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年姣
摘要:目的 觀察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患者行護理干預的影響。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患者臨床資料,按不同護理方法分為兩組,對照組(35例)予以常規護理,研究組(45例)予以護理干預,比較腸胃蠕動功能恢復及住院時間、術后并發癥發生概率。結果 研究組患者腸胃蠕動功能恢復及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概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患者行護理干預的效果顯著,可降低患者腸胃蠕動功能恢復及住院時間,降低術后并發癥概率。
關鍵詞:急性彌漫性腹膜炎;護理干預;影響
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患者由于術中受麻醉、牽拉、暴露等因素刺激,使其腸胃功能受到抑制,且易出現肛門排便與排氣功能障礙、惡心嘔吐、腹部飽脹等現象,情況嚴重患者將產生術后腸梗阻與腸粘連等并發癥,對患者身體康復造成不利影響[1]。本文分析了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患者行護理干預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患者臨床資料,按不同護理方法分為兩組,對照組(35例)與研究組(45例),前者男女比例20:15,年齡21~49歲,平均(37.62±5.17)歲,其中2例原發性,33例繼發性;后者男女比例29:16,年齡22~48歲,平均(38.22±6.18)歲,其中3例原發性,42例繼發性;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予以入院指導等常規護理。研究組予以護理干預:①心理干預,術前觀察患者心理狀態,針對性進行心理輔導,調節患者應激反應,引導患者保持良好情緒進行手術;②活動干預,手術后,護理人員向患者普及活動必要性,知道患者學習活動正確方式,于患者清醒6h后改換體位為半臥位,同事采取深而慢的胸式呼吸,于床上進行軀體活動;術后24h可鼓勵患者下床活動,由坐床緣開始練習,逐步適應病房內活動,刺激患者腸道反射運動,并加速器內容物排出;③腹部按摩:術后6h于護理人員幫助下實施腹部按摩,10~15min/次,2~3次/d;④清潔護理:注重對患者進行術后創口處清潔與病房內清潔消毒。
1.3觀察指標 觀察手術后兩組患者腸胃功能恢復情況,主要包括:肛門排便、排氣時間與腸鳴音的恢復時間;觀察患者術后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主要包括:切口裂開、腹腔殘余膿腫、早期炎性腸梗阻以及切口感染。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用SPSS21.0軟件分析,(x±s)表計量資料,t行組間比較;百分比(%)表計數資料,?字2行組間比較,P<0.05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術后胃腸蠕動功能恢復及住院時間比較 研究組肛門排便、排氣時間、腸鳴音的恢復時間、術后住院時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術后并發癥概率6.67%發生低于對照組25.7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急性彌漫性腹膜炎為腹膜臟層與壁層間急性彌漫化膿炎癥,為臨床常見外科的急腹癥,且此病癥多為繼發性,主要由腹內空腔臟器的炎癥擴散與劈裂穿孔引起,而外科手術為目前治療此病癥的最有效手段[2,3]。但因手術中,患者受腹腔內部麻醉、炎癥、牽拉操作、術中暴露與水、電解質紊亂因素影響,于手術結束后患者腸胃運動功能或出現暫時抑制,具體表現有:腹部飽脹、肛門排便障礙、惡心嘔吐等,且可能造成切口裂開、感染,早期性腸梗阻與殘余膿腫并發,嚴重者對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4,5]。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肛門排便時間(43.65±8.12)h、腸鳴音的恢復時間(15.53±3.89)h、術后住院時間(8.46±2.52)d均低于對照組(52.73±12.51)h、(21.57±7.11)h、(10.57±1.43)d。考慮可能因為:研究組于手術前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可降低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心理,緩解其焦慮、抑郁情緒,增強患者對手術信心,保持良好心態面對手術,提升治療、護理依從性;同時,通過手術后為患者更換體位,引導患者進行適當、適量的軀體活動,通過刺激其腸道反射運動,從而有效促人體新陳代謝[6,7]。同時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術后并發癥概率6.67%低于對照組25.71%,表明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患者行護理干預可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概率[8]。
綜上所述,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患者行護理干預,可促進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縮短住院時間并降低并發癥發生概率。
參考文獻:
[1]張欣華.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患者的護理[J].工企醫刊,2014,10(1):613-614.
[2]李建衛,楊建華.急性彌漫性腹膜炎40例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3,17(8):111.
[3]王宏,張增峰.針刺合并芒硝外敷對急性彌漫性腹膜炎術后療效的影響[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14,37(7):891-893.
[4]李興華.早期腸內營養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治療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16):43-44.
[5]高勇強,康穎,王漢群,等.早期腸內營養對嚴重燒傷患者腸源性感染的防治[J].南華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1(1):94-95.
[6]林希,周喜洋,周榮湖.奧曲肽聯合預置切口引流對急性彌漫性腹膜炎預后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6):8-10.
[7]蔡茂江.63例急性彌漫性腹膜炎臨床治療療效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2,31(10):157.
[8]趙萌.現代危重病學[M].第4版.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3,5.編輯/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