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璞
摘 要:金融脫媒對企業融資手段的選擇有著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對財務公司的影響更是巨大。如何面對金融脫媒發展對財務公司的影響,這是擺在所以財務公司面前的重要問題。本文通過對金融脫媒在我國發展的特點,分析了金融脫媒對財務公司的影響,提出了財務公司的應對措施,為財務公司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借鑒思路。
關鍵詞:金融脫媒;財務公司;融資成本;風險控制
所謂金融脫媒,是指在分業管理與分業經營的制度背景下,資金儲蓄者和資金短缺者不通過銀行等金融中介而直接進行資金交易的行為。金融脫媒較早發生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美國,在銀行利率管制情況下,投資者發現投資其他非儲蓄金融產品獲利更高,銀行儲蓄發生分流,金融業出現了脫媒。
一、金融脫媒的基本特點
目前,金融脫媒現象在我國金融業也已成為現實,近些年來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歸納而言,國內金融脫媒的基本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我國金融脫媒的長期發展趨勢已經明朗
我國金融業間接融資占比在不斷下降,直接融資占比在不斷上升,金融脫媒的趨勢已經日趨明顯,在未來的金融進一步發展,集團公司產業進一步擴張的情況下,金融脫媒也必將會取得長足的發展。據相關數據顯示,2014年人民幣貸款占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下降至60%以下,較十年前下降了近30個百分點。這充分說明金融脫媒的趨勢越來越得到了集團企業的認可。
(二)政府改革是推動金融脫媒的直接動因
當前政府的金融改革是當前直接融資發展的直接推動力,其最終目標是推動金融非中介化,分散目前主要集中于銀行的金融風險。如果整個國家的企業等都是通過金融中介來進行融資,這不但說明國家的直接融資渠道并不暢通,而且說明企業信用融資等成本都會大大提高。這種情況會提高整個社會的交易成本,也將加大金融虛擬行業在整個社會中的分利比例,導致整個社會的實體產業都面臨著空心化態勢,而金融機構也將面臨著巨大的風險。面對此種情況,政府意識到整個金融體系面臨巨大的風險以及實體產業空心化的局面,政府致力推動金融脫媒的發展,提高實體企業直接融資的便利,降低實體企業的融資成本。因此,這種由政府直接推動的金融脫媒必然呈現迅速發展的態勢。
(三)金融脫媒先從資產業務推進,但是隨著金融衍生產品的快速發展,迅速向負債業務蔓延
在短期融資券、中票大規模發行的同時,各種理財產品層出不窮,儲蓄分流的趨勢已清楚表明,我國的金融脫媒在 從資產和負債兩個方面同時推進。金融脫媒的發展,和融資市場上的直接融資工具以及手段是離不開的。在現代金融市場上,短期融資券、中票以及各種金融衍生產品的層出不窮,使得傳統的公司融資多元化,實體企業有著充分的融資選擇渠道和相對符合企業發展特點的融資方式。債券市場的蓬勃發展,也對金融脫媒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目前債券市場的給企業提供的融資來源不斷上升,這不僅符合企業的巨大融資規模需求,也使得企業的融資成本大為降低。
(四)金融脫媒對金融機構業務結構和績效將出現分化
目前國內銀行業經營業務同質化現象較為普遍。但在金融脫媒迅速發展的條件下,隨著市場化程度的不斷加深、政府監管體制的變化,金融創新將越來越多,最終導致銀行業務結構和經營效益出現明顯分化。
二、金融脫媒對財務公司的影響
財務公司一方面是受銀監會監管具備金融牌照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另一方面是企業集團控股的子公司,承載著集團資金管控的重要職能。利率在市場有效配置資源過程中起著基礎性調節作用,實現資金流向和配置的不斷優化,利率市場化改革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在這個過程中,金融脫媒受利率市場化的影響極大,而這也直接導致了財務公司的功能發揮以及發展戰略等,受到了重大的影響。
根據國家相關監管的規定,財務公司的業務范圍主要集中于集團成員單位存貸款業務,同時在取得業務資格的條件下,可以從事債券承銷、金融股權投資、有價證券投資等業務。因此,金融脫媒對財務公司所帶來的影響,與商業銀行相比較有相同點,但也有眾多不同。概況而言,主要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貸款的替代效應
