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 馬艷 龍明梅


摘要:指出了區域噪聲監測的目的是評價整個城市環境噪聲總體水平,以分析城市聲環境質量的年度變化規律和變化趨勢。結合對重慶市北碚區“十二五”期間的區域環境噪聲現狀分析,并對“十三五”期間的噪聲污染做出預測,提出了噪聲污染的防治對策,以期為環境主管部門決策提供科學支撐。
關鍵詞:區域環境噪聲;現狀分析;污染預測;防治對策
中圖分類號:X5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6)08006503
1 引言
噪聲的生物學解釋是指人們生活和工作所不需要的聲音,物理學解釋指振幅和頻率雜亂、斷續或統計上無規則的聲振動。對噪聲的感受因人的年齡、職業、時間及所在地點不同而有不同的判斷。當噪聲成為城市環境的普遍問題時,就成了噪聲污染。噪聲污染能多方面危害人類,主要體現在對聽力的損傷、對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影響上[1]。實驗表明,40~50 dB的噪聲就會對聽力有損害,80~85 dB的噪聲會造成聽力的輕度損傷,長時間接觸85 dB以上的噪聲,會造成少量噪聲性耳聾。噪聲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樞神經系統,使交感神經緊張、心跳加快、心率不齊、血壓升高等[2]。受到噪聲污染之后,人們會產生一些聽力上的幻覺或者煩惱,繼而影響大腦休息,使精神疲憊,心情煩躁不安,給生活帶來困難[3],因此,必須要嚴格控制噪聲污染,為人們提供一個好的生活環境。
北碚區位于重慶都市功能核心區西北面,是重慶市都市功能拓展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空間范圍位于北緯29°37′~29°57′,東經106°18′~106°33′之間。全區南北相距最長33.2 km,東西相距最寬24 km,幅員面積751.56 km2,東鄰渝北區,南接沙坪壩區,西靠壁山區,北接壤合川區,是重慶聯接川北的大門。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北碚區城市化建設的速度加快,城區面積不斷擴大,新涌入的居民不斷增多,關于噪聲的擾民投訴早已成為近年來環保投訴的一個重點。而區域噪聲監測的目的是評價整個城市環境噪聲的總體水平,分析城市聲環境質量的年度變化規律和變化趨勢。因此,結合對重慶市北碚區“十二五”期間的區域環境噪聲現狀分析,并對“十三五”期間的噪聲污染做出預測,有助于及時了解城市的噪聲污染狀況,為減少和預防噪聲污染有針對性地諫言獻策,為環境主管部門決策提供科學支撐。
2 區域噪聲監測技術規定
2.1 區域噪聲監測的點位設置
按照《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附錄B中聲環境功能區普查監測方法[4],將整個北碚區城市建成區劃分成34個等大的正方形網格(1000 m×1000 m),覆蓋面積34 km2,覆蓋人口23.85萬人,并在每一個網格的中心布設1個監測點位(若網格中心點不宜測量,則將監測點位移動到距離中心點最近的可測量位置進行測量)。測點位置距離人和反射面(地面除外)至少3.5 m外,監測點位高度距地面為1.2~4.0 m,并同時記錄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監測點位的基礎信息,主要包括監測年度、城市代碼、監測站名、網格邊長(m)、建成區面積(km2)、網格代碼、測點名稱、測點經度、測點緯度、測點參照物、網格覆蓋人口(萬人)和功能區代碼(0類區、1類區、2類區、3類區、4類區)等內容。
2.2 區域噪聲監測的頻次、時間與測量量
監測工作一般安排在每年的春季進行,監測應避開節假日和非正常工作日。晝間監測每年1次,監測應在晝間正常工作時段內測量,測量時段應覆蓋整個正常工作時段。夜間監測每五年1次,在每個五年規劃的第三年監測,監測從夜間起始時間開始,測量時段應覆蓋整個夜間時段。每個監測點位測量量應包括:測量10min的等效連續A聲級Leq(簡稱:等效聲級),累積百分聲級L10、L50、L90、Lmax(最大聲級)、Lmin(最小聲級)和標準偏差(SD)。
