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淑珍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在社會中的普遍應用,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當前推動各項工作正常進行的主要技術。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對相應的信息技術人才的需求量也就越多,但同時要求也越大。所以,在教學中,就應該不斷夯實和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逐漸構建學生完善的信息技術知識體系,從而促進學生今后生活和學習的發展。初中教學作為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環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初中的信息技術教學要求越來越高,同時也在社會信息技術人才的要求下,初中的信息技術教學必須要轉變教學方式,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本篇文章主要針對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構建進行相應的探究,以期全面促進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發展。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主要是指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根據所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基礎,在先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運用新的教學方式,轉變傳統的教學局面,使所教學的內容得到有效傳播,從而達到教學任務和目標的一種教學體現。初中信息技術主要是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勢,強調教學的作用,構建高效課堂,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實際操作能力。
一、轉變教學觀念,意識到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意思
教學觀念決定著教學行為。一直以來,信息技術在初中教學中都是居于“副科”的位置得不到重視,不管是課程設置還是課時安排,都充分體現除了出信息技術的不重視。同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沒有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完善的信息技術教學,從而限制了信息技術教學發展,使得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效率降低。所以,在新時期背景下,教師要全面轉變教學觀念,轉變對信息技術的傳統看法,意識到當今世界信息技術的重要性。[1]同時,充分以新課程教學理念為教學指導,積極地學習新課程教學理念,用新課程教學理念來武裝教師的頭腦,從而意識到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用于探究,積極探索,運用多種方式進行初中信息技術的培養。
首先,體現出信息技術在初中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加大信息技術在初中課時上的比重,讓學生和教師共同重視信息技術的教學,共同致力于構建高效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其次,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傳統的“一言堂”、“滿堂灌”等枯燥死板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教學中進行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個性,針對自己的學習訴求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高效的信息技術學習,從而構建高效信息技術教學課堂。
二、激發學生的興趣
所謂知之者不如樂知者,樂知者不如好知者。這充分說明了興趣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性。由于信息技術課程的技術性、理論性比較強,很多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感覺枯燥難懂,不積極地參與到信息技術的學習中,從而導致初中信息教課堂的效率低下。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出發點,轉變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覺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有趣,從而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創設情境、加大計算機實踐練習等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實施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比如在教學“圖文混排”這一教學內容時,由于排版是一項單調枯燥的工作,本身沒有什么趣味性,因此在學習的時候,學生總是無精打采,學習的熱情不高。這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設置一個情境。用兩份已經排好版模板給學生看,一副是純文字排版,一副是圖文并茂的排版,問學生哪一個排版更好看,學生都回答有圖的排版更好看。教師又說:其實你們也可以做出這么好看的排版,不信就跟隨老師一起來做做吧。由于學生受到圖文并茂,豐富多彩的圖文排版的吸引,也想親自做這樣的排版,所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就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構建高效教學課堂。
三、營造濃厚的學習范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營造氛圍的方式有很多,在實施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方式來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構建高效教學課堂。比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用小組之間的競爭來活躍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再如,教師可以走近學生,和學生近距離接觸,構建良好的師生氛圍,在師生交流的過程中進行知識的教學,從而構建高效課堂。
結語
高效課堂的構建是保障初中信息技術得到有效教學的保障和前提。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意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利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學習氛圍,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性,更好地構建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許立新.初中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建設的幾點思考[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02:73-74.
[2]葉成杰.淺談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12: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