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鑫
摘要:一個國家的傳統文化將對創意產業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國傳統文化的積淀為創意產業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創意產業不斷地融入傳統文化,促進了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擴大了內需、調整了經濟和產業結構,但仍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市場化程度低等問題,本文通過闡述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現狀及發展機遇,淺析其發展的方向,通過借鑒國外經驗,抓住機遇,并通過產業化、規模化、國際化來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 傳統文化;創意產業;文化產業
一、我國文創產業的發展現狀
2014年,北京文創產業的增加值為2794.3億元,占全市GDP的比值增長到13.1%,創歷史新高。截至2014年底,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已達17.1萬戶,同比增長了15.8%;注冊資本4338.5億元,同比增長39.4%。文創從業人員109.7萬人,同比增長2.2%。在整體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增速換擋的形勢下,文化創意產業仍然勢頭強勁。另外上海在2013年文化創意產業的增加值達到2500億元,同比增長10.1%,占全市GDP的11.5%;其他各省市地區在文創產業上的規模不斷擴大。
中國的文化底蘊深厚,各式各樣的歷史文化資源及其豐富,并且擁有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都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提供了許多內容和創意源頭。隨著我過經濟建設規劃不斷向前推進,教育水平也不斷提高,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積累了一定的創意人才資源、傳統文化創意平臺等資源。例如福建省“福州文化創意園區”、“廈門藝術之島”、“泉州產業集聚區”、“莆田工藝創意產業”等一批特色文創產業集群正在形成;廣西依托少數民族文化及張藝謀、樊躍等著名藝術家的創意于一體,打造出一個經典品牌《印象·劉三姐》成功詮釋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文化與創意的完美結合,成為廣西桂林旅游文化最強勁的經濟增長點。
二、全球化下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機遇
全球化下,中國正向全世界展現了一個充滿創意和創新的國家形象。中國創意的立足點在于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積淀, 要使了解中國文化成為國際上一種時尚,必須依靠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大力發展和向外輻射。隨著政府對傳統文化創新的研究的高度重視,今年以來傳統文化與創意產業的融合才使我國傳統文化呈現出更好的發展機遇。在動漫方面,全球化下,中國努力向日本學習動漫技術,并結合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特色,2015年電影《大圣歸來》上映62天突破9億票房,成為內地影史上最高票房動畫電影,取得了票房口碑雙豐收,電影中的猴子來源于中國傳統故事而形象設計則是加入了現代動漫創意的元素,他的身上凝結著中國人的共同價值觀念,他代表著自由精神、忠義理想,它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結合的產物。在電視劇方面,《瑯琊榜》引發討論熱潮,這部劇不但登陸非洲電視節,也在美國的字幕組網站悄然上線了,以“Nirvana in Fire”(意為“浴火重生”)命名,獲得極高評價,并有美國網友稱之為中國版的《基督山伯爵》,網絡播放量超3億,優酷、愛奇藝等網站評分幾乎都在9.5分以上,就連豆瓣評分也達到創紀錄的9.2分。這部劇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在傳統古裝劇的基礎上,加了編劇的創新思維,加之演員自身的演技功底,將古人物的氣質完美呈現,而不是盲目追求傳統。另外,全球化趨勢下,電競文化產業、各式各樣的文化創意會展也在中國得到了大力發展,為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三、借鑒各國文創產業發展的經驗,促進文創產業的發展
(一)加強各地之間文創產業的協作
文創產業發展的實踐經驗表明,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存在明顯的規模經濟。國內文創產業發展的不平衡主要來源于其自己的資源初始稟賦及經濟發展速度的影響,而個別文化創意產業欠發達地區,由于本身資金方面的匱乏導致其發展不良,但其良好的傳統文化積淀卻是其寶貴的資源。因此,我們學習國外創意產業的經驗,通過建立文創產業園、文創產業聚集區來拉動經濟相對薄弱的地方發展文創產業,創意產業園的發展加強了不同文化創意企業之間的合作和相互協同創意,同時也便于政府加大對文化基礎設施的區域集中投資建設,抓住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點,從而充分發揮文創產業的規模經濟。在此過程中,針對經濟條件較弱了省份,通過經濟發達地區的帶動得到協調發展。當然,政府也要發揮好自己的作用,改善投融資環境,促進企業、民間、外商對我國創意產業的投資,搭建地區創意產業化的平臺, 促進區域文化創意產業協調發展。
(二)加強文創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英、法等國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經驗告訴我們,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素養較高、創新能力強的文創人才。例如韓國,之所以其電競、動漫產業等能在短短幾年內快速發展并在國際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主要是因為他們對培養和扶持相關文創專業人才的重視。因此,在學校的教育過程中,不僅要傳授傳統的文化,還要注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努力培養文化型和科技型相結合的綜合性人才,才能成為我過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成長動力。另外,可以推出文化創意資格考試,以推進文化創意人士的專業化。再者,國家在政策方面應給予良好的優惠,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以吸引更多國外優秀文創人員加入到我們的團隊中,便于我們更好地獲得新的文創管理經驗和優秀的文創理念。
總之,隨著經濟轉型的加快,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區域發展機遇也加速凸顯。在這一背景下,我國以文化創意理念來整合傳統文化的相關產業,實行走出去戰略,努力想歪延伸出完整的文化創意產業鏈。同時,也要根據不同城市的文化創意產業特點在功能和產業鏈條上的相互補充,以促成互利共贏、資源互補規模效應。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OL] 2015.
[2][英]約翰·霍金斯.創意經濟——如何點石成金[M].洪慶福等譯.上海:三聯書店,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