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
摘要 介紹了商水縣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措施,分析了取得的成效和不足,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議,以期為商水縣農資打假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 農資打假;治理措施;成效;不足;建議;河南商水
中圖分類號 F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9-0316-01
當前正值春耕備播的關鍵時期,為保障商水農業生產安全,促進全年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商水縣人民政府組織開展了“2016年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活動”。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后,省農業廳牽頭組織召開了全省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視頻會。會議明確提出,將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農機和漁機具等作為農資打假的監管重點;加強源頭治理,按照“雙隨機一公開”原則,有計劃地組織開展域內農資質量監督抽檢。鼓勵和支持農資連鎖經營、農資合作社、企業直銷直供等新興經營業態發展;加強監督抽查,以種子質量和品種真實性,農藥、獸藥和飼料的有效成分含量及是否添加其他成分,肥料的養分含量和是否添加農藥成分等作為重點檢測內容;加強案件查辦,做到“有報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杜絕“以罰代管”,嚴懲重處違法犯罪分子,打擊制售假劣農資的囂張氣焰。
1 治理措施
1.1 加強組織領導
全國及省、市農資打假電視電話會議召開后,商水縣人民政府對農資打假工作高度重視,立即召開了農資打假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制定了《商水縣2016年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活動方案》,縣政府成立督導巡察組。組長由縣政府副縣長擔任,副組長由農業局局長、農業局黨組書記擔任,縣政府抽調農業、公安、工商、質監、工信、供銷、畜牧、農機、農辦9個縣直單位有關人員組成巡查組,9個縣直單位分管負責同志為巡查組組長。每個巡查組確定1名聯絡員,分包2~3個鄉(鎮、場、辦),時間為1年(分包情況見附件)。巡查組要深入被巡查的鄉(鎮、場、辦)農資生產經營企業、農資市場、農資門店、農業合作社,通過走訪群眾、現場檢查等明察暗訪等形式調查發現農資市場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至執法部門要求及時處理存在的問題,把危害消滅在萌芽狀態。3月25日,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活動領導組召開了協調會,就巡查及綜合執法等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1-2]。
1.2 加強宣傳發動
根據協調會安排部署,于3月17日、3月24日組織召開了2次商水縣種子、農藥、肥料管理工作會議,傳達了全國及省、市2016年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會上相關責任單位認真分析了當前農資打假形勢和商水縣農資市場存在的問題,對有關法律法規進行了解讀。要求各農資商戶認清形勢、守法經營,共同維護好農資市場經營秩序。同時,農業綜合執法人員利用新聞媒體、宣傳車、宣傳標語、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進行了廣泛宣傳。
1.3 具體措施
1.3.1 針對農資商戶,建立誠信經營檔案。將各商戶經營的農資按品種分類分別建檔登記,索證索票。對于無證無票的產品、標識不規范的產品,作為重點嫌疑嚴格按照標準抽檢。對于連續2年內抽檢出2次及以上不合格農資的商戶,將其列入“黑名單”加強管理,對于故意制假售假,或有意擾亂市場秩序的將連同相關部門予以取締[3-5]。
1.3.2 組織開展“進千村、入千戶、抽千樣”活動。共出動執法人員57人車次,巡查19個鄉鎮抽檢農資6批次。技術人員走到田間地頭、農戶家中向農民群眾宣傳如何辨別真假化肥、如何選購農膜及農機產品、如何選購農藥等基礎知識,更有利于防止坑農害農事件發生。
