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姝玲
摘 要:中國的油畫創作史并不長,在中國傳統歷史文化中,水墨畫一直占據主導位置,水墨畫也能在很大程度折射出中國古代文人的一些精神和情懷。隨著油畫這種藝術形式被國人認知,我國的很多藝術家開始嘗試油畫創作,將中國的一些文化根基和自己受過的中國古典文化的熏陶融入,形成了一些新的創作技法,也產生了一些很有代表性的作品,這是對于現當代油畫創作的一種推進。
關鍵詞:現當代油畫;技法;創作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8C-0039-01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藝術道路也不斷拓寬,各種藝術形態、藝術創作的技法在慢慢發酵,這一點在油畫創作中的體現非常明顯。我國的藝術家開始創作油畫的歷史并不長,但近年來油畫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創作油畫的藝術工作者越來越多。這勢必會推動油畫創作技法的革新,會形成我國現當代油畫創作的一些新的風潮,產生一些富有代表性的作品。對于這些新的油畫創作技法展開研究有著很大的實踐意義,這會讓我們對于油畫這種藝術形態的認識更深入,也會讓我們看到油畫這種藝術形態在中國的發展脈絡。
一、油畫技法發展概述
古典油畫在發展的過程中追求筆觸靈動、色彩渾厚、豐富與斑駁的肌理效果。現代繪畫趨勢,受新的文化思潮推動和新的審美趣味影響,中國油畫創作中表現性、象征性和抽象性的因素日益加強。這種變化的動力主要來自藝術家主體意識的強化,把描述的客觀物象視作表現主觀感情的手段。油畫的技法在幾個世紀中得以充分發展,主要有:(1)透明覆色法。(2)不透明覆色法,也稱多層著色法。(3)不透明一次著色法,亦稱直接著色法。結合油畫的顏料特性,產生了多種作畫時的筆觸技法,如:挫、拍、線、掃、跺、拉、抑、擦等。
當今藝術之路越走越寬,各種流派、風格異彩紛呈,其中不乏傳統技法的守衛者。他們一直遵循傳統油畫技法的創作原則。然而更多的是那些具有創新精神和嚴格的扎實的傳統技法基本功的藝術家。他們同樣遵循油畫的創作原則,同時更加注重觀念的變革、藝術的創新,在題材上、在材料的運用上、在制作的工具上取得可喜的進展,形成當代繪畫藝術的多元化格局。觀念的變革,藝術的創新,當然是與傳統相區別的創新,同時又是與傳統相聯系并加以發展的創新。盡管這種倡導與實踐的努力還有待時間檢驗,但我們有理由對當代藝術發展的繁榮前景充滿信心。
二、對于油畫創作內涵的深層次挖掘
(一)技法是繪畫創作的必要手段
油畫絕對稱得上是經典的藝術形態之一,油畫及其創作技法的發展也經歷了漫長的演進過程。我國的很多油畫創作者其實并不具備非常扎實的根基,由于沒有受過那種文化熏陶,對于油畫創作技法的理解難免會比較局限。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國現當代的很多藝術家在進行油畫創作時會認為創作技法只體現于繪畫技法,只會關注繪畫過程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其實,這種認識存在偏差。西方的很多油畫大師對于油畫技法的理解遠遠超出這個范疇,在他們看來,油畫創作從初期的準備工作起就是創作技法的構成。比如,前期的底色料、顏料的準備就是技法的一個構成范圍。我國的很多現當代油畫創作者都會忽略傳統、歷史的珍貴價值,他們也沒有充分吸收和借鑒一些傳統創作技法中的精髓,盲目地進行創新會讓油畫創作中的很多寶貴內容遺失。
(二)展現多元化的現代繪畫創作精神
創作技法的精髓或者說價值在于能夠透過這種表現手法實現作品和創作者心靈層面的共通和融合,能夠借由作品表現作者內心的情感,這也是藝術創作的一種終極追求。在中國的現當代油畫作品的創作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畫家在試圖追求這個目標,并且在一點點靠近。技法只是一種表現形式,然而畫作中能否傳遞情感、表達思想,卻是衡量作品價值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國的現當代油畫創作中對于這個目標在慢慢接近,這是可喜的方面。
三、凸顯獨立要素的繪畫價值
現當代油畫作品區別于古典油畫創作的一個最有代表性的不同之處就是對于獨立要素的凸顯,這也是我們在現當代油畫作品中看到的一個很明顯的表征。西方很多偉大的畫家作品中甚至達到了對于造型要素的一種極端抽取,比如,畢加索作品中對于形態的追求,馬蒂斯一以貫之將色彩放在作品創作的中心位置,波洛克在表達情感沖動時常用的點線翻飛的形態等,這種趨勢在我國的現當代油畫創作中也有非常明顯的體現,基本可以被視為現當代油畫作品創作一個最有代表性的激發。
我國的油畫創作史并不是太長,但是,在有限的發展進程中我國的很多優秀畫家在油畫創作技法上不懈追求,并且在積極尋求創新。我們可以看到油畫創作精神的逐漸清晰,油畫作品中對于造型要素的凸顯,不少畫家還會巧妙地在油畫作品中融入我國古文人畫的一些精神。這些都是我國現當代油畫技法演進的過程,從這些創新中我們有理由期待我國油畫創作的綜合水平會越來越高。
參考文獻:
[1]王晨.淺談古典繪畫對中國當代寫實繪畫的影響[J].大眾文藝,2012,(2).
[2]劉江.簡論文藝復興到十七世紀前西方繪畫中的光影表現[J].讀者欣賞:理論版,2011,(1).
[3]黃可揚.自省之鏡——艾瑞克·費舍爾的繪畫之道[J].大眾文藝,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