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嘉娜 陳月桂 羅劍飄



摘要 通過研究不同植齡鐵皮石斛農藝特性變化規律,對比1.0年、1.5年和2.0年鐵皮石斛間各個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差異,分析產量和農藝性狀間的相關性。結果表明:鐵皮石斛的莖粗和莖長、鮮條重和分蘗數均隨著植齡延長而增加,同時各個農藝性狀間有著緊密的相關性。在鐵皮石斛培育與選種方面,應根據具體目標進行合理的選擇和調控。
關鍵詞 不同植齡;鐵皮石斛;農藝性狀;產量;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 S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9-0064-02
Abstract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variation of agr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Dendrobium officinale in different planted years,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of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Dendrobium officinale in 1.0 year old and 1.5 years old and 2.0 years old,correlation of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yield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em diameter and stem length,fresh weight of stem and tiller number increased with planted years. Meanwhile,there were compact correlations among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According to the targets of cultivation and the indexes in the selection,the reasonable selection and regulation may be available for the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Dendrobium officinale.
Key words different planted years;Dendrobium officinale;agronomic characters;yield;correlation
石斛(Dendrobium Sw)是我國傳統名貴的中藥材,并有“北有人參,南有石斛”一說,《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所有版本中均有明確記載,我國的傳統古典中藥書籍中,石斛均被其列為中藥材之“上品”。而其中的鐵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又為石斛類中藥材之極品,是國家重點保護的藥用植物品種之一[1]。2010年版[2]和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對鐵皮石斛均有單獨列出。
我國石斛產業從無到有將近25年左右時間[3],在鐵皮石斛種質資源研究和選育種研究方面,關于利用鐵皮石斛農藝性狀直接或間接進行選育種的相關性報道逐漸增多。張振臣等[4]對83份鐵皮石斛種質資源10個表型性狀進行了差異性評價和相關分析;徐 程等[5]研究表明,從多個農藝性狀分析可大致區分各產地的鐵皮石斛品種;丁小余等[6]通過光鏡對幾個不同省區的鐵皮石斛進行比較,為楓斗加工提供參考;章曉玲等[7]對14個鐵皮石斛材料測定結果表明,不同家系間農藝性狀和經濟產量與生物產量均存在顯著差異;劉志高等[8]通過測定4個種源26個優良親本交配組合F1代農藝性狀,初步篩選出8個苗期農藝性狀較好的全同胞家系;楊耀文[9]等分析研究不同栽培環境影響齒瓣石斛的產量和質量;何 濤等[10]通過對疊鞘石斛4個品系主要農藝性狀及品質特性的比較及其相關性分析表明,各農藝性狀間相關程度高或顯著,與多糖、總生物堿等品質性狀相關程度低或不相關;斯金平等[11-12]研究不同栽培模式下鐵皮石斛的農藝性狀、產量的變化規律;張 蕾等[13]研究考察農藝性狀指標即可兼顧其多糖含量指標,可為鐵皮石斛優良品種的選育實踐提供直觀而實用的技術指導。
通過研究石斛農藝性狀可以直接為石斛的高產育種提供參考,同時可以間接指導鐵皮石斛優良品質品種的選育。但前面的研究均未涉及不同植齡鐵皮石斛農藝性狀差異,本研究有助于填補此項空白。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湛江地區地處南亞熱帶,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海拔50~250 m。年平均氣溫為22.7~23.3 ℃;7月最高,平均為28.9 ℃,最高曾達38.1 ℃;1月最低,月平均為15.5 ℃,最低曾達2.8 ℃。由于受海洋氣候影響,降雨較多,旱期較短。日照時間長,終年溫暖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14]。空氣濕度較大,年平均相對濕度82%~84%。
1.2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來源于廣州甘蔗糖業研究所湛江中心位于湛江市遂溪縣新橋的珍稀藥用植物繁育溫室。包括來源于廣東、廣西、浙江、云南不同地區材料共12份。
1.3 試驗設計
