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星云
摘 要:以水杯設計的發展歷史為線索,探討設計中材料及工藝與造型的關系,從社會的、經濟的、科技的、人文的各方面因素進行考慮,分析三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作用。提出在當前應當更加注重新型材料的選擇,注重具創新性工藝的運用。
關鍵詞:水杯設計;材料;工藝;造型
產品設計不僅要對產品的功能、結構、材質、工藝及造型、色彩等方面進行設計,同時還要從社會的、經濟的、科技的、人文的各方面因素進行考慮,從而使現代工業產品既符合社會不斷發展的物質需求,又能滿足人的精神需求。
杯子是日用器皿,從古至今其主要功能都是用來飲用。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出現最早的杯子以來,隨著材料的多樣化和工藝的革新,水杯的功能與造型也變的更加豐富。在當下,設計師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來構想設計對象,模擬產品造型,考慮技術手段,都是為了實現其工業化的可能性。合適又可用的材料是產品的物質基礎,材料也因此成為產品最大的限制因素,而與材料相配合的工藝則是提高產品實用性的技術手段,只有恰當的工藝處理才能夠發揮出材料的特色,甚至能夠表現出超出材料本身性質的魅力。
1材料是產品造型的物質基礎
材料是人類生產各種產品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人類改造世界的創造性活動,是通過利用材料來創造各種產品才得以實現的,而造型設計則是人們在生產中有意識地運用工具和手段,將材料加工成可視的或者可觸的實體。設計離不開材料,材料也因為設計活動才具有了獨立的價值。
新石器時代,出現了最早的陶制杯子,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歷史上最早通過火的作用,使一種物質(松軟的粘土)改變成另一種物質(堅固的陶器)的創造性活動。陶器的出現和制陶業的興起,不僅加速了生產力的發展,而且促使人類的定居生活更加穩固。有的陶器中還會加入砂粒、稻草末、稻殼、植物莖葉和蚌殼末等,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強陶器的耐熱急變性能,以避免在加熱時發生破裂。有了陶土這種材料,陶器開始成為那時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人們飲水用的水杯自然也都是陶制的,由于制作工藝和使用場合的區別,也有著不同的造型和功能。
商周時期青銅器的出現為水杯拓展了新材料,青銅是是金屬治鑄史上最早的合金,在純銅(紅銅)中加入錫或鉛的合金,有特殊重要性和歷史意義,青銅器的種類眾多,其中水器屬于最基本的青銅器。此時青銅器已經帶有很大的宗教和階級性質,青銅器上的紋飾往往象征著地位和財富,有時還會以寶石、玉、金銀鑲嵌和裝飾。青銅水杯同其他的青銅器一起占據著人們的日常生活,隨著社會的發展,階級統治的加強,冶鑄技術的進步,青銅水杯除卻自身的功能以外,也充滿了人文色彩,如圖1青銅酒器。
圖 1青銅酒器 圖 2泉水杯
戰國至清代,陶瓷風靡世界,用陶土燒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燒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則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總稱。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粘土為原料,經過配料, 成型,干燥,焙燒等工藝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陶與瓷很難分開討論。陶瓷的發展史是中華文明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陶瓷的發明和發展更具有獨特的意義。
直至現代,瓷杯依然以很好的耐熱性能被我們使用著,雖然陶瓷用作水杯的缺點是容易摔壞,但這并沒有影響陶瓷在水杯中的應用,隨著技術的進步,瓷杯在現代也具有了更多更生動的形態。例如一款在第四屆中國大學生設計大賽中出現的泉水杯,靈感來源于泉水上濺起的漂亮水花,作品取水花為元素進行設計,充滿生活情趣,見圖2。
圖 3華服
瓷器在當代已經能夠突破本身形態堅硬不易造型的限制,一系列日用陶瓷《華服》(見圖3)包括燈具、花器、水杯,皮革般柔軟感性的外表,卻是堅硬、冰冷的骨瓷。用皮革的外表吸引你的觸摸,然后用冰冷的骨瓷拒絕你,溫暖,且酷。將陶瓷做出柔軟感覺的,《華服》也不是第一個。中國女藝術家謝東的作品將從社會的、經濟的、科技的、人文的各方面因素進行考慮石膏注入塑料薄膜中,然后在石膏沒有完全固化的時候對塑料薄膜進行塑形,再翻制石膏模具,最終注漿成型制作出具有流動感的陶瓷作品,帶給人們完全不同的極致感性審美體驗。也正由于這種感性追求,謝東作品成品率極低,難以大規模生產。而感性不是《華服》的全部,這套設計有一條理性的線索,與陶瓷的制作傳統有關。傳統陶瓷中造型的典范意識,以及對口沿和底足的精細處理使這個設計不止是一個概念設計。當然,在模具設計和制作環節它需要投入比其他產品開發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這也是嘗試新方式必須付出的代價。
除此之外,國外也有很多充滿趣味,讓人忍俊不禁的陶瓷杯,造型簡單,但點睛的裝飾同樣能夠引起人們的喜愛,見圖4、圖5。
(a) (b)
圖4 趣味玻璃杯 圖 5 趣味陶瓷杯
