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黎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學課程標準的改進,很多的新課程標準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有效性教學模式,是在較低的成本下創造出更高的學習效率。現在的音樂欣賞教育在初中教學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在進行初中音樂賞析的教學中也可以開展有效性教學。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的自我主體性,合理友善地提高學生在音樂欣賞方面的才能,提高音樂欣賞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音樂欣賞;有效性教學
在現在的初中教學中,音樂欣賞是初中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欣賞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還可以很好地激發出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和興趣,陶冶學生音樂方面的情操,提升對于音樂的審美。當然,在新課程改革下,對音樂賞析也提出了很多新的發展要求,對音樂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進行對音樂教學多角度的分析,在音樂教學中引入有效性教學,對音樂教育產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現在初中音樂賞析的現狀
隨著音樂在初中教學中地位的提升,學校越來越重視音樂教學。在原有的音樂教學的基礎上,教師要對音樂教學的方法進一步完善,把全新的教學理念融入音樂教學中,促使初中音樂賞析更好地發展。在對現在的音樂賞析教學的調查下,我們發現音樂教學中的音樂賞析課程存在很多問題。學生在進行音樂賞析課程時,只關心教學內容,因為教學內容的波動而波動,不能夠很好地融入賞析中,只是片面地進行賞析,讓老師很難控制學生的了解程度,不能很好地制定下一步的學習方針。盡管老師盡量地采用多種方式的教學,但還是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更深入地了解音樂賞析的真正意義,但是學生在進行音樂賞析時的參與度還是很高的,對于自己喜歡的一些音樂作品也是會進行深入了解的,積極性也很高。但如果是他們不感興趣的,他們就很難體會其中的表達意境,常常會出現聽課不認真、不走心的情況,這樣就會使音樂教學的效率大打折扣。
二、音樂賞析現狀的原因
1.教師對學生的關心程度不夠,不能夠很好地掌握學生的需求,只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單一地進行教材式教學。
2.在教學的同時不能夠很好地掌握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師在教學的同時,也要進行自我的升華,及時地改善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進而增強教學的效果。
3.很多教學內容不能夠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相結合,不能很好地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不能夠很好地參與其中。
4.網絡的進步,很多的流行音樂開始盛行,音樂教育中的大部分音樂并不是學生喜歡的類型,不能很好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初中音樂欣賞的有效性教學策略
1.與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進行音樂欣賞。在進行音樂欣賞的課程上,我們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進行音樂賞析的同時,可以讓他們發表一下自己的感想,甚至可以讓他們進行演奏,切實感受到音樂欣賞的樂趣。通過自己對于學習內容的理解進行有感情的表演,然后分組討論,總結結果。
例如,音樂八年級的下冊,有這樣一節課,“大洋洲采風”。先找到本節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歌唱《剪羊毛》,準確地把握主旋律以及表現的意境,然后利用簡化的二聲部旋律體會和聲的協調與和諧。接下來進行欣賞:澳大利亞的《理發師》、吹豎笛《理發師》,初步感受大洋洲音樂的風格特點,用《理發師》的吹奏來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互動探究,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互相討論,共同進步。在課程的進行中,讓學生進行表演,闡述自己的音樂觀點以及原因等,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對課程的理解與掌握。
2.分組討論提升欣賞的效果,加深學生的理解。在進行音樂欣賞的同時,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在學習的過程中分配學習任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討,給出結論。這樣就很好地避免了學生單獨學習時積極性不夠高的情況,因為是分組討論,可以加強他們的學習責任感,讓他們很好地融入學習中。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不同的表達方式進行交流,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音樂欣賞的理解,還可以很好地提升他們的交流能力。
3.充分帶領學生進行情感體驗。音樂是一種特殊的教學模式,運用聲音進行展現,具有更多的表現、內容的復雜以及形式的多樣。讓學生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境以及想要表達的音樂情感,是音樂欣賞的最終目的。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體會,很好地掌握作品的表達意境。教師在進行教育的同時,也要注意提升自己的音樂造詣,能夠準確地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賞析,達到音樂欣賞課堂有效性的運行。
初中音樂欣賞的有效性教學,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結果,也是音樂教育中的重大改革。現階段,音樂欣賞有效性的運行還處于初級階段,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為了進一步提升音樂欣賞的有效性,提高音樂的教學質量,就要更好地完善有效性教學,從而實現音樂教育的價值。
參考文獻:
劉麗麗.音樂欣賞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音樂教育,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