溫室內設有水簾風機等設施調節溫濕度,維持溫室內溫度(25±5)℃,空氣濕度Rh(75±5)%。試驗于2015年12月2日進行,采樣材料植齡分別為1.0年、1.5年和2.0年。每個處理(植齡)設置4個重復小區,每個小區面積為50 m2,每個小區隨機抽樣9盆進行采樣,測定植株莖粗、莖長、鮮重、分蘗等數據。
1.4 統計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SPSS21.0(IBM SPSS Statistics 21.0)進行方差齊次性檢驗和分析,對差異性顯著的因子進行Duncan多重比較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植齡鐵皮石斛農藝性狀差異分析
由表1可知,鐵皮石斛的莖粗和莖長、鮮條重和分蘗數均隨著植齡延長而增加。經過對不同植齡的各個農藝性狀對比分析,由表2可知,鐵皮石斛莖長、鮮葉重量和分蘗指標分析數據表明,1.5年和2.0年植齡鐵皮石斛均顯著高于1.0年鐵皮石斛,但二者間沒有顯著差異;不同植齡鐵皮石斛的莖粗差異不顯著;而鮮葉的重量沒有明顯的逐增或遞減規律。
2.2 鐵皮石斛產量與農藝性狀相關性分析
鐵皮石斛農藝性狀與產量的相關性分析見表3。由表3可知,鐵皮石斛鮮條重與分蘗數呈顯著正相關(r值為0.646),與莖長、莖粗和鮮葉重呈極顯著正相關(r值分別為0.846、0.843、0.942)。
2.3 鐵皮石斛各個農藝性狀間的相關性分析
鐵皮石斛各個農藝特性間的相關性分析結果見表4。由表4可知,鐵皮石斛莖長與莖粗呈顯著正相關(r值為0.685)、與分蘗數和鮮葉重呈極顯著正相關(r值分別為0.806、0.866);莖粗與莖長呈顯著相關(r值為0.685),與鮮葉重呈極顯著正相關(r值為0.736),與分蘗數沒有明顯的相關性;分蘗數與莖長和鮮葉重呈極顯著正相關(r值分別為0.806、0.778),與莖粗沒有明顯相關性;鮮葉重與莖長、莖粗和分蘗數均呈顯著正相關(r值分別為0.866、0.736、0.778)。
3 結論與討論
由本試驗結果可以看出,1.0年、1.5年和2.0年鐵皮石斛間各個農藝性狀和產量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其莖粗、莖長、分蘗數、產量均隨著植齡延長而增加,說明鐵皮石斛農藝特性在2年之內變化呈逐漸增強趨勢。接下來仍然需要研究第3年、第4年和第5年鐵皮石斛的農藝特性變化規律,以期為鐵皮石斛培育提供可靠的理論參考。
通過產量與農藝性狀相關性分析表明,鐵皮石斛鮮條重量與分蘗數量呈顯著正相關(r值為0.646),與莖長、莖粗和鮮葉重呈極顯著正相關(r值分別為0.846、0.843、0.942)。因此進一步增加產量應以選育生物量較大的品種,適當增加分蘗數,繼續增加莖長、莖粗和鮮葉重來擴大庫容為主。
通過對鐵皮石斛農藝性狀間各個因素相關性分析表明,莖長與莖粗呈顯著正相關性(r值為0.685)、與分蘗數和鮮葉重呈極顯著正相關(r值分別為0.806、0.866),莖粗與鮮葉重呈顯著正相關(r值為0.736),分蘗數與鮮葉重呈極顯著正相關(r值為0.778)。因此,下一步超高產育種和栽培實踐中應繼續提高分蘗數和鮮葉重,增加莖長和莖粗,從而增加總產量。
綜上所述,產量與各個農藝性狀間均有著一定的相關性。在鐵皮石斛培育與選種方面,育種目標是育種工作的任務和方向,育種目標的確定對鐵皮石斛品種改良的成敗起著關鍵性的指導作用[15],應根據具體目標進行合理的選擇和調控。
4 參考文獻
[1] 白音,包英華.珍稀藥用植物鐵皮石斛的學名的考證[J].廣東農業科學,2011,7(38):144-146.
[2] 張萍,宋希強.鐵皮石斛科技文獻的計量學研究[J].熱帶作物學報,2011,32(10):1963-1967.
[3] 沈棟俠,姚德興.對藥用石斛人工種植產業化栽培技術的認識與分析[C]//全國第六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安:全國第六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91-94.
[4] 張振臣,陳俊標,馬柱文,等.鐵皮石斛種質資源主要表型性狀的差異與相關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2010,37(8):78-80.
[5] 徐程,詹忠根,廖蘇梅.8種不同地域鐵皮石斛農藝性狀及多糖和纖維素分析[J].浙江大學學報,2008,35(5):576-585.
[6] 丁小余,徐珞珊,王崢濤,等.鐵皮石斛居群差異的研究(I):植物體形態結構的差異[J].中草藥,2001,32(9):828-831.
[7] 章曉玲,斯金平,吳令上,等.鐵皮石斛F1代田間試驗與優良家系選擇[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22):3861-3865.
[8] 劉志高,朱波,斯金平.鐵皮石斛F1代苗期農藝性狀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4):498-503.
[9] 楊耀文,沈妍,趙興燦,等.齒瓣石斛4個居群生長量比較研究[J].研究中藥材,2010,33(11):27-30.
[10] 何濤,鄧麗,林源,等.疊鞘石斛不同品系農藝性狀比較及品質分析[J].中國中藥雜志,2010,35(16):86-90.
[11] 斯金平,董洪秀,廖新艷,等.一種鐵皮石斛立體栽培方法的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4,39(23):106-109.
[12] 斯金平,陳梓云,劉京晶,等.鐵皮石斛懸崖附生栽培技術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15,40(12):33-36.
[13] 張蕾,鄭希龍,邱道壽,等.鐵皮石斛主要農藝性狀與多糖含量相關性多重分析[J].中藥材,2013,36(10):31-34.
[14] 湛江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湛江調查隊.湛江統計年鑒[M].湛江:湛江統計年鑒編委會,2010.
[15] 胡峰,梅瑜,邱道壽,等.鐵皮石斛研究進展[J].廣東農業科學,2015(1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