1.3.3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宣傳效果。春季進行宣傳活動5次,散發“教你農資辨假”“12365在您身邊”等傳單1 100余份,“質檢在行動”聯系卡800余張。通過群眾咨詢,消費者投訴收集案源12起,結案12起,反饋12起。做到有案必接、有接必果、有果反饋,減少了農業損失1.3萬元。
1.4 健全登記制度
圍繞愛農、護農、幫農行動,鏟除坑農、損農、害農行為,實現農資市場秩序的根本性好轉,確保農民用上“放心農資”。農業綜合執法部門嚴格規范了種子登記制度,凡進入商水縣市場的農資產品,必須將其相關手續交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備案,備案內容:一是農作物種子所必備的證件有種子經營許可證、種子生產許可證、種子檢疫證、種子審定證書、種子質量檢驗報告、種子授權委托書、種子進貨發票、種子營業執照。二是農藥產品必備的證件有農藥生產許可證、農藥登記證、農藥質量檢驗報告、農藥生產批準文件。三是肥料必備的證件有肥料登記證、河南省肥料備案證、肥料質量檢驗報告。農資市場供貨商的供貨檔案售貨信譽卡、商品質量承諾書和農資銷售檔案,必須保留到作物入倉,確保訴求有據[6-9]。
1.5 加強市場巡察
農業綜合執法大隊已對全縣農資市場開展了拉網式排查,重點嚴查農資領域制假售假、未審先推、套牌侵權、制售高毒農藥等違法行為,目前已檢查經營門店195個。對各門店經營資格及所經營的農資標簽進行審查,并與他們簽訂農資經營目標責任書。玉米品種備案準入42個品種。通過巡查發現存在以下問題:部分門店進銷臺賬不夠完善;貨物擺放不夠規范;部分種子手續不夠齊全[10]。
2 取得的成效和不足
通過春季的農資打假專項行動,提高了廣大農民群眾質量法制意識和識假辨假的能力,嚴厲打擊了制售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違法行為,得到了廣大農民群眾的一致好評。當然,春季打假活動仍有不少需要提高和改進的地方,如檢查涉及到的區域還不夠寬,涉及到的農資種類還不夠多等。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將繼續深入開展農資專項打假工作,變專項行動為常態監管,不斷增添措施,抓好生產源頭,確保農資安全。
3 下一步工作建議
一是嚴格執行農資市場準入制度,農資生產、經營單位嚴格落實進銷臺賬登記、備案制度。二是充分發揮協會作用,加強行業自律,凈化農資市場,利用各鄉鎮經銷店宣傳、推廣合格的新品種、新技術,積極協助各執法監管部門打擊不法經銷商,相互監督,使假劣農資在縣域無法流通、銷售。三是加強源頭治理維護縣、鄉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嚴厲查處為推銷產品而不顧信譽,致使市場產品混亂,造成無序競爭的種子生產、銷售企業。四是相關部門要加強農資經營者的業務培訓,增強其服務、法制意識,做到誠信經營,守法經營。五是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宣傳車、條幅、明白紙等形式宣傳假劣種子、農藥、肥料的鑒別常識;并將在執法部門登記備案的品種予以公告,健全舉報、投訴網絡,及時受理群眾舉報投訴,達到讓新品種、新技術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效果。六是加強執法巡查,定期不定期到農資經營部門檢查,堅決杜絕坑農害農的現象發生。
4 參考文獻
[1] 賈忠建.湖南農資打假力度大行動過后引發思考[J].農藥市場信息,2013(16):35.
[2] 梁曉晴.農資打假的“怕”與“不怕”[J].中國農資,2011(5):20.
[3] 楊欣.農資打假要重視賠償制度建設[J].農藥市場信息,2009(8):15.
[4] 魯國順,蒲長城,王晉杰,等.農資打假四方說[J].中國農資,2007(3):5.
[5] 李福明.堅持農資打假 查處假劣案例[J].中國防偽報道,2015(4):11-16.
[6] 郭建男.微信投訴 農資打假新渠道[J].新農業,2016(8):57.
[7] 肖向燕,蔡妤荻.農資打假 嚴打還需重罰[J].質量探索,2013(4):1-6.
[8] 吳洪斌.淮安市農資打假的對策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08(17):327-328.
[9] 亢秉剛.農資打假任重道遠[J].企業標準化,2006(4):8-15.
[10] 劉羊旸,王宇.農業部等八部門啟動“2016年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J].農藥市場信息,2016(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