2.3 區域噪聲監測的結果與評價
區域噪聲監測時應同時記錄以下內容:監測儀器(型號、編號)、聲校準器(型號、編號)、監測前(后)校準值、氣象條件、網格代碼、測點名稱、監測時刻、聲源代碼(交通噪聲、工業噪聲、施工噪聲、生活噪聲、其它噪聲)和2.2中提及的測量量等。
將整個城市所有網格測點測得的等效聲級分晝間和夜間,按式(1)進行算術平均運算,所得到的晝間平均值d和夜間平均值n代表該城市晝間和夜間的環境噪聲總體水平。
3 區域噪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3.1 “十二五”期間北碚區區域噪聲監測現狀
重慶市北碚區環境監測站“十二五”期間對34個區域噪聲監測點位(含西南大學禮堂、西南大學現代農業示范中心等6個1類區點位,火車站、西師附中等28個2類區點位)進行了持續監測,監測結果見表2,晝間平均等效聲級圖見圖1、圖2。
3.2 “十二五”期間北碚區區域噪聲評價
由表2和圖1可見,重慶市北碚區整個“十二五”期間晝間平均等效聲級均為二級,評價為較好,夜間平均等效聲級為三級,評價為較差,總體來說,“十二五”期間區域噪聲穩中有降,2015年雖略有回升,但仍較“十二五”前期有明顯好轉。從表2和圖2可以看出,“十二五”期間重慶市北碚區1類功能區的晝間平均等效聲級基本保持穩定,2015年略有上升,2類功能區和總體區域噪聲的晝間等效聲級趨勢保持一致,穩中有降,2015年上升幅度較1類功能區更小。
由此可見,“十二五”期間重慶市北碚區實施建成區噪聲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建立政府統一領導、環保部門集中監管、其他部門和鎮街各司其職、多方聯動、全民參與的噪聲污染防治長效工作機制運行順暢,效果顯著。“噪聲達標區”和“安靜居住小區”的創建成果得到了鞏固和深化,工業噪聲污染防治和社會生活噪聲綜合整治工作得以順利推進,“寧靜行動”成效明顯。但是,2015年區域噪聲監測結果仍有小幅度上揚,特別是1類區上揚幅度較大,說明建成區噪聲污染防治工作仍然需要大力推進。
4 “十三五”期間噪聲污染預測及防治對策
4.1 “十三五”期間城市噪聲污染預測
聲環境質量污染源主要包括生活噪聲、交通噪聲、工業噪聲和交通噪聲等四個方面,故“十三五”噪聲污染預測主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4.1.1 生活噪聲
北碚區作為都市功能拓展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新增城區面積不斷擴大和城市人口不斷聚集的重要城區,有以下情況需要注意,①以前地處偏遠的老企業成為城市中心的新污染源;②新增城區商業、文化、生活娛樂等活動必然增加;③城區夜間臨時餐飲(燒烤等)、娛樂活動(廣場舞等)等擾民問題日益增多。加上生活噪聲面臨污染源復雜、隨機、點多、面廣,規范化管理難等問題,因此,“十三五”期間北碚區生活噪聲問題將日益突出。
4.1.2 交通噪聲
北碚區本就面臨山地城市道路狹窄、坡多路陡、噪聲隔離區域不足、快速干道基本飽和的問題。“十三五”期間隨著人流不斷向北碚區聚集,機動車保有量不斷上升,道路通行量不斷增加,加上城市建成區公路里程增長,受交通噪聲影響的范圍擴大。因此,局部交通噪音超標的壓力增大。
4.1.3 建筑施工噪聲
根據12369環保熱線投訴統計數據,建筑施工噪聲投訴是噪聲投訴的突出問題,“十二五”期間夜間建筑施工噪音擾民現象突出。“十三五”北碚區面臨著極佳的發展機遇,今后隨著城市建成區擴張,大型工地、片區開發、舊城改造等建筑工地持續進展,必將面臨著夜間施工頻率高的問題。而且,部分建設施工企業噪聲防治意識不強,夜間違規作業。預計“十三五”建筑施工噪聲和夜間擾民現象仍將突出。
4.1.4 工業噪聲
工業噪聲主要是工廠在生產過程中因機械震動、摩擦撞擊及氣流擾動產生的噪聲。北碚區工業噪聲源目前保持較穩定狀態,由于推行工業企業入園、規范化管理、產業布局的科學劃分,預測“十三五”期間工業噪聲污染處于可控狀態,對居民生活干擾較小。
4.2 “十三五”期間噪聲污染防治對策
