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衫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素養教育成為教育的重點,語文教育作為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之一,關系到學生良好品質和正確思想的形成,所以積極的引導學生就成為每個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在語文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是符合學生情感需求、知識需求的一種針對性的教學方法,越來越受到教育界人士和家長的廣泛認可。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情感教育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quality educ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Chinese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good quality students and correct ideas, so actively guide students becomes one of the important tasks of each language teacher, in the Chinese education into the emotional education is in line with the emotional needs of students, knowledge needs a for teaching method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widely recognized by educators and parents.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reform;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emotional education
情感體驗作為人類最重要的體驗之一,對于人的認知與實踐活動有重要影響,教學中要善于應用情感體驗的教育價值服務課堂教學,對學生獲取知識、鍛煉能力、養成思維產生積極影響。語文作為情感體驗資源較為豐富的一門學科,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手段將語文課打造為“情感場“,在情感教育中獲益。
一、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現狀
1.情感教育的基本概述。情感教育簡單地來說,就是一種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培養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對外界的探索,從而培養出學生健全的人格的教學模式。
2.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總所周知,豐富的情感是探索外界知識的重要因素,情感教育的重要把握可以加強學生與教師的交流,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性,從而整體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不僅在教師的教學計劃在此基礎上收獲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因材施教“,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培養更優秀的學生。
3.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缺陷。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情感教育在此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缺陷,阻礙了新課改下情感教育的實施。首先是滯后性。對傳統的教師來說,知識的灌輸模式成為根深蒂固的教學方法,新課改所倡導的情感教育必定會在此基礎上不能得到足夠受重視,必然造成情感教育的滯后。其次是準確性不夠。對“情感教育“的解讀或多或少在新課改下會出現偏差或者不準確。情感教育往往跟德育教育混為一談,在知識傳統灌輸的教學模式下,忽視學生的情感發展,缺少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無法達到新課改的效果。最后是運用欠缺性。情感教育的運用方式不對,對學生的行為充分的肯定,違背了新課改的基本要求,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
二、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情感教學的實施措施
1加強實踐教學,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來說,最主要的目標除了讓學生能夠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培養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之外,還要讓學生具備良好的情感,具有一個較好的思想觀念。語文知識的傳遞,在課堂上的積累往往不夠,更加重要的應該是讓學生將學習的知識融入到生活中,讓學生去真實的體驗,靈活的運用知識。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只有確保教師的合理引導下才能在達到教學目標的同時幫助學生全方面發展。在現實世界中,學習的語文綜合能力培養和學生生活密切相關,學生的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內容和初中語文學習有很大的聯系,不論是學習內容上還是學校的形式上,生活中包含的語文內容極為廣泛,通過實踐的方式來教學不僅可以重點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情感,也能夠充分的考驗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和知識獲取能力,還有考驗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通過實踐的方式來加強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能夠讓學生印象深刻,感觸極深,增加知識的理解能力,知識的運用能力。以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課文《看云識天氣》為例,初中的學生通常對云和天氣的關系認知模糊,為了能夠更加深入的讓學生了解云和天氣的關系,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察現實生活中的云,并記錄下云的特點,再根據云的特點再記錄下未來一到兩天的天氣情況,最后根據所記錄的信息來對比文章中說的是否正確。通過這類親身實踐能夠讓學生充分的認識到文章中作者的意圖,從而達到強化課文印象、提高語文理解能力和統計分析能力的目的。
2構建一個和諧的課堂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良好的課堂情境能夠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加強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將事半功倍。在當前的課堂情境創設中,由于多媒體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情境的創設變得更加簡單和容易,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創設具有豐富情感的課堂,和富有教育意義切合書本內容的情境,讓學生置身其中,直觀的感受到書本作者的意圖,教師的用意,從而讓學生更加清晰的認識到課本內容的整體線路和情感特點。初中課文幾乎都包含了豐富的情感,尤其是一些寓言故事,情感表露無遺,按照傳統的教學,往往教師通過口述的方式對文章內容進行講解,往往學生在灌輸式教育下很難學習到很多的知識,并且也很難讓他們能夠充分的利用知識,以及很難培養和激發學生的情感,多媒體的運用充分的解決了這一難題,能夠開闊學生眼界的同時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同時多媒體的豐富多彩性能夠極大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也將事半功倍。例如人教版中的《黃河頌》,該篇文章主要講述了黃河在我國民族發展中的深厚情感,在課堂教育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搜索關于黃河的圖片和視頻,并配以黃河主題音樂,圍繞黃河之景創設情境,讓學生領略到黃河的雄壯,體會黃河對于我國民族的重要作用,從中感知黃河的宏偉和壯麗。
3充分利用課本內容,激發學生情感。學生作為學習中的主體,要想在初中語文課堂中實現情感教育的目的,學習主體必須要帶著較高的積極性,保持一個良好的學習狀態,并積極配合教師教學,在課堂上積極和教師交流和溝通。在初中語文課堂上,教師的鼓勵往往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初中語文課堂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很多情況下是以閱讀課文來實現的,課本中的每一詞句都經過作者的反復琢磨,因此每一句帶有濃厚的情感特色,文章的情感通過直接帶有感情的閱讀是一種直接情感教育方式,如學生帶有濃厚的情感閱讀文章和詩篇等,教師也可以通過有感情的示范讓學生跟讀,通過閱讀來快速的實現感情與感情的傳遞,從而讓學生了解當時作者的感受,如有的作者是懷才不遇、有的是背井離鄉、有的生活所迫等,這些都是特定環境下作者流露的真實情感,教師就是要讓學生去體會這種真實的情感。例如《石壕吏》一詩,源于杜甫在石壕吏投村的所見所聞,詩中每一句都飽含著豐富的情感,突出了在當時統治者統治下人們的凄慘生活,對此教師可以帶有感情的示范閱讀,閱讀后再為學生講解全詩的意思,通過悲慘的事件勾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能夠更深入理解作者對當時環境的控訴。
4.多媒體的輔助
在新課改下,多媒體的運用顯得至關重要。多媒體的運用可以盡可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例如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如果只是學生跟老師的誦讀,里面深層次的感情就沒有那么容易被挖掘出來,用多媒體展示專業朗誦的魅力,可以讓學生對《再別康橋》有進一步的思考,濃濃的感情在音樂與優美的音色中更好地表達出來。
總之,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來說,情感教育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提高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手段,必須引起廣大教師的重視。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把情感教育當成一種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情感方面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通過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可以說,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只有充分重視和培養情感對初中語文的發展,才能使其真正地落實到教學工作中,培養出真正具有高素質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