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凡
【摘要】“高效”是指教師花較少的精力、時間和物力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素質。而要實現高效,教師就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學會科學處理教材,在教學過程中循序漸進,逐步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 課堂
在初中教學中,物理是一門重要的學科,由于初中物理具有綜合性強、難度大等特點,所以學生在學習中就有一定的難度。作為初中的物理老師,就必須采取一系列措施,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從而構建高效的課堂,本文主要對初中物理高效課堂進行了探究和實踐。
一、高效課堂的含義
高效課堂與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同,它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它更注重學生在課堂上吸收了多少知識,而不是教師講了多少知識。高效課堂更關心的是知識是否被學生吸收并且運用,以最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取得最好的教學成果。體現高效課堂有以下兩個方面:(1)課堂效率最大化。這是指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受益的知識量的大小。表現在學生學習的負擔、課堂容量等。(2)課堂效益最大化。這是指在課堂上學生受到教學影響的積極程度。表現在學生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和自身愛好等等。
二、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作用
構建初中物理課堂在學生掌握到課堂上所講的知識的同時,還要積極引導學生能夠主動學習課堂知識,激發學生的興趣。構建物理高效課堂對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作用。具體作用總結有:(1)在初中物理高效課堂上,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改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構建高質量的課堂。(2)要培養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真心喜歡物理課程。
三、提高學生對初中物理的學習興趣
物理無處不在,但是很多學生都不能很好地利用物理知識來解釋身邊發生的物理現象,這樣會大大降低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因此,要構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師就應該提高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述一些定理或規律的時候,可以簡單地介紹一下發現這些定理或規律的物理學家,講述一下他們的生平事跡,也可以講述一下他們是如何發現這些定理的。比如,在講到牛頓發現地心引力的時候,教師可以將牛頓是通過蘋果落地的現象發現這個定理的過程生動地講出來,加強物理的趣味性,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對初中物理的興趣,更好地構建出一個高效的物理課堂。
四、優化教學過程
(一)基于問題的教學策略。傳統的物理教學只重視知識的教學,沒有使學生形成問題意識。在教學中,我堅持“始于問題、終于問題”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將實際情境設計成物理問題,并提出有參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充分調動初中學生的求知欲,形成“科學假想——實驗驗證”的科學方法。
(二)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課堂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作為教師,我們既要引領學生獲取物理基礎知識,又要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掌握研究方法,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對于開展學生智力、培養創造型人才尤為重要。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是一個由低到高、由弱到強、由慢到快的過程,我們要克服急于求成的急躁情緒,遵循學生認知發展規律,有目的地組織教材、研究教法、通過各種教學手段,有意識地進行培養訓練。
(三)用知識遷移法鞏固新知。知識的學習不能僅僅局限于“書本—理論—記憶”的簡單循環,更要把內化了的、存儲于頭腦中的知識恰當地遷移到實際問題情境中,使知識得以轉化,實現學習的基本目標。做練習時,教師可以提供多題歸一、一題多變的訓練,這樣對于提高學生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具有很大作用。
五、生活化教學方法,從生活中走進物理
物理課程其實是一門非常有趣的課程,它的很多內容是對平時日常生活中一些事情發生的規律性進行描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生活中的事情進行觀察,也可以通過簡單的器材對規律進行展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來說,中學生對月食和日食等了解的都比較少,比較不容易理解。那么教師在講授“光進行直線傳播”這一節課的時候,就可以運用身邊的器材進行簡單的模擬,把水杯模擬成地球,把乒乓球模擬成月亮,然后用小的手電筒作為太陽,進行月食以及日食成因的展示,這樣能夠較好地表達教師講課的內容,也有利于學生理解。而在講解“電與磁”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晚上關燈后脫衣服時所產生靜電的現象進行分析,然后再講解有關電磁轉化的內容,這樣學生就能夠對這節課更加感興趣。還有海市蜃樓、冬季摔倒等現象都可以引入到我們的教學中,并讓學生分析這些情況產生的原因,再給學生講解具體的理論知識。進行學教結合的方法,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情趣。
六、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現代化多媒體設備早已進入現代教育領域,并且已經取得不俗的成績。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打造更加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通過多媒體設備,教師不但能夠將較為抽象和枯燥的教材內容通過圖片、音樂等形式生動地展現出來,也可以針對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難點進行詳細解讀。例如,在學習“液化與汽化”時,教師很難在教室中舉出實際的例子,這就加大了學生的理解難度。此時,通過多媒體設備,教師就能夠利用網絡平臺進行素材的收集,讓學生通過生動形象的觀察來提高理解,最終達到降低教學難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科技的發展是一個國家強大的基石,創新是科技發展的前提和助推器,而學生是國家未來發展的棟梁。在初中階段,營造輕松高效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跳出“為成績而學習”的怪圈,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大有裨益,也能幫助他們日后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新課改鼓勵革新現有的教學模式,強調提高教學質量,構建高效課堂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視。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鼓勵學生掌握課堂主動權,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充分挖掘自身潛力,是老師應該身體力行的職責。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構建和普及物理高效課堂會成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識。
【參考文獻】
羅海東.關于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