4.2.1 嚴格噪聲源頭預防
嚴格建設項目環境噪聲準入,禁止在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新建產生環境噪聲污染的項目,嚴格執行環評和聲環境質量狀況告知制度。
4.2.2 推進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
嚴格限制營業性文化娛樂場所的營業時間和音響器材的音量,加強商業經營活動噪聲監管。鞏固和深化“噪聲達標區”和“安靜居住小區”的創建成果。加強商業網點、娛樂場所的管理。環保、工商、公安、市政、街道等有關部門應密切配合,在整頓區容區貌的基礎上,加強對宣傳廣播喇叭、商業音響文化娛樂場所和擺攤設點、流動攤販的管理以及餐飲業夜間管理,結合運用經濟、行政、技術等手段進行綜合治理,從而降低社會生活噪聲對區域環境的污染。
4.2.3 注重交通噪聲污染防治
加強交通管理和控制,完善禁鳴、限行、限速等標志標線、信號燈等警示,調整敏感建筑物附近的公交車站場,對噪聲監測結果超標嚴重、車流量巨大的道路實施車輛限速、分流,開展在用機動車輛定置噪聲檢測。對現有噪聲超標嚴重、敏感建筑物集中、群眾投訴強烈的道路(路段、道路節點),采用道路聲屏障等降噪措施,降低道路噪聲影響的程度。加強車輛年檢工作,淘汰超期服役車輛。對噪聲嚴重超標的車輛應吊銷執照強行使其維護保養或安裝消聲設施,建議施行噪聲達標行駛許可證制度。
4.2.4 加大工業噪聲污染控制
對于噪聲排放不達標、居民反映強烈的噪聲污染工業企業繼續實施限期治理、搬遷(關、停),基本消除城區規模以上工業噪聲擾民污染源。對位于居民樓或噪聲敏感區域的噪聲擾民的金屬加工、木材加工、機車維修等小型加工企業逐步關停或搬遷。
4.2.5 加強建筑施工噪聲污染控制
嚴格實施施工申報審批制度,嚴格控制建筑施工時間,加強夜間施工許可的管理,開展夜間環境噪聲現場巡查,加大對夜間違法施工單位的處罰力度。在空間分布上合理安排施工作業場地,對產生高噪聲工種盡量遠離居民區進行作業,必要時可設置聲屏障,以防止施工噪聲外泄。積極開展建筑施工噪聲防治技術和新工藝的研究,逐步取代工藝落后、噪聲嚴重的施工機械設備。以經濟手段支持效果顯著、性能可靠的低噪聲設備器材的生產,如由施工現場使用攪拌機攪拌混凝土改為采用商品混凝土,既可以保證建設工程質量,又可以減輕城市環境噪聲;對施工現場進行科學管理,使用隔聲板做施工場地圍墻,可以使減輕噪聲的效果明顯。
4.2.6 狠抓噪聲污染防治的教育宣傳
切實把噪聲污染防治作為環保宣傳工作的重要內容來抓,運用多種形式,進一步加強對噪聲污染環境的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結合幾個重要節點,如“6·5 世界環境日”、“地球日”等,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5]。通過舉辦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律法規知識競賽、噪聲污染防治有獎征文等活動,增強有關部門的執法水平、企業守法意識和公眾參與意識,使噪聲污染防治成為一項全民的自覺行動。
參考文獻:
[1]劉志碩,申金升,衛振林.我國職業噪聲危害成因分析及總體控制對策[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3(12):53~56.
[2]張軍林.城市道路交通噪聲的危害及防治辦法[J].環境研究與監測,2011,3(1):41~43.
[3]何景鑫.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污染與監測對策分析[J].綠色科技,2012(10):165~166.
[4]國家環境保護部.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S].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
[5]魯蘊甜,張 皓.淺談噪聲污染與防治[J].科技信息,2014(4):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