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琦
摘 要:中國是一個傳統文化底蘊十分濃厚的經濟大國,許多企業都是以家族為基礎建立的家族企業,換句話而言,家族企業目前在我國較為普遍存在的企業組織形式。并且,其在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起著不可埋沒的作用,但是,與此同時,家族企業也漸漸的暴露出許多問題和矛盾影響著經濟的發展。本文主要通過解析家族企業的深入解析來解決家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矛盾與問題,最終推動家族企業適應現代經濟的發展步伐。
關鍵詞:家族企業;弊端;對策
一、引言
家族企業是根源于傳統社會以家族為基礎的文化和社會結構,是存在于人類歷史上最為古老的企業組織形態。依據調查研究的資料顯示,目前世界上許多國際知名的企業也是由家族企業發展形成的,據2014年福布斯統計,國內民營企業的上市家族企業占比為50.3%,并且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所以在學術界便出現了關于對于家族企業管理研究的火熱話題。如今,我國處于非常特殊的經濟環境中--國內經濟體制不斷地完善、國際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與此同時,帶有一定局限性的家族企業在管理方面的問題與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對于家族企業管理的研究是拯救家族企業于水深火熱中的根本途徑。
二、家族企業管理概述
1.家族企業涵義及特征
通常情況下,家族企業是指在兩個及其兩個以上的家族成員組成企業的核心,出任企業的主要領導職務,并且他們對企業具有實際的控制權,例如擁有對資本或是股票擁有所有權或控制權。家族企業主要分為三種類型:純粹的家族式企業、傳統的家族式企業和現代的家族式企業。純粹的家族式企業大多數是規模非常小,從老板到員工全是一家人,通常是一些小作坊。傳統的家族企業中,家族掌握實際的大全并擔任主要的職務,外來人員只能處于擔任非重要的職務。現代化的家族企業是在現代經濟環境下孕育而生的新型的企業模式,這種企業模式所有權歸于家族所有,經營權則交于有能力的家族成員或是非家族成員,換句話來說,就是指家族一定擁有企業的所有權、股權,但是不一定擁有企業經營權,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是必須剝離的。
辨別家族企業主要根據其特征。第一,以家族成員為核心組成家族企業的決策中心。家族成員出任企業中主要的重要職務,權利高度集中于家族族長的手中。第二,家族與企業的目標和利益是相互一致的。企業的股權完全集中于家族成員的手中,因此家庭與企業的關系密不可分,風險共同承擔,利益相互分享。第三,家文化是家族企業文化的根基。在中國,家族企業大多數都是以中國傳統的“家文化”為基礎,例如“父慈子愛”“長幼有序”“和氣生財”等傳統思想對于中國的家族企業具有根深蒂固的影響。
2.家族企業管理的特點及優勢
在家族企業的管理過程中,70%-80%的家族企業多采用大家長制的管理模式。這種家族企業管理模式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固定的獨特的特點。第一,家族企業的創始人擁有獨一無二的、至高無上的權威,對于企業的決策擁有最大決定權。第二,典型的人治管理模式,受感情、心理等人內在的因素影響較大。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家族企業管理的獨特優勢在企業經營中不斷顯現出來。第一,極高的效率。尤其在家族企業的成立初期,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合二為一,主要集中在家族族長手中,其對于企業責無旁貸的責任感,準確地把握市場的絕佳機遇,靈活地改變經營策略,有效的減少了經營風險,推動家族企業的快速成長。第二,組織內部存在較高的凝聚力。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家族制管理模式,在企業內部經營成員中建立起全面的且難以崩塌的強烈信任關系,并且同時有益于迅速建立新的集體認同。第三,成本優勢明顯。家族成員為了實現共同的利益,引導家族成員降低心理契約成本和監控成本,在很大程度地降低企業內部管理的成本,快速的增長原始資本的積累。
3.中國家族企業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的家族企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已然成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主力部隊,尤其在沿海較為發達的一線城市里,例如廣東、浙江、江蘇等地區,家族企業所占比例更大,對于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集中表現為一下幾點。
(1)數量龐大,分布范圍廣。家族企業在我國存在的歷史悠久,發展自今,家族企業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數量上,都越來越龐大。根據相關部門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民營企業中,除去集體所有制企業和股份制企業以外,家族企業占比高達90%以上。這些家族企業既有“父子兵”,也有“夫妻檔”,更有“好漢幫”。
(2)建設規模小,經濟效益低。據多項調查研究表明,國內的家族企業雖然出現了不少的大中型的企業,但是相比于國際上大型知名企業,總體上相比,就會相形見絀,規模遠遠比不上國際水平。另外,國內的家族企業多半為民間的家庭作坊發展而來的,這些作坊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缺少先進的設備,勞動效率低下,產品質量低下,最終直接導致家族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濟收益沒有明顯的提高。
(3)企業生命周期短。家族企業在企業存活壽命方面與其他類型企業相比,其發展的生命周期較短,在企業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容易遭遇巨大的發展困境,最終致使企業面臨破產或是倒閉的危機。這一方面的原因主要在于,家族企業里多為家族內部成員擔任重要職位,然而家族倫理約束簡化了企業內部高層的監督機制,這樣很難抑制家庭成員的違規貪污等行為。次要原因則是,企業集中于家庭內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這也阻礙企業的發展。
