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 匠德 匠藝供電公司創新團隊
能工巧匠榜、排憂解難懸賞榜、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年度優秀師徒、創新明星……漫步在簡潔明快的國網滄州供電公司的辦公樓,記者目不暇接,浮想聯翩。在這里,一個個面色詳和的工作人員,是如何“馴服”了那一臺臺冷冰冰的設備,在歡聲笑語間把工作做到了極致?在這里,為何處處彌漫著工匠精神的底蘊?隨著調研采訪的深入,這個問題迎刃而解了。“弘揚工匠精神要有精神支柱,這種精神支柱就是發自內心的愛,愛企業、愛工作、愛崗位、愛周圍的每一個人。”國網滄州供電公司總工程師高紅梅如是說。
在國網滄州供電公司,工匠精神既是用大愛撐起的每位員工的個人價值觀,更是對企業文化的生動詮釋。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國網滄州供電公司打造了一支卓越的創新團隊——他們是擁有深厚創新意識的技術人員,QC管理開展得如火如荼,每年都有多項技術成果榮獲國家級、省級、市級殊榮。
“匠心、匠德、匠藝”,高紅梅的實戰經驗為工匠“三講”提供了豐富的注腳。

李揚

帶電作業

蘭基升

王彪

王朝陽

李永
匠心,就是擁有精益求精的愛崗敬業之心,這是弘揚工匠精神的首要條件。在高紅梅的帶領下,公司的創新成果接踵而來,能工巧匠比比皆是
鏡頭聚焦:7月5日下午,驕陽似火。坐落在河北水利電力學院一隅的國網滄州供電公司帶電作業訓練基地呈現著一派繁忙的景象。穿著厚厚絕緣服的十多名職工正在現場接受訓練。爬桿、高空作業等訓練項目一次次地被職工們重復著,而這種訓練要從早晨六點鐘持續到晚上八點鐘。再過幾天,他們就要參加河北省電力公司組織的配網帶電作業技能大賽。見到高紅梅來到現場,汗流浹背的職工們欣慰地笑著,看不到絲毫的疲憊。
在國網滄州供電公司調研采訪期間,記者感觸最深的,就是在職工們謙遜祥和、和顏悅色的神情下,人人都懷有一顆精益求精的愛崗敬業之心。
在高紅梅看來,匠心需要培育,需要以身垂范?!敖承?,就是擁有精益求精的愛崗敬業之心,這是弘揚工匠精神的首要條件?!备呒t梅深有感觸地說。
在車間摸爬滾打多年的高紅梅,巾幗不讓須眉,至今仍保持著深厚的車間情結。雖然她已榮任總工程師,但職工們都知道,她除了開會,基本都工作在一線,這讓工作在一線的職工們很受鼓舞。
她所工作的國網滄州供電公司,負責市區及15個縣域的供電服務,服務客戶達327萬戶。為了確保轄區客戶用電安全通暢,奔波忙碌的高紅梅,時常夜以繼日地奮戰在一線,與電力設備結下了不解之緣。而這種不解之緣,體現在她身體力行,以身示范;體現在她自1991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以來,20多年如一日的兢兢業業,積極創新;更體現在她對設備極致的愛。這種愛,已融入了企業文化,融入了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更融入了一個具有大國工匠精神的優秀團隊中。
“要當好一名匠人,歸結到一個字,就是愛。有了愛心,才會有動力。愛是一切創新的源動力?!备呒t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多年來,她將自己對工作的熱愛、對事業的追求深深地融入到所從事的供電工作中。她從最艱苦的基層一線員工做起,一步一個腳印,用辛勤的汗水取得了一個又一個成績。隨著工作能力的提高和業務的日臻嫻熟,單位領導分配給她身上的擔子越來越重,但她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成為同事們學習的榜樣和楷模,也成為了行業內的巾幗英雄。
