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瑛
摘 要:自然災害會為農業生產帶來巨大的損失,農民群眾的文化素質、技術水平均比較低,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也相對較差,因此在農業生產中提高氣象信息服務的質量及效率,提高天氣預報及災害預警信息的及時性與準確性,可以向農民群眾普及更多的氣象知識,提高其自我防護能力,從而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文章主要針對農業生產中氣象信息服務的應用展開討論。
關鍵詞:農業生產;氣象服務;應用
中圖分類號:P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99
1 氣象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經過不斷發展與創新,我國的氣象服務事業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農業生產中的氣象信息服務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氣象信息的準確性有待提高。所謂氣象信息的準確性即對未來氣象發展、變化進行的預測及報告的準確性,導致氣象信息不準確的主要原因主要是計算機系統所模擬的大氣運動結果不夠準確,在反映真實的天氣天變時不夠客觀,其中帶有較多的人為影響因素;氣象信息的發布不夠及時。氣象信息必須及時發布至廣大受眾,才能體現出預防參考的意義,為廣大農民群眾防災預留充足的時間,但是實際工作中針對一些重大自然災害的預報卻相對滯后,留給農民群眾采取防護措施的時間十分有限,農民往往無法及時采取措施而導致受損嚴重;氣象信息針對性不足。現階段我國的氣象信息服務多是針對常規性天氣報告,很少有專門針對農業需求進行的專項氣象信息服務,而農業生產對氣象信息的針對性要求又相對較高,不僅要準確預報氣象信息的時間,還要包括種類及地域等,而缺乏針對性的農業氣象信息則會大大降低其指導性作用。
2 提高農業氣象信息服務效果的策略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農業氣象信息服務的效果及效率。
2.1 完善氣象信息服務體系建設
不斷加強氣象信息服務體系的建設,將各種社會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深化氣象各相關部門之間的協作與溝通,最大程度上實現氣象災害監測及預警信息發布的資源共享,從氣象部門、農業網絡、氣象信息服務站及氣象信息中等各個環節著手,提高氣象信息服務的綜合性。省級氣象部門要充分發揮其區域主導作用,聯合各市級、縣級、鄉級等氣象部門建立統一的農村氣象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從根本上解決氣象信息“最后一公里”的問題,擴大氣象信息的覆蓋率。不斷研發出新的氣象信息服務產品,除了傳統的氣候監測與天氣預報外,還要將先進的科學技術廣泛應用于氣象服務中,不斷提高氣象信息的準確性,突出氣象信息的趨向性與導向性;針對農業生產開發專門的氣象服務信息,提高計算機模擬技術的精確性,以提高農業氣象信息的準確性、全面性。
2.2 完善各級有效聯動業務服務機制
氣象部門要建立有效的聯動業務服務機制,將省、地、縣3級聯合起來,針對不同地區的災害特點及農業特點進行監測、預警,以提高氣象信息服務產品的指導作用。各級氣象服務人員要統一起來,針對涉農政府部門的氣象需求、農民群眾的實際生產需求、結合自知的服務經驗,不斷創新服務產品的種類及內容,采取多樣化的形式擴大氣象信息的覆蓋率,實現氣象業務由傳統的“金字塔”式傳播模式向著“扁平化”傳播模式的轉變。加強農民氣象信息服務需求的整合,堅持對常態化問題的調研,全面提高農業氣象信息服務的時效性及準確性。
2.3 加強農業氣象信息服務人才隊伍的建設
人才是科技進步的第一生產力,在廣大農村基層,由于工作環境差,工作待遇低,很多優秀人才不愿深入農村一線進行工作,導致農村基層氣象服務人才隊伍整體素質較低,專業能力較差,無法保證氣象信息服務的質量及效率,因此要加強農業氣象信息服務人才隊伍的建設。可以應用高福利吸引外來人才,政府要加大對基層人才的政策性傾斜,為其提供更高的薪資待遇,做好其職業規劃,留住一些技術能力強、專業知識豐富的優秀人才,并將其輻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使其帶動其它工作人員,提高基層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要不斷加強基層氣象信息服務人員的專業培訓,培訓工作可以由上述引的先進人員進行培訓,基于實際工作的角度,從細節上提高整個隊伍的專業性;也可以聘請相關的氣象專業進行專業授課。人才培訓要以配套的考核機制為輔,將其培訓成績與其工作績效相結合,以提高其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還可以組織優秀人才外出學習,借鑒其它地區先進的工作經驗等。
3 結 語
農業生產受自然因素的影響非常大,因此氣象信息服務水平的高低對農業生產而言有著重大意義。氣象災害頻發、天氣狀況惡劣會降低農民群眾的經濟收入,從而影響我國整個農業產業的發展。氣象信息服務的主要作用就是為農業發展提供信息參考,以為農民群眾采取防護措施預留更多時間。因此要在日常工作中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促進氣象信息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為農業生產的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