然而,經濟迅速發展的代價是地球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對自然界生物具有毒性或者在土壤中難以降解的材料威脅著人類的生存。面對大量污染,除了政策法律的規范,教育機構對人們行為思想的指導,設計在生活中將起到巨大的作用,如何在產品中融入環保節約的信息成為一些設計師著重考慮的問題,例如Ecojun,這是一家基于生態理念集設計開發和制造綠色產品與一體的設計公司。他們的膠囊水杯造型小巧可愛,并且具有內涵,見圖6。Public Capsule是收到膠囊外形的啟發。每賣出一個水杯,非洲的兒童就會收到抗瘧疾藥物。通過膠囊外形設計的水杯,Ecojun從視覺上向大眾傳達了這個信息。該水杯使用生物可降解的生態環保塑料,不含BFA,完全可以自然降解。它的設計不僅考慮社會效益和環境問題,還考慮了通用設計因素,讓用戶方便飲用和清潔。
圖 6膠囊水杯
他們的另一款original green cup原創綠色水杯,杯子跟咖啡店里常見的杯子設計差不多。在杯子上邊緣有一個“v”開口,茶包可以掛在這里,而不會掉下去。包裝盒采用回收紙制作,可以作為碟子和杯托。韓國認證的100%玉米淀粉塑料,即使加熱水也不會散發對環境有害 氣體;燃燒也不會產生有害氣體,見圖7。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材料的限制大大減小,設計師的選擇范圍擴大,玻璃,塑料,不銹鋼,乃至綠色可降解塑料,對于新材料的追尋永無止境。對于造型設計而言,材料不僅僅是物質基礎,其本身就具有的性質,如柔韌性,觸感,色澤,氣味等同樣是造型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材料在不同的使用條件下,通過刺激人類的感官引發不同的感受,也給人以不同的聯想。
2工藝是美化產品造型的技術手段
工業產品造型設計的重要方面就是對材料進行一定的加工處理,最終成為既具有物質功能又具有精神功能的產品。如果缺少先進合理的處理手段,即使有再好的構思效果,也不能將其變為實物并投入市場。因此,在造型設計中,工藝手段是實現造型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工藝會產生完全不同的造型效果,能夠依據造型選擇合適的材料及針對性的工藝手段,或者根據已有材料選擇或創造工藝手段對造型結果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其次,還要考慮到工藝手段所需要的成本,整個生產制造周期中花費的人力物力,進行全面的調研和籌劃。
例如圖8這款能夠提醒喝水的智能水杯,waterever智能水杯能夠檢測水溫,提醒喝水,無線充電甚至社交互動的飲水產品,極具未來感,書卷卷軸般的杯身設計通體采用低耗能的LED軟板包裹,外表為乳白色的磨砂質地;紋樣杯底對應的是用膠質密封圈套固的薄邊杯蓋;內膽選用的是奶瓶級別的Tritan材料,安全穩定不易氧化:特別是基于Qi技術的無線充電底座讓整款智能水杯凸顯出了一種無以名狀的技術品味。Waterever智能水杯的驚艷之一在于其杯身可智能化的顯示出杯內的水溫,并且通過連接配套的App軟件,waterever不但能夠根據你的個人信息制定出每天合理的飲水計劃,還能借助在線設定,以震動或閃爍的方式來提醒用戶準點喝水。依托于App平臺積累起來waterever的用戶群,一起分享喝水帶來的樂趣與健康。
圖 7原創綠色水杯 圖8 waterever智能水杯
從造型上看,這款智能水杯采用了極為先進的技術手段,從外到內都有著精致的處理,未來感強烈,外觀高檔簡潔,最重要的是它的人性化設計,依托于App的社交功能完全符合當下人們對于網絡的依賴心理,從過去單一的產品轉變為私人式的產品服務。
現在,工藝已經不僅僅用于塑造產品的基本造型,技術手段的多樣化和高科技含量,讓工藝早已不再是實現理想造型的限制條件,充分利用現有的科技手段,足以使產品就造型而言達到較好的效果,材料也在不斷優化和更新中更加適宜工藝手段的改造,目前的關鍵問題則是如何提供高質量上檔次的產品造型。過去單調枯燥的功能主義已經過時,產品外形上的色彩,肌理和質感成為人們購買的考慮因素之一,在滿足產品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慮人群對于產品造型的心理需求以及人的使用意識和習慣,運用好相關科技手段,是當下工藝對于產品造型最大的影響。
3 結語
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水杯的設計與制造過程中,材料和工藝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水杯的結構以及形態。今后隨著科學與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新材料,新工藝的層出不窮,應用到特定案例上的特定技術和材料將更為理想,也將呈現出更加多樣化的趨勢。選用的材料工藝和造型之間并非簡單的因果關系,而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豐富的材料啟發了設計師無窮的設計靈感,相似造型的水杯因為選用了不同的材料而多姿多彩,令人耳目一新。到了后工業時代,新材料,新工藝必將會有更大的發展,因而如何利用新材料,新工藝,進行對水杯這種傳統題材的再設計,將成為設計師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詹偉杰,陳錦昌,張志堯,等.從茶具材質發展論產品設計的實用性[J].工程圖學學報.2008(01):127-132.
[2] 姜霖.產品材質美的來源[J].商場現代化.2004(11):1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