三、家族企業管理弊端分析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腳步不斷加快,家族企業也不斷發展壯大,如果家族企業僅僅局限于特定的行業范圍內發展,那么原有的家族企業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據相關統計,家族企業中能夠生存發展到第二代的約占30%,能夠發展到第三代的家族企業僅僅只有10%發展到第三代。
1.所有權和經營權過度統一
家族企業的最為重要的特點是家族所有和家族控制,簡而言之,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二權合一,并且集中于家族企業的最高領導人。國際上知名的相關研究的弗朗西斯教授曾經講過:“中國的企業傾向于家族所有和管理,因此規模很小。因為對于家族以外的人信任度很低,因此他們不愿意引進職業管理人來管理家族企業。”目前在中國的家族企業不僅僅擁有企業的股權,同時掌握著企業的經營決策權,尤其是對于重大事件擁有一票否決權。在企業發展的初期,這種二權合一的管理模式,有益于推動企業的快速發展、取得卓越成就。然而在企業發展壯大的后期,企業的交易和運作越來越復雜多變,企業如果一如既往的堅持這種管理模式,那么這種模式無疑是企業發展道路上的巨大絆腳石,最終導致家族企業走向失敗的深淵。
2.人力資源管理漏洞
家族企業中奉行的任人唯親的人員錄用信條,這個便制約了企業的對于人才的吸收納入。由于中國擁有特定的經濟、政治、文化背景,家族企業逐漸建立起擁有自我特色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主要是依據血緣上的親疏關系,為家族成員安排職位,主要分為三個群體。第一個群體是“親人”,這個群體的人與企業領導者具有親密的血緣關系,且主要任職于企業中重要的職位;第二個群體是“外人”,這個群體的人跟企業主沒任何的血緣關系,這一群體的人主要是企業的管理階層和員工階級的職位;第三個群體是“有緣人”,這類人群對于企業管理方面起著行之有效的作用,即是這類人群是對于企業的發展壯大最為有益的人群。
3.管理人員權責不明
如今,在國內的家族企業中,一人身兼數職的現象是十分常見的,這樣會致使家族成員在企業中的職責更加容易混淆,例如家族成員跨崗位管理失當、影響有關管理人員的管理權威等更多的企業內部高層的管理問題,這些矛盾和問題會在企業內部引發極大的負面影響,阻礙企業的發展壯大。一方面對于凝聚企業凝聚力方面會產生瓦解作用,另一方面在企業的決策、執行等方面也會產生一系列的反面作用,最終企業會逐漸衰敗。
4.企業經營決策隨意性
對于一個企業發展的成功與否,決策的正確與否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家族企業的管理模式具有獨裁和集權的特征,通俗而言,在家族企業中,家族大家長具有一票否決權,缺乏來自于內部與外部的共同監管與制約,這樣最終致使決策的有效性極為低下。在論文數據調查過程中,相關數據表明:在家族企業中,面對重大決策時,50%的決策是由企業主決定,40%的決策是由企業主和主要管理人員共同決定,僅有10%的決策由企業董事會開會共同決定的。從這些數據能夠完全反映出家族企業在決策方面的獨斷性與隨意性。
四、家族企業管理提升策略
1.建立現代企業產權制度
建立現代化企業產權制度,將家族企業的優勢和現代化企業中的有點結合起來,推動家族企業的的可持續發展。在現代化市場經濟中,國內存在的家族企業多數是“人治”,在建立現代化的企業產權制度,首先要做到三個開放,即職位開放、股權開放和財務開放;接下來也要建立起完善的財務制度、監督制度、法人治理結構等,促使家族企業從“人治”向“法制”的轉化。
2.走職業經理人道路
在國外許多的大型家族企業在面臨經營危機時,選擇雇請職業經濟人,建立高效精干的專業管理團隊,為家族企業謀尋新的出路。自從中國加入WTO以來,市場壁壘逐漸消除,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逐漸對接,這種新的行之有效的企業管理模式也是國內家族企業應該學習引進的。聘請職業化的經紀人團隊,改變所有權和經營權合二為一的企業管理模式,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實質上分離,一步一步的完成從投資管理模式向職業經濟人管理模式的轉變。職業經濟人擁有專業的管理經營、先進的技術保障、豐富的人力資源、獨特的市場營銷方案等一系列的方案來進行企業管理。
3.建立科學的公開公平的決策機制
家族企業在決策方面的局限性是眾所周知的,然而決策體制對于企業的發展壯大的有著重大作用。第一,在企業內部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體制,集思廣益,聽取多方意見,減少決策失誤率;第二,建議獎勵機制,鼓舞底層員工積極提出建設性意見;第三,對于決策權的授予給予有效的肯定,一定程度上的放手權利,鼓勵其獨立完成任務,為企業謀取高效益。
4.重構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在對于一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過程中貢獻了無與倫比的力量,在企業內部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團結企業上下,高至家族企業的領導階級,低至家族企業底層的打工階級。文化對于人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一個企業能夠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有利于為員工創造溫馨的工作環境,有利于在消費者面前創造值得被人信賴的企業形象,更加有利于調動企業全員的工作積極性、激發員工積極性。傳統的家族企業深受傳統家庭倫理中不科學因素的影響,例如“自己人”與“外人”的觀念根深蒂固,這樣不利于企業凝聚力的爆發,阻礙企業發展。
五、結論
在國際上許多世界著名的企業都是靠著家族式的企業管理的模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例如沃爾瑪、惠普、松下等國際大牌企業,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不斷摒棄了傳統家族企業管理體制的中不順應時代發展的部分,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終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功生存下來。對于國內的家族企業,應該學習借鑒國外經驗教訓。
參考文獻:
[1]張偉斌.中小家族企業融資現狀分析和對策[J].山東紡織經濟,2011(4).
[2]朱曉琴.中小家族鑄造企業管理成本降低途徑探討[J].企業戰略,2013(4).
[3]王巍.對中小家族企業公司治理結構的分析研究[J].企業導報,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