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傲
摘 要:21世紀以來,沙特為對沖美國影響采取了“向東看”戰略,這與中國實施的“一帶一路”戰略高度契合。本文分析了中國與沙特雙邊貿易現狀及貿易商品結構的互補性,在分析基礎上提出深化中沙貿易投資合作、積極開展對沙特的國際工程承包項目、積極推進中沙產能合作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中國與沙特;貿易互補性
沙特阿拉伯(簡稱沙特)地處西亞,位居亞洲、歐洲、非洲三大洲交匯處。沙特自然資源豐富,石油、天然氣儲量居于世界前列。沙特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輸出國,在全球石油貿易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沙特實行自由貿易和低關稅的政策,石油及石油產品的出口約占其出口總額的90%。1990年7月,中國與沙特建立外交關系,當時的雙邊貿易總額僅為2.96億美元,1992年中國與沙特兩國政府簽訂經濟、貿易、投資等方面的合作協定,之后兩國經貿關系走上迅速發展軌道,1996年沙特成為中國在中東地區最大的貿易伙伴,至2014年中沙雙邊貿易總額已經達到690.83億美元,是1990年建交時的233倍。
一、中國與沙特的貿易現狀
中國是能源消費大國,需要從國際市場進口大量的資源產品。沙特是能源出口大國及中東地區最大的經濟體。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開始進口原油時,沙特對我國出口的原油量很小,在我國進口來源國中排在第10位,2002年開始沙特對我國的原油出口接近1140萬噸,在我國進口來源國中排在首位并保持至今。受全球金融危機和國際市場需求下降的影響,沙特經常項目順差出現下降。美國頁巖油的開發減少了對沙特的石油進口需求,中國、印度等國從沙特進口的石油量迅速增加,導致沙特的貿易地理方向發生轉移,沙特推出“向東看”的戰略。2015年中國是沙特石油出口的第一大市場和第一大貿易伙伴。沙特是中國在西亞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國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
2002年-2014年,中國與沙特進出口貿易總額呈明顯上升趨勢,從2002年的51.07億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690.83億美元,增長了12.5倍。中國對沙特的貿易呈逆差狀態,2002年逆差為17.63億美元,2014年貿易逆差達到279.33億美元。中國對沙特出口呈穩定上升趨勢,從2002年的16.72億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205.75億美元,增長了12.3倍。中國從沙特進口2002年是34.35億美元,2014年上升至485.08億美元,增長了13倍。中國從沙特的進口額與中沙雙邊貿易總額變化趨勢一致,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導致中國從沙特沙特進口和雙邊貿易有所下降,之后呈上升趨勢。
二、中國與沙特的貿易互補性分析
為考察中國與沙特進出口商品結構,深入分析中國與沙特的貿易互補性,本文選取中國對沙特出口以及沙特向中國市場出口(中國從沙特進口)的按海關協調制度(簡稱HS)章別的前5章商品進行分析,并依據HS章別(97章)與HS分類(21類)對應關系將2014年中國與沙特貿易進出口前5章商品歸入HS分類。HS分類中1-5類產品歸為資源密集型初級產品,6-20類產品歸為工業制成品,21類產品歸為藝術品。按資本勞動投入比率再將第8、9、11、12、20類歸為勞動密集型產品,第6、7、10、13、14、15、16、17、18、19類歸為資本密集型產品。同時按照產品的技術含量,進一步劃分1-15類為原料類產品,第16-18類為技術含量較高產品。
