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榮+呂志剛+李森萍
摘 要:為了實現理論課與實踐課有機切換的教學模式,夯實理論基礎,強化專業能力,讓學生有效利用行業優質資源提高專業技能,現以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施工技術課程以實際工程項目,真實施工任務組織教學為例,對基于施工過程的項目化教學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施工過程;實際工程項目;項目化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8C-0055-01
高職高專的教育是職業化的教育,目標在于培養出能夠適應實際崗位需要的應用型技能技術性人才,即用人單位所謂的高素質職業人才。而基于施工過程的項目化教學則成為實現這一目的的重要切入點。廣東碧桂園職業學院根據專業設置及課程教學需要,充分利用學校實訓基地與校外實踐基地資源,以學院二期宿舍樓的建設任務為基點,大膽改革、勇于創新,利用自身優勢與特色,積極打造職教與產業深度融合的互動機制,并依照計劃開展了項目化的實踐教學。
一、理論與實踐課時量調整
依據高職教育的特點,將施工技術項目化課程課時調整為216個學時,分三學期完成。每周集中安排4~6學時進行教學活動,以便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施工進度,對課堂授課和現場實踐教學進行機動調整,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交替進行,滿足學生理論——實踐教學一體化需要。其中理論課學時占總學時49.7%,以“適度,夠用”為主,適當增加實踐操作學時所占比重,將原來實踐環節以“看”為主,轉變為以“做”為主,旨在培養學生“從做中學,從做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利用自身優勢與特色,組建項目教學團隊
考慮到不同的教師具有不同的職業教學能力,學院在實施項目化教學過程中與集團內外的企業緊密合作,利用企業辦學的優勢與特色,組建項目教學團隊,明確項目教學組成員的工作職責。其項目綜合團隊主要包括學院教師(教“學”)、國良職校技師(教“做”)和企業教師(教“管”“經”)。教學過程中堅持學院項目課程教師“跟工程”的制度,主要職能從“教”轉變為“導”,即引導和組織貫穿于項目教學法的各個階段;職校技師具有豐富的經驗、帶徒經歷,嫻熟的專業技能,通過指導學生進行實操讓學生切實地體驗和掌握各工種的工序技藝與技術要點;企業教師結合職業需求以專題講座的形式傳授企業經營管理制度、戰略、發展趨勢、前景等。充分利用團隊的優勢,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因材施教,使項目課程的開發和實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三、為保證教學質量,加強項目化教學過程管理
項目化教學過程打亂了學校傳統的教學秩序,超越了學院現有的教學管理和整體教學水平。為了確保項目化教學工作過程的正常開展,按照現場正常的施工進度安排教學進度保證教學質量。學院在實施項目化教學時,將課堂學習和崗位實踐交互進行,與行業、企業和用人單位合作,共同開發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最終實現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既是學生、又是工人、也是現場管理者和經營者的角色轉換。
(一)課堂教學組織
在實施項目化教學過程中,結合二期宿舍接工程由學院項目課程教師作為主講進行小班授課。以學院二期宿舍樓工程的建筑施工圖作為主要授課內容,講解施工圖設計說明、施工工藝,全面了解施工進度和施工狀況,能夠使學生較快地熟悉項目的實施流程,為完成工作任務奠定基礎。同時在授課過程中,項目課程助教、國良職校實操技師團隊全程參與聽課,確保項目教學團隊的教學內容與信息對稱。
(二)項目化教學質量評價、考核環節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加強教學過程中的考核,對學生進行項目實施全過程考核。采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考”的評價方式,強調多層面、多角度、多方式和多標準的考核,考核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1.課堂教學考核。采用傳統的考試、考核等方法。
2.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考核,由實操教師分配實操工作任務,根據每個學生綜合表現進行考核、評分。包括學生觀摩、實操、記錄、指導、驗收等技術性行為,也包括學生學習態度、反應能力、溝通能力、執行力、領導力和職業禮儀等素質內容,采用工作評價卡進行記錄。
基于施工過程的項目化教學是一種大膽創新的教學模式。盡管學院在項目化教學過程中,從過程評價與學生反饋等各方面來看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主要問題如下:
1. 大部分教師動手能力不強,現場指導能力欠缺,不能將較強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實踐經驗有效結合起來,對于學生存在的疑問不能清晰、準確地解答。
2. 基于施工過程的項目化教學方式解決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脫節的問題,但受到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的制約,如何解決教學進度與施工進度的協同問題,不可忽視。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論高職教育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J].徐州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
[2]冷冬兵,李樹奎.項目教學法在《施工技術》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7).
[3]張悠榮,楊建林.高職建工專業施工技術項目化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高職專論,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