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紅
摘要:數學課堂要大力實施人本主義教學,以學生為本,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并為學生身心的可持續性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掌握有效的策略,能激活學生們的思維,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教學策略;方法;有效教學
一、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是指學生在認識活動中感到一些難以解決的、疑惑的問題時,產生的一種懷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將激發學生積極思維,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可以說,問題意識是思維的起點,沒有問題的思維是膚淺的、被動的。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要營造民主氛圍,保護問題意識,學生的情緒對他們的智力活動影響很大,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會使學生情緒處于最佳狀態,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心維。教師要重視學生提出問題的情感因素,積極為學生營造民豐、寬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形成學習數學的心理自由、心理安全,同時要通過語言、動作、表情傳遞給學生一種親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他們感到老師是最可信賴的。只有這樣學生才敢于提出問題,才會提出問題。其次要加強心維的訓練,產生問題意識。懷疑、尋根究底是問題意識產生的兩大主要心維,為了激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要培養他們懷疑、尋根究底的思維與精神。教學設計上,應多留給學生探索的時空,特別要給學生提供探究發現、嘗試錯誤和猜測檢驗的機會,鼓勵學生質疑提問,鼓勵學生向教師挑戰、向課本挑戰,向權威挑戰。最后要創設數學情境,激發問題意識。數學問題總源于某種情境,數學情境不僅能激發數學問題的提出,而且也能為數學問題的提出和解決提供相應的信息和依據。數學情境的優劣是由教師來決定的,它直接導致學生問題意識的強烈程度。這就需要教師吃透教材、了解學生,根據學生的年齡、數學思維發展的特點、生活環境精心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就是“為了每一個學生”。教師要把學生看成一個發展的人、獨特的人和具有獨立意識的人,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從備課時就要對學生情況比較了解,且了解得越細越好,并使之在課堂教學中得到體現,讓每一位學生享受到有效的教學。教師在課堂上如何去做才能有效呢?作為一名課堂上指揮員,教師要充分調動所有學生的思維,讓每一位學生都能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踴躍回答問題,以認真的態度對待課堂訓練。這就要求教師的課堂教學要有吸引力,課堂學習氣氛活躍,所教內容適合學生認知能力的水平,問題的難度要有梯度等。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的有效性。教學上沒有重點,也就沒有教學效益,教師要改變過去那種僅以知識為落腳點,不顧學生在課堂上的實際情況,按照自己預設的教學過程、問題、細節引領學生機械被動地完成教學任務,無論學生是否聽懂,教師照講不誤,教學內容大而全,學生不知重點何在,一節課下來,學生“學了”不少卻沒學到什么。這是失敗的教學,教師是在做無效勞動。教師還必須具有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實際和遇到的問題,動態生成課堂資源、教學細節和程序,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持和幫助的能力,讓學生按預設的教學和任務,通過主觀能力的學習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樹立創新意識,學會學習。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會學生,才能促進學生將來的成長和發展。
三、規范教學行為,創設有效教學的軟環境
新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講求課堂環節的優化。歸結起來,主要有這么幾點:一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身心的投入是課堂教學的準備狀態,是教的前提。二是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要統一,是實現課堂教學主體參與的關鍵,也是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的關鍵。三是在師生互動的同時融入小組合作討論等方式,促進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有效交往,使師生間、同學間達成情感交融的境界,激勵學生思考問題,與教師形成一種默契,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四是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要及時反思、總結,開啟新的教學目標。要優化上述教學環節,更要關注教師的人格及對學生的影響度。
四、設置能啟發學生創新性思維的題型
數學課堂教學在重視培養求同思維的同時,更應重視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而一題多解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一個有效途徑。先啟發引導學生多方向、多側面、多角度去積極思維,再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比較,從眾多的解答方法中篩選出最佳方法,從而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養成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指出:“高中數學課程應力求通過各種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歷程,發展他們的創新意識。”要想創新,就應指導學生大膽質疑,勇于批判,敢于向權威挑戰。然而學生認為教師和教材的權威性是不可侵犯的,都習慣于接受教師和教材講述的一切,不會去思考、懷疑、批判,所以很難有創新意識。同時,教師在課堂提問中,提出的問題大多是陳述性問題,并讓學生圍繞某一知識點進行大量的題海戰術缺少了對開放性創新題型的設置。我們認為,只有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才能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 。數學在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上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有意識地設置這類問題,讓學生通過對這類問題的獨立探索來不斷優化數學思維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