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紅玉
[摘要]玉米在我國是常見作物,在河北等地都有廣泛的種植,但是在栽培過程中,會受到很多病蟲害的威脅,直接導致玉米產量的下降,影響當地人民的收入。下面就對玉米播種前的準備工作、玉米的栽培和田間管理進行分析,希望給有關人士一些借鑒。
[關鍵詞]玉米栽培 病蟲害 防治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650(2016)02-0156-01
當自然環境被破壞后,生態環境也逐漸惡化,致使在栽培玉米過程中遇到很多病蟲害的威脅,如果不及時拿出有效的處理辦法,很可能導致大面積玉米絕收,不利于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一定要加強玉米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1.栽培玉米之前的準備工作
1.1合理的選擇栽培地塊
一般人都認為,玉米有很好的適應能力,在不同土壤中都可以生長,但是為了保證高產,在栽培玉米時還要合理地選擇地塊。玉米根系非常發達,可以有效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但是如果土地比較貧瘠,那么玉米也很難吸收到營養成分。選擇栽培地的時候,要求土地肥沃、地塊表面平坦,栽培前對土地進行反復的翻曬,消滅土壤中的細菌。
1.2種子的選擇
種子質量越好,最終種植出的玉米也越飽滿。進行種子的選擇時,不要貪圖便宜,購買時查看包裝是否有廠家、電話和免檢標識,必須保證種子質量沒有問題。
1.3對種子的處理分析
購買完種子后要進行科學的處理,首先把里面已經霉變的、破碎的種子挑選出來,想要保證出苗率,還應該進行曬種,選擇晴朗的天氣曬2-3個小時。除此之外,為了避免蟲子的破壞,還應該使用50%辛硫磷乳油進行攪拌,一般500毫升加入20升水能夠攪拌200千克的玉米種子。
1.4肥料的準備工作
種植玉米的時候,主要會使用尿素、二按、復合肥、玉米專用肥、微肥、玉米專用緩控肥等,進行施肥時,增加有機肥的使用量,然后進行測土配方,最后合理搭配氮、氮磷鉀和微量元素就可以。
2.分析玉米栽培技術
2.1玉米種植的密度
種植玉米的時候,為了提高產量,一般可以進行搶播,例如在谷雨時節播種就可以。玉米種植的不能過密,但是也不能過于疏散,具體間距要結合玉米的品質而定。如果密植玉米,先掌握玉米品種特點,然后在苗期、穗期和花粒期做好管理即可。在第一苗期管理時,控制幼苗生長了3片葉為好,當葉片達到了4到5片,就應該進行定苗。
2.2穗期階段的管理工作
在穗期階段是預防病蟲害,追施穗肥的關鍵環節,如果追肥時間合理,可以提供給玉米充足的養料,有利于雌穗的分化m。同時在這一階段有很多病蟲害,例如青枯病、花葉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瘤黑粉病、玉米螟紋枯病、玉米褐斑病、玉米莖基腐病、青枯病等。預防中一定對癥下藥,例如發現有大、小斑病,應該及時使用多菌靈進行防治。
3.分析病蟲害的防治辦法
3.1苗期病蟲害的防治
在這一時期玉米主要有地老虎、缺鋅癥、粘蟲、薊馬等病害,如果患有薊馬病癥,其會寄居在玉米新葉的里面,一般會成群聚集在一起,葉片會出現嚴重的黑斑,甚至會發生扭曲畸形。防治時可以使用藥劑預防,或者選擇抗病能力強的玉米品種。
3.2穗期病蟲害的防治
在穗期會發生大斑病、紋枯病等,例如如果發生了紋枯病,其在葉鞘、或者果穗位置比較常見,在玉米桿位置也可能出現淡褐色的斑塊,得不到及時治療后,病情會逐漸加重,從基部葉鞘蔓延到玉米植株的上部,甚至到后期在穗苞上也出現了病害。最好的辦法是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品種,或者使用藥劑治療,每公頃使用37.ml水,再加上150升葉面噴霧就可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