在高紅梅當工區主任的時候,第一個比較有震憾力的創新成果是帶領班組的職工們共同研發了輕便的柔性便攜式均壓罩。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和同事們去做電氣試驗,當時,根據試驗需要,現場的設備必須要配置半球形鋁制大鍋形的均壓罩,而做一個220千伏主變壓器的試驗,需要配備7~8個均壓罩,而且還需要用一輛大卡車進行運送,然后再用吊車把它送到高高的電氣設備上。大家覺得這項工作很沉重很繁瑣,如果能改變這個試驗的工器具,讓它輕便一些就好了。于是,在高紅梅的帶領下,大家根據設備的功能,在材質上進行研發。他們試驗了很多的材料,最后從帶電作業要穿的屏蔽服上得到了啟發。因為屏蔽服看上去是一層布料,實際上它里面是由一根根很細的金屬絲編織起來的,它的導電性與實體的鋁殼是非常相似的,而且可以均壓,攜帶非常方便。于是,她帶領職工們畫圖、設計、制作、找裁縫、反復地理論計算和試驗,柔性便攜式均壓罩終于研制成功了。這種均壓罩不但非常輕便,而且可以折疊,攜帶方便,在現場還可以把它支起來。這項創新成果不但在省公司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還被拿到國網公司總部進行展示和推廣應用。
通過這件事,班組工友們創新的激情被點燃了,她的團隊也更加投入地鉆研業務,創新成果一個接著一個。在研發過程中,大家的業務水平提高很快,得到了很好地鍛煉,一些團隊成員陸續走上了干部管理崗位。
后來,高紅梅所帶領的團隊創意越來越多,公司為此設立了“金點子”項目。把大家所有的想法先拿出來,進行評議后,再確定哪個優先,由誰做主創,需要什么樣的支持,然后組建創新團隊。為此,公司還專門設有百萬元的創新基金,鼓勵大家積極創新,對創新成果進行評比獎勵。于是從車間到公司,逐級都有評選。這樣,創新就形成了一個大家共同認知和共享的氛圍。創新成果出來后,公司也比較重視對成果的應用,除了在公司廣泛應用外,有的創新成果還被省、國網公司進行了推廣應用。一些慕名而來的公司到國網滄州供電公司參觀的時候,對他們的發明成果贊嘆不已。后來,省公司也專門建立了推廣平臺,他們的一些創新成果被紛紛冠以主創人員的名字進行推廣。
匠德,就是培育坦誠博愛的優秀品格,這是讓工匠精神薪火相傳的驅動力。隨著激勵機制的不斷完善,人人比奉獻的價值觀成為職工的主流意識,比學趕幫超蔚然成風
鏡頭聚焦:7月5日下午,正當高紅梅在國網滄州供電公司變電檢修室一層向記者一行介紹能工巧匠榜時,一位身著藍色工作服、頭發花白、背部佝僂的男職工緩緩地步入大廳。人群中不知是誰說了句“蘭基升來了”,在場的人們不約而同地將敬佩的目光投向他。
蘭基升在國網滄州供電公司可謂鼎鼎大名。每當提起蘭基升,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他雖然只是車間的一名工程師,但他對待工作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深深地感染著大家。他精于設備的結構、性能和試驗分析,先后百余次發現并處理重要缺陷,是一名技術精湛的試驗匠人。他善于傳承分享,前后3次帶隊參加省公司專業競賽,取得兩次團體第一,一次團體第二。他患有強直性脊柱炎,但卻一直奮戰在生產一線。他說,我熱愛我的工作,我把每次試驗都當成一個藝術創作,從中獲取成就和快樂!他雖不善言辭,但是他的這種精神風貌,卻在整個班組、工區得到了傳承。
在國網滄州供電公司,許多像蘭基升一樣具有高超業務技能及精益求精工作態度的師傅,都以“師帶徒”的形式將這種工匠精神加以傳承。隨著激勵機制的不斷完善,人人比奉獻的價值觀成為職工的主流意識,比學趕幫超蔚然成風。
“用愛心和真心,讓職工們在工作中感受到取得成就的工作價值,賦予他們責任感和使命感,使他們的人生價值得到升華,這樣職工們就會發自內心地快樂工作。這需要一系列的激勵機制?!备呒t梅道出了自身的經驗之談。
事實上,在高紅梅的帶動下,國網滄州供電公司致力從公司層面鼓勵職工弘揚工匠精神的系列激勵機制早已悄然形成。
一是鼓勵創新、愛崗敬業的方式方法靈活多樣。如公司隨處可見的“能工巧匠榜、排憂解難懸賞榜、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年度優秀師徒、創新明星”等非常有創意的激勵方式比比皆是,鼓勵職工主動、自覺實現價值觀的濃郁氛圍已然形成。
二是形成了系列深受職工歡迎的“三給”等激勵機制。 如“三給”:給面子,通過各種方式樹立榜樣,讓大家羨慕他、尊敬他;給獎勵,通過適當的物質獎勵調動職工的積極性;給權利,通過搭建平臺為業務能手提供帶隊的機會,如創新團隊、課題小組、創新工作室等。