財務公司所屬企業集團一般都是行業龍頭企業,融資能力比較強。在金融脫媒影響下,直接表現為在集團直接融資比例提升很快。不僅銀行貸款在大量替代,連財務公司的貸款規模也受到一定的影響。特別是優質企業的貸款資源流失明顯,財務公司作為內部融資平臺的功能有所弱化。集團及其成員如果通過直接渠道的融資眾多的話,財務公司作為支撐集團戰略發展以及集團成員企業的產融結合、產業擴張就會受到重大的影響,這不僅制約著財務公司作為集團企業及其成員企業的重要資金支持功能的發揮,還深刻影響著財務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
(二)資金歸集難度加大
財務公司作為集團資金集中管理平臺,主要承擔著資金歸集的職能。但由于發行短期融資券、企業債券等直接融資方式往往要求專戶管理,或資金定向使用,導致部分資金歸集存在難度。若是上市公司籌集資金,還受到關聯交易的影響,歸集額度也有影響。在各種長期、短期債券的影響下,財務公司的資金歸集難度加大,資金被企業的各種債券分流的非常嚴重。而隨著資金歸集率的顯著下降,這勢必嚴重影響財務公司的職能發揮,從而使得財務公司的功能發揮受到嚴重的制約。
(三)流動性管理要求提升
直接融資一般具有單筆融資額度大,且融資成本低、使用期限固定的特點,集團需要加強資金的統籌安排,減少資金的閑置期,同時也對財務公司流動性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直接融資額的提高,財務公司的資金盤子將會受到嚴重的銳減,這對財務公司保證較高的流動性提出了新的挑戰,也使得財務公司對流動性的管理要求大大提高。
(四)風險管理日趨復雜
隨著金融脫媒的深化,資金定價的市場化程度提升,金融機構的負債穩定性受到較大影響,負債結構呈現出短期化趨勢,財務公司主要依靠短期資金來源支持長期貸款發展的矛盾凸顯,資產和負債期限錯配的流動性風險也日趨嚴峻。直接融資的擴大,既使得財務公司降低了資金的額度,也使得財務公司的資金來源艱難,這不僅加大了財務公司的風險,還使得財務公司的風險管理日趨復雜化,給財務公司的風險管理提出了重大的挑戰。
三、財務公司應對金融脫媒的對策
伴隨著金融脫媒的推進與發展,金融機構面臨的主要發展趨勢是國際化、市場化和綜合化。財務公司必須審時度勢,趨利避害,創新發展。
(一)轉變發展理念
財務公司必須突破傳統資金管理中心功能理念,從整個金融市場的發展變化中尋找市場機會,徹底轉變依賴存貸利差的經營思想,更加注重資金融通、資產管理和風險管理,更加強化服務功能,強化以客戶為中心,在不斷開發服務功能的過程中贏得發展。
(二)轉變管理機制
新的金融市場發展格局需要金融機構提供多樣化金融服務。財務公司要因勢利導,從體制上、機制上進行創新,建立與成員單位需求相適應的內部管理體制,做到條線清晰、組織有序、服務專業。
(三)加快業務創新
財務公司實施客戶導向戰略,以提供差異產品和服務為核心,開發多樣化產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
(四)提供風控能力
新的金融市場發展格局和新的發展方式要求金融機構要以全新的風險管理理念和手段技術,不斷支撐新的管理體制、新的機制、新的業務模式和服務模式。在風險識別、度量、監控、補償等方面不斷創新,全面提高風險控制盒管理能力,有效應對金融脫媒帶來的負面影響。
(五)深入了解客戶需求
財務公司必須滿足集團客戶需求,這也是財務公司的天然使命,因此不論是業務發展需要還是風險管理需要,“了解你的客戶”這條展業原則將會越來越重要,財務公司需要以全局的眼光對集團管控戰略要求,企業所在行業發展趨勢,成員企業具體業務要求,成員企業上下游客戶需求等做深入了解。
(六)部門協作必須緊密
因為客戶需求多樣,在“術業有專攻”的基礎上,矩陣式的團隊協作將可能成為新常態,財務公司部門之間需要以更開放的心態加強溝通合作,才能為客戶提供綜合化金融解決方案。
總之,在利率市場化和金融市場改革創新的大背景下,財務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了機遇與挑戰,財務公司要結合企業集團未來發展趨勢,充分利用金融改革發展的成果,從整個財務公司未來發展以及集團企業的戰略入手,進一步提高發揮好財務公司的各項功能,為公司的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降低集團企業的融資成本,便利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資金需求,從而為集團的戰略發展、產業擴張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向東,企業集團財務公司金融創新芻議[J].當代經濟,2008(1).
[2]徐志宏,商業銀行客戶服務與金融創新[J].金融論壇,2007(6).
[3]方紅軍,中油財務公司資金集中管理業務創新研究[J].財經研究,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