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宗元
【摘要】黑河位于我國西部地區,近年來,由于中游的水資源不斷的開發利用,使得下游的地表水資源變得越來越少,進而導致下游地帶水資源的惡化。因此為了改善生態環境,通過對于黑河流域的總水資源的調查和分析,改善現有黑河水資源的開發現狀。本文主要對黑河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問題進行相關的分析,保障了黑河下游水量的正常使用情況。同時還根據實際情況提出防治生態環境惡化的對策,促進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關鍵詞】黑河流域;水資源;開發利用;問題分析
引言
黑河黑河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河,發源于青藏高原北部的祁連山麓,發源于祁連山地,全長大821千米,其流域的水資源主要是祁連山區的冰雪融水和降水,當當流域經過河西走廊時,大部分水會被開發利用,只有少部分水匯入河流終端。自2002年黑河調水以來,下游居延海三角洲地區的生態環境有所改善。在天氣變化和氣候條件的影響下,中下游地區的表面徑流大幅下減,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可能造成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劣。
1、黑河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現狀分析
黑河承擔著青海、甘肅和內蒙三省的用水需求,黑河流域的氣候較為干燥,生態環境較為脆弱,且中游地區人口較多,對于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程度較高,過度的開墾和開發使得大量的水資源減少,從而使黑河流域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下面就介紹黑河水資源的利用現狀。
1.1 河道斷流加劇,地下水位下降。近些年來,黑河流域出現了生態失衡的現象,耕地出現了鹽堿化,同時還伴隨著河道的斷流,地下水位嚴重下降,生態問題不斷的惡化,黑河流域發源于祁連山區,主要是以變質巖系為主,碳酸鹽巖和碎屑巖相對較少,地下水資源主要是基巖的裂隙水,經過一系列的調查和計算表明,黑河水資源的地下水資源不斷減少,地下水資源主要的補給源是河水和灌溉水,這些都屬于地表水的重復資源。所以現有地下水不合理的開采利用,造成很多的河道斷流,湖泊干涸,引起地下水位的下降。地下水過度開采勢必會形成水流的逆轉,也將會破壞地下水的生態結構,導致水源的廢棄,這些都是黑河流域水資源面臨的嚴重問題。
1.2 草地嚴重退化。黑河流域的水資源面臨生態問題,其主要原因在于黑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區的綠色植被覆蓋率大大減少,例如湖盆、低地、沼澤草甸草等這些原覆蓋率都在30%-70%的植被,在生態環境的惡化下也減少至40%左右,草地植被等等也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減少,這些綠色植被的減少意味著荒漠草地和戈壁沙漠的面積增加,將導致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草本植被的退化和減少還會帶來草場災害的頻發,蟲害和鼠害的發生的頻率逐漸加大,這將會使得草地發生嚴重的退化,很多的珍稀物種瀕臨滅絕,產生嚴重的不良后果。
1.3 天然林面積減少,土地沙漠化加重。近些年,天然林地覆蓋面積越來越小,在黑河流域下游三角洲地區的胡楊、沙棗和柳樹等等出現了大面積的減少,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間,林地年減少量達到了3.9萬畝,導致天然喬木林中的成、幼林比例嚴重失調,病林、腐林和殘林的比例增加,這些林地的特點是生存的能力差,存活率低,且防沙固土的能力較差,土地的沙漠化情況加劇,天然綠洲的逐漸減少和消失會使得黑河流域的水資源受到嚴重的破壞,土地的鹽堿化會加劇河流的斷流情況,產生水資源的流失和不足,這些都是影響黑河水資源開發利用的主要原因。
2、黑河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問題對策
2.1 調整產業結構,實行水資源的科學管理。在進行黑河流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的同時,還應該考慮其水資源的情況是否可在持續利用,對于目前的情況來說,相關的部門應當積極的調整產業結構,在發展多元化產業的同時還應當對黑河流域的水資源進行科學的管理和利用,增加水資源的交叉利用,促進流域內的第三產業的發展。還要積極地改進地下水的使用情況,對于農業的灌溉實施合理的管理政策,促進地表水資源的循環和利用,另外還要進行河道流域的治理,發展節水產業,保護地下水資源,抑制生態環境的繼續惡化,加強管理,完善黑河流域水資源的合理調配,優化水資源的開發利用。
2.2 建立生態農業,實現良性循環。黑河流域的生態主體是農業結構,農業結構為黑河流域的主導運行產業,因此進行黑河流域的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管理,就必須要建立科學的生態農業,根據2013年《黑河水資源公報》,黑河中游地耕地農田有效灌溉面積419.14萬畝,農田實灌溉面積352.30萬畝,人口119.68萬人,國內生產總值320.14億元。實現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良性循環,還有利于保護黑河流域的生態環境。針對黑河流域草地的退化,還要加強對于草地的恢復和重建,這樣才能夠加大黑河流域綠色植被的覆蓋率,保護黑河流域的生態環境。
2.3 開展水源林生態環境建設。黑河流域的水資源屬于降水補給型的河流流域,如果水資源形成區的水源林遭到破壞,便會造成流域水資源的天然調蓄不平衡,山洪和干旱就可能會交替上演,整流域的生態環境都將被破壞。因此,對于黑河流域水源林的建設和保護是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大對于水源林的灌木保護,實施工程造林計劃,還要進行荒山荒地的退草還林,這樣才能夠保證生態的平衡,促進黑河流域的水資源合理開發和利用。
3、結語
近年來,隨著人口的增加和過多的經濟活動的開展,使得生態環境不斷的惡化,并且有很多地區對于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存在著不合理的現象,黑河中游地區水資源過度的耗用,還占用了生態用水,導致黑河流域的生態系統遭到破壞,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黑河流域的水資源大多來自于祁連山區,如果山區上良好的植被和生態資源被破壞也會導致整個生態流域遭到破壞,因此我們必須要加強水資源和生態園林的保護,合理的進行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保護生態系統的整體平衡。
參考文獻:
[1]楊建紅,劉建泉.河西內陸河流域生態問題及其保護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0,(10).
[2]阮云峰,趙良菊.黑河流域地下水同位素年齡及可更新能力研究[J].冰川凍土,2015,(3).
[3]閆云霞,王隨繼.張掖盆地中部地下水位的時空變化及機理探討[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4,(11).
[4]趙吉睿,王瑞剛.東居延海表層水中可培養細菌系統發育與種群多樣性研究[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4,(04).
[5]王偉紅,田輝干旱區黑河流域復雜地表蒸散量遙感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