點,每天早上8∶00~9∶00由手術室高年資護士專門與消毒供應中心電話溝通,合理安排手術器械的調配與發放,做到首聽負責,及時解決問題。
2.5采取目視教育 加強與消毒供應中心的溝通交流,在手術室的潔梯及污梯旁貼上溫馨提示,如:請及時將器械收回,術后器械的處理方法。
2.6加強對消毒供應中心護士手術器械的培訓 制作手術器械圖譜,有計劃的對消毒供應中心護士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根據器材圖譜,在規定時間內認識器械包,制定每個器械包的器械明細單,減少錯包器械現象的發生[4]。
2.7保證急用手術器械的供應 對于用后需及時再供應的器械,如氣管切開包、開胸器械包等應做好登記,接收時放入急用標識,采取手工清洗,盡快安排滅菌,合格后及時送到手術室,保證手術需求。
2.8專科器械的配備 根據手術量的增加及新手術的開展情況,手術室專科組長與手術醫生溝通討論,共同制定專科器械的購置,新購置的專科器械統一培訓。
3 結論
手術器械的送洗交接是消毒供應中心與手術室一體化運作的關鍵所在,其間存在的問題直接影響該流程的正常動作,影響兩科室的正常關系。有效溝通成了消毒供應中心與手術室之間的橋梁,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想方設法滿足手術醫生和護士對手術器械的需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WS310.1-2009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9.
[2]張紅玲.消毒供應中心與手術室一體化管理措施[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2,29(9):837-838.
[3]鄭祎升.供應室集中清洗手術器械的效果觀察[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1,28(5):649-650.
[4]蔣維連.手術室專科護士核心能力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6):504-506.
編輯/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