從上表可以看到,2014年中國向沙特市場出口的主要商品:一是第84章機械設備及零件(第16類:機電產品),出口額為19.75億美元,出口占中國對沙特總出口的14.46%,機械設備及零件屬于技術含量較高的資本密集型制成品;二是85章電機、電氣、音像設備及零附件(第16類:機電產品),出口額為23.24億美元,出口占比為11.30%,電機、電氣、音像設備及零附件也屬于技術含量較高的資本密集型制成品;三是第94章家具、寢具及燈具(第20類:家具、玩具及雜項制品),出口額為16.69億美元,出口占比為8.11%,家具、寢具及燈具屬于勞動密集型工業制成品;四是第72章鋼鐵(第15類:賤金屬及制品),出口額為11.93億美元,出口占比為5.8%,鋼鐵是原料類資本密集型工業制成品;五是第61章針織服裝及衣著附件(第11類:紡織品及原料),出口額為11.8億美元,出口占比為5.74%,針織服裝及衣著附件屬于勞動密集型工業制成品。前5章商品出口占中國對沙特總出口45%。
2014年,中國從沙特進口的主要商品:一是第27章礦物燃料及礦物油(第5類:礦產品),進口額為378.89億美元,進口占中國從沙特總進口的比重高達78.11%,遠遠超過對其他商品的進口,礦物燃料及礦物油屬于資源密集型初級產品;二是第29章有機化學品(第6類:化學產品),進口額為58.81億美元,進口占中國從沙特總進口的比重為12.12%,有機化學品屬于資本密集型工業制成品;三是第39章塑料及其制品(第7類:塑料、橡膠),進口額為40.92億美元,進口占比為8.44%,塑料及其制品屬于資本密集型工業制成品,前3章進口商品占中國從沙特總進口的98.67%;四是第25章鹽、硫磺及石料(第5類:礦產品),進口額為3.32億美元,進口占比為0.68%,鹽、硫磺及石料屬于資源密集型初級產品;五是第74章銅及其制品(第15類:賤金屬及制品),進口額為0.76億美元,進口占比為0.16%,銅及其制品屬于資本密集型工業制成品。
總體來看,中國對沙特出口的主要商品是技術含量較高的機電產品,其次是紡織服裝勞動密集型產品。沙特向中國出口的近80%為礦物燃料及礦物油等初級產品,沙特是資源類初級產品出口大國,中沙兩國貿易具有很強的互補性。
三、提升中國與沙特貿易水平的對策建議
1.深化與沙特的貿易投資合作,增強彼此經濟相互依賴
沙特“向東看”戰略與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高度契合。新世紀以來,沙特著力發展與中國的經濟外交關系以對沖美國影響,沙特將中國視為最重要的石油出口戰略市場。沙特是中國最大的能源供應國,對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能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雙邊加深貿易經濟合作符合各自的國家利益。中國對沙特貿易逆差較大,增加對沙特出口可以促進雙邊貿易平衡發展。中國與沙特兩國當前相互投資規模較小,中沙兩國開展投資合作,可以發揮跨國直接投資的出口貿易效應。
2.積極開展對沙特的國際工程承包項目,帶動成套設備出口,推進產能合作
沙特的國際建筑工程承包市場容量巨大。通過承接沙特的國際工程承包項目,可以帶動中國成套設備出口,提升中國品牌的影響力。中國建立戰略石油儲備設施的需求旺盛,需要擴大石油下游產業數量與規模,沙特具備向中國石油產業下游領域投資的技術和資金條件,這可以保障中國對沙特石油進口需求的穩定性。同時,中國在石油和天然氣的勘探開發領域擁有成熟的技術,可以參與沙特的石油產業上游項目開發,兩國深化產能合作能實現互利共贏。
參考文獻:
[1]李麗麗,胡瑞法,王懷豫.沙特經濟發展現狀及中沙經貿可持續性[J].經濟論壇,2015(10).
[2]鄒志強.沙特對外經濟重心東移及對“一帶一路”的啟示[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
[3]黃群慧,韻江,李芳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業化進程報告[M].北京:社會文獻出版社,2015.
[4]陳沫.沙特阿拉伯的經濟調整與“一帶一路”的推進[J].西亞非洲,2016(2).
[5]譚斌.試析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的經貿關系[J].回族研究,2014(3).
[6]NaserM.Al-Tamimi.China-SaudiArabiaRelations,1990-2012:Marr iage of ConvenienceorStrategicAlliance?[M].London:Routledge,2014.
[7]張抗等.沙特阿拉伯石油出口變化及影響分析[J].中外能源,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