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宏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健康理念的增強,體育課教學已經引起廣大有識之士的重視。特別是初中體育課程明確提出的指導思想 “健康第一”。隨著這一指導思想的普及滲透,加上把體育課納入中考必考科目,其成績計入中考成績,更引起人們對于初中體育課程的學習訓練的關注和重視。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學習也較之以前更加重視。在這一背景下,體育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要發揮引導作用,上好每一節體育課,強化對學生的體育訓練,不斷提高學生體育水平。
一、激發參與體育訓練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一點都不假。作為教師,我們對此更有切身的體會。參加體育項目的訓練,是苦的。每個人都有惰性,這是人的本性。所以,每節課的體育課教學,往往有些學生會偷懶,沒有學習興趣,沒有訓練的興致。這就是體育教師必須解決的一個首要問題,必須邁過去的一個“門檻”。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職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這一“興趣”被激發了被喚醒了,學生就有了學習的熱情,就有了學習的動力,上體育課就會輕松了許多,就能讓體育課堂充滿生機、充滿活力,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樹立主體意識,關注每位學生
初中體育課教學,無論學生人數多少,傳統的初中體育課教學很多時候都是以教師為中心轉動,圍繞教材轉動,圍繞課堂轉動,教師教得乏味,苦不堪言;學生學得辛苦,怨聲四起,課堂教學效果低下。而新課程提倡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師心中要裝著每位學生,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將學生的全面的發展放在首要地位。因此,體育教師要樹立主體意識,關注每一位學生,通過指導訓練,讓每一位學生的體育成績、體育技能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一定的進步與提高,這樣就能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熱情。關注差異,根據學生的體能和體育基本技能的差異,確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內容,讓全體學生都有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關注需求,根據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養成健全的人格。比如說,學生都愛“出風頭”,這并不是說他們的壞處,中學生上體育課都很喜歡跟人家比一下,比誰跑得快、比誰跳得遠、比誰扔得遠,教師就要利用好學生這些心理特征的“心理需求”,在上課中加一些對抗性的練習。通過這些教學我們可以發現,就連平時上課不愛上的人,積極性都會高漲。所以,如果教師能夠充分利用好這一點,那教學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用激勵語言,強化學習信心
學習的興趣,需要信心的支撐。沒有信心,也就沒有興趣。學生的成長需要鼓勵,對體育課的興趣,需要教師有意識地激發,才能讓興趣永葆青春活力,長盛不衰。學生在上體育課時有時會受到一定的挫折,從不會到會,這其間要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甚至會出現反復(有進步,也會有波動;有成功,也會有失敗)。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以平常心來對待,寓情于教,循循善誘。在教學中,多采用鼓勵、激勵的語言去鼓勵學生練習。如有些學生在練習排球時,墊球很差,產生不想練的想法,我就說:以你的條件一定能夠練好的,注意動作節奏和方法,根據老師所教的方法去嘗試一下,別人能行你為什么不行呢?在我的鼓勵和激勵下,那些不想練的學生又恢復了信心,提高很快。
二、構筑參與體育訓練的意識
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強弱或高低直接影響著初中體育課教學的效果。大家都清楚,人的意識決定著人的行動。一切人的行動都是由人的意識支配著的,有什么樣的意識形態就會產生什么樣的行動。目前,初中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已經被廣大師生所接納。但體育訓練是會有波折的,教師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要努力構筑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訓練的意識。而這一意識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立足于平時的不斷強化、不斷訓練,才能逐漸形成并構筑起參與體育訓練的意識。這個意識是主人翁的意識,可以改變先前那種“我不參與,是別人硬逼我要參與體育”的被動狀態,變成“我要參與體育活動訓練”的活躍、生機勃勃的盎然景象。在平時體育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二步法加以落實,強化學生參與體育課堂訓練活動的意識的。
一是講解“灌輸”。初中體育課的教學,雖然不乏體育技能的訓練,但一切教學活動都離不開教師的講解。通過講解“灌輸”,能讓初中學生明確參與體育訓練的目的,從而端正學習體育、積極參加體育的態度。態度一旦轉變,體育課的學習就有了一個落腳點。比如說,人教版第八冊“快速跑”的學習,教師通過講解快速跑的目的要求以及作用,然后再進行訓練,學生就有了一個訓練的“意識”,學習起來就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從而增強了學習效果。
二是測試強化。一些規則或要求,雖然教師講過了,但學生有時會出現“這耳入那耳出”的情況,把老師的講解很快化作一縷青煙,跑到九霄云外去了。怎么辦呢?筆者會通過事先告知學生要通過測試,強化他們參與體育訓練的意識。這樣,很多學生就會更加注意,積極參與一些體育活動訓練,從而推動了體育課堂教學的展開與落實。
三、引導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探究
初中學生參與體育課的學習,成績的好壞、水平的高低,跟學生個人對于教學內容的探究程度的深淺有直接的聯系。因此,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同樣要積極提倡探究性的學習,通過引導學生參與探究活動,獲得一些知識技能,從而達到體育課的教學目的。那么,在日常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怎樣引導學生對于體育活動的探究呢?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問題,對體育課逐一展開,逐漸深入。在學習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知道必須要解決問題,以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通過問題的解決,幫助學生來生成新的問題,從而培養學生探究問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如《籃球基本技術:運球、傳球》一課的學習訓練中,要怎樣運球?要怎樣傳球?有哪些基本動作與要領?要達到這些要求及要領,應該怎樣訓練?……這些問題都需要學生在觀看老師的示范中思考,在傾聽老師的講解中揣摩,通過不斷思考、揣摩,逐漸掌握動作要領,不斷提高體育訓練的技能,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總之,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我們要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課學習的熱情,注意構筑學生參與體育課學習的意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訓練的問題探究,真正把初中體育課教學的有效性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