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萍
【摘要】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識字量大,學生在入學前又沒有識字基礎。面對每節課要掌握的識字內容,孩子們壓力大,負擔重。教師只有在課堂教學中下功夫,利用靈活多樣的識字方法,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識字。
【關鍵詞】興趣 游戲 字形 生活
小學低段,識字量越來越大,識字過程枯燥無味。孩子們的注意力不長,經常分析字形占用了許多時間,但孩子仍然記不住。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孩子們的識字質量,使孩子對枯燥的漢字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呢?我認為可采用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激發識字興趣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據我所知,班中孩子在入學前,識字量各不相同,有的認字量大,有的沒認幾個字。這對教學進度增加了難度,后來我發現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群,愛交朋友。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我將生字形象地稱為我們的朋友,讓字的每一筆都有生命,如:學習“六”,我說把這個字的胳膊伸直,腿撇開,頭上有個點等,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進一步體驗語文學習的樂趣,也隨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上,我常常讓孩子當小老師領讀生字,讓他們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同時幫助孩子們鞏固已學生字詞,我從孩子們臉上讀出了自豪和快樂。
二、在游戲中識字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抽象的、難以理解的、表達動作的生字時,讓學生運用身體的部位、面部表情,在表演中識字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學習"拍、推、打、捉 "等字時,引導學生創造合適的動作表情進行表演,使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都記住了這些字。運用這種教學方法學生不但記得牢,而且加深了對漢字的含義的理解。其次,每上新課之前,我都讓學生預習,做字卡,讓學生利用找朋友的形式認字。如:一個學生舉“朋”這個字,其他學生很快的從自己的字卡中拿出“朋” 字。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始終處于一種愉愉快的心態,我在識字教學中采用的游戲方式有:猜謎語、給字娃娃找家、摘蘋果、開火車等等。游戲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在靈活運用的多種游戲方式中,學生從中享受到知識的樂趣,從內心激起了自主識字的愿望,從而達到了識字的目的。
三、教給識字的方法
在學習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漢字是屬于表意文字,其中大部分是形聲字。因此,正確掌握形聲字是完成小學識字任務的關鍵之一。在形聲字的教學過程中,我特別強調形聲字形旁的表意功能,時間久了,學生都知道哪些字是形聲字。如在"江、河、海","跑、跳、蹦"兩組形聲字的教學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學生區分"三點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訴孩子們"三點水"旁表示與水有關的意義,"足"字旁表示與"足"或"腳"有關的意義。學生正確區分了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帶有"三點水"旁和"足"字旁的漢字了。利用這種方法,學生學習了大量與偏旁,部首有關的字。如:“跑、泡、炮、抱、飽”,“褲、袍、補、裙”等等,再如在識字教學中,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自主加拼音、組詞,課前預習就要解決一些問題。用查字典、或詢問的方法做好提前預習,給學生心靈放飛的自由,學生的積極性就會調動起來,學習潛力就會充分發揮。
教學中,我還實施“合作學習”,利用教學需要,對學生分組學習,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提問,讓每個小組成員都成為學習的主人。對識字快、多的組給予獎勵,學生積極性很高。
四、拓展識字渠道
漢字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積累而成的,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源于生活,又準確而客觀的反應生活。因此我們說生活是最好的識字課本,社會是最好的識字課堂。我常鼓勵學生利用看電視、收集剪貼、看廣告、商店招牌等形式識字。同時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帶孩子逛街買東西時,有意識的學習漢字。我還在班里搞一些收集漢字展示,或識字競賽,比一比看誰識的漢字多,給予獎勵。利用這種方法強烈的調動了孩子們識字興趣,也有效地提高了他們識字的能力。
我經常引導學生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你還有好的記字方法嗎”,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充分發揮學生潛在的創造能力。
總之,巧妙的教學方式,解決了識字教學"枯燥無味"的問題。教師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通過轉換學習角度,降低了識字難度,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在豐富多彩的識字方法的熏陶下,學生感受到學習漢字的樂趣,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