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娟
摘 要 聽力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直接關系到學生語言知識的習得。然而,在外語學習中,聽力中使用的聽力技巧與方法通常被忽視。學生在應對聽力考試時大多靠“蒙”,得分極低,逐漸形成了聽的“聾子”,說的“啞巴”。運用構建主義理論并采用多媒體進行英語聽力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傳統教學的弊端,提升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
關鍵詞 構建主義 多媒體 聽力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3.056
Vocational College English Multimedia Listening Teach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Construction Theory
ZHANG Weijuan
(Chongq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Chongqing 402247)
Abstract Listening as one of the skills plays a necessary role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daily communication.It is the most basic form and skill, and is indicative of English applicative ability. Listening teaching, an important link to English teaching, has a direct impact on students' language acquisition. However, listening methods are commonly ignored. Students normally take a guess at listening tests, and consequently get a very low score, gradually producing a group of deaf and mute men. The use of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and the multimedia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can make up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enhance students' English listening level.
Key words constructivism; multimedia; listening teaching
20世紀90年代后,網絡通訊技術和計算機等多媒體的迅猛發展,為構建主義學習理論的實施和普及提供了技術支持和保障。構建主義理論風扉全球,盛行于國際英語教育界,與兩千多年的孔子理論相吻合。該理論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認為個體的認知發展與學習過程緊密相關。其核心觀點體現在“四強調”,依次為強調教學環境的構建,即學習必須在真實的環境中展開;強調整合各種教學因素,以此支持學生自主學習的大背景;強調學生的合作學習和任務型學習策略,使得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主體作用;強調教學設計的重要性。具體而言,該理論認為“創設情景”、“進入情境”、“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和“意義構建、效果評價”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基本因素。它認為知識是學習者利用現有的學習資料,在自己已有的知識結構的基礎上,通過多種手段,實現意義構建和外界的相互作用。由此可見,構建主義對傳統的教學法無疑是一種重大挑戰。
1 國內外研究現狀
關于學習策略的研究,學者們觀點各異,至今尚未達成一定的共識。有人稱為一般的自我管理活動,如領會監控和計劃等;有的指具體的學習技能,如復述、想象和列提綱等。有的甚至與認知策略、元認知、自我調節等術語的含義相重疊。 Stern指出學習策略有別于學習技巧(Learning Technique);Oxford 認為學習策略應該定義為:學習者為了使語言學習更加愉快、自主、成功,更加有效而采取的行為和行動。我國學者束定芳則認為學習方法則為觀念和策略的集合系統 ,其中學習策略能有效地調控學習過程。美國著名心理學家Bruner表示學習者應該是知識獲得的主動參與者,而不是被動接受者。并提出了”學習者為中心”的理論。Rubin 指出,學習策略有助于學習者發展自我構建的語言系統,Donald Freeman認為,外語教學是基于教學態度與意識、語言知識與技能的一種決策過程;針對不同的教學環境,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師可以靈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2 構建主義教學觀
構建主義的核心教學觀是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主動探索知識,主動發現和構建。
其本質是“學”,通過構建寫作、情景和會話等學習要素,在教師合理地指導和組織下,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在構建主義理論指導下的英語教學應該樹立什么樣的觀念呢?
(1)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體現在能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引導者,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做好自己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創造良好的外語學習環境,組織學生的活動,把學生和學習放在最為優先考慮的位置,做好啟發、引導、幫助、指引的工作,目的是讓學生樂學、會學、肯學。
(2)保持師生間互動,鼓勵學生間互動。高職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交際。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要保持良好的互動,這樣既能調動個體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增強學生間的合作學習和團體意識。教師參與到整個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交際,并監控小組討論等,適時提出指導,應用啟發式教學,創設問題情景,啟發學生思維,并提供相應的線索。
(3)注重英美文化的輸入。德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洪堡特曾說過,每一門語言都蘊含著一種獨特的世界觀。由此可見,語言和文化的密切關系。外語學習,也必須了解相應語言的文化背景知識,而傳統的外語教學往往忽略了這一板塊,故要強調文化背景知識的輸入,彌補學生對中西文化背景知識認知上的空白,逐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同時,也對教師文化素養的提升有了新的要求。在業余時間,教師要加強文化背景知識的積累與學習,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
3 構建主義理論與多媒體混合教學理念指導下的聽力教學設計
3.1 應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束定芳(2004)認為,語言學習是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語言是一種生存和學習的工具,只有通過大量實踐才能提高外語水平。很多高職院校已經把多媒體引入了聽力教學,通過圖片、影音等形式,直接刺激學生的感官,并創設真實情景,讓學生成為學習過程中的活躍參與者。這在一定程度彌補了傳統聽力教學的弊端。
3.2 具體的課堂聽力教學設計
本次聽力內容取自于重慶市高職高專規劃教材《實用英語II》Unit Two聽力:談論天氣。
(1)結合所聽材料內容,以短視頻或圖片導入,帶學生進入真實的天氣情境,直觀地感受不同的天氣狀況。教師并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問題,例如:How to describe each weather condition? preferably using One word.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eather and climate?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Why foreigner like talking about weath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ir conversation? 這些問題可以起到“拋錨”的作用,即確定當前的學習內容。
(2)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基礎和水平情況,將全班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進行討論。分組原則是高、中、差水平的學生搭配組合,并制定組長一名,學習小組組長原則上要具有號召溝通力,英語基礎較好。教師提供線索,如相關的網址,eg. http://weather.china.com, http://foreign.culture.com
(3)分組工作。個各小組成員分工協作,主動利用多媒體到網站上搜尋材料,并做好相關信息記錄,最后經過小組討論,選派一代表,綜合本組組員的觀點發言。這樣一來也使得多媒體和網絡成為學生的認知工具,而不單單是教師教學的輔助工具。
(4)聽力練習開始前,教師介紹聽力技巧。如題目關鍵詞預覽、精聽、泛聽結合。學生往往漏聽材料中的關鍵詞,導致聽力理解不夠準確,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放慢聽力速度,采用重復播放關鍵詞或讓學生跟讀大聲模仿語音語調,提高耳朵對語言的敏感度。同時也能培養學生對語言的語感。培養一定的語感,有助于學生對聽力基本單元的把握,跟上聽力材料的基本節奏。因此,聽力理解的水平能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提升。核對答案時,教師可邀請各組自愿者上講臺做“小老師”,寫出答案,教師給予糾正與評價,并給予鼓勵。
(5)聽后的總結。學生完成練習后,教師還應讓學生自行圈出材料中所涉及的重難點詞組或句子,引導學生如何根據前后文語境猜測生詞,進一步加深對所聽材料的理解。
4 總結
語言學習遠不是為了英語過級考試而安排教學,故不能把考試過級率作為衡量英語教學的唯一尺度。而構建主義理論的發展完善和多媒體教學條件的改善相結合,為教師嘗試性地進行聽力教學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課堂活動中,學生成為課堂主人,并根據自己的個性差異和興趣愛好構建自主學習模式,教師變為組織和引導者。學習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得以大幅調動,學生通過課堂活動的參與,鍛煉了其口頭表達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提高聽力理解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從而達到了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
參考文獻
[1] 候萬春.構建主義教學與大學外語教學.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0(7).
[2] 李思源,李富敏.試論構建主義理論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思茅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4).
[3] 束定芳,莊智象.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