三是培育職工同心同德、凝心聚力、把工作做到極致的價值理念。高紅梅在管理方式上經常以調動大家積極性,讓職工體現自身價值和榮耀感為前提。她時常忙碌在現場,并不失時機地鼓勵大家,這讓職工們發自內心地感受到自已被鼓勵、被認可的快感,從而發自內心地快樂工作?!吧a一線的工作有建設、有檢修、有運行巡視,每一項工作都很辛苦,有的甚至需要高人一籌才能做好。國網滄州供電公司連續5年獲得省公司安全生產標桿,凝聚了大家很多的心血?!备呒t梅告訴記者,有一年在圣誕節的前夜下大雪,發生了一起設備故障。當時大雪沒到了膝蓋那么深,大家從下午開始干,一干就是一個通宵,終于將設備修好了。雖然特別地寒冷,然而到了天亮的時候,看見家家戶戶能夠正常地洗漱、做早餐,沒有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大家特別開心,有一種特別榮耀的成就感,覺得辛苦的付出特別值。而每當大家完成一項工作的時候,她就用社會效益、社會價值來評價他們,給他們適時的鼓勵和表揚,從而讓職工們累并快樂著。在工作分配上,高紅梅也本著盡量調動大家積極性的方式進行。比如,如果一個年輕人到了他可以獨立完成工作的時候,他就會很有價值感,而我們作為領導,如果發自內心地對年輕人加以鼓勵,表達一種呵護,職工自然就能夠感受到,年輕人在工作的時候,就不會感覺到很累,而是感受到被信任、被培養的快感,工作的熱情自然就高漲。
由于弘揚工匠精神的文化氛圍已然形成,所以電力設備運轉得更加順暢。“以前大家對電力部門有偏見,后來增設了投訴渠道,拉近了與老百姓的距離。通過近兩年的治理,投訴的數量越來越少,大家的認知度越來越高,表揚的信息也越來越多了?!备呒t梅自豪地說。
匠藝,就是追求精湛高超的專業技能,這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內涵。在力爭把工作做到極致的精神感召下,工匠精神不斷被發揚光大,國網滄州供電公司的職工屢創佳績
鏡頭聚焦:在國網滄州供電公司供電所的技能大師工作室和技術創新工作室約五六十平方米的空間內,“收集金點子,打造金項目”等鼓勵職工技術創新的宣傳欄遍布墻壁,專利發明證書、創新技術成果、職工們發表的論文及專業書籍陳列其中,小小的空間充滿了“工匠智慧”。
令人感動的是,一線的職工們無論是在寒冬還是酷暑,都堅持勤學苦練,沒有絲毫抱怨,個個練就了“輕功絕技”,爬高壓鐵塔、高空作業、帶電作業等工作做得有聲有色。憑借嫻熟的技能,他們多次在省及國網公司技能比賽中獲得大獎。并在多次緊急搶險中沖在前面,成功化解了一次次災害事故,成為公司名符其實的“消防隊”。
在調研采訪過程中,高紅梅數次用“愛”詮釋工作,而這種愛,正是一種傾情事業、關愛職工的“大愛”?!叭绻压ぷ鳟敵梢环N愛好,以工匠精神作指引,就會在工作中尋找到無窮的樂趣。所以,做好工作的前提是熱愛工作,是發自內心地不斷去改進、去鉆研的精神。鉆燧取火,終有一天會獲得喜人的成果”。高紅梅自信地說。
國網滄州供電公司通過工匠精神的引領,使職工們具有精益求精,不斷深入研究工作的作風,力爭把每一臺設備、每一項工作研究透,做到極致。
在國網滄州供電公司工匠團隊中,有一位成員很有代表性,他叫李揚,研究生畢業后,來到了公司參加工作,被分配到基層的班組做電氣設備檢修。一開始,他覺得像普通工人一樣干粗活,怎么也想不通。高紅梅發現李揚的心病后,及時找他談心,聊工作,聊人生,使他豁然開朗,從此他學以致用,積極發揮技術特長,在工作中尋找問題,發現問題,鉆研的興趣越來越濃,創新的能力也越來越突出。工作4年來,李揚已經在國網公司、省公司拿了數項大獎,全國的QC優秀成果,也是榜上有名。由于他表現突出,公司為他成立了創新工作室,他和工作室的同事們興趣更加高漲,動力更加充足,成為了行業內頗有名氣的明星團隊。他們的創新成果,還得到了全國總工會的關注和認可,目前已走上管理崗位。
國網滄州供電公司還鼓勵職工們積極動筆,將自己的技能體會以文字的形式總結出來,然后統一匯總,進行經驗交流。老師傅日常的授課心得,也都被寫入公司教材。在高紅梅的精心培育下,技術人員基本上都把工作經驗寫了出來,形成技術文章。這些文章在班里、車間、工地及局里進行廣泛交流,其中許多文章還被編入全國公開發行的專業刊物中。
大愛,讓每一位職工充滿了工作的激情與自豪;大愛,讓工匠精神在國網滄州供電公司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