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
摘 要:從新課程音樂標準可知,通過科學的教學評價,有利于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有利于教師總結,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更有利于激活課堂教學的氛圍,促進新課程的發展。立足于低年級音樂課堂教學實踐入手,研究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針對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巧妙地運用評價方法,促使學生很好地參與課堂教學。
關鍵詞:新課程;評價;學生發展;課堂效果
音樂新課程標準提出了“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提倡學科綜合、理解多元文化等十條理念,這些理念是指導音樂教育與教學的理論基礎,是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音樂的指針,是落實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保證。”同時,新課程又要求我們教師用新的評價理念、方法、途徑開展音樂教學。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效地運用評價方法深受學生歡迎。如何在低年級教學中巧妙地運用課堂評價,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筆者認為,在低年級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設計音樂教學活動要針對他們的身心特點,巧妙地運用評價以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活躍課堂氛圍,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一、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的內容
1.創設活躍的課堂的氛圍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要學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二年級二班的音樂教學中,這個班的學生課堂紀律不是很好。于是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小笑臉”的獎勵方法,學生對這個評價的方法都很感興趣,在教師講解完怎么得到“小笑臉”的方法后,他們安靜下來并且很快進入課堂教學的狀態,都想得到畫“小笑臉”的機會。這時候,教師提出“哪組小朋友問題回答得多,就可以為你們小組完成小笑臉的一筆”,這樣學生的興趣提高了,學習歌曲的熱情也高漲起來,說話的也少了,都認真地學起歌來,得到獎勵的小朋友也多了。師生也都從評價中得到了快樂,達到了教學目的。其次注重正確引導,教師的教學設計要給學生留有展示的余地,這樣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才會更濃。因此,課堂上合理有效的評價,會讓學生對學習充滿了興趣,同時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2.充分關注每一位學生
在實施教學過程中,觀察每一位學生的表現,如果有做得好的,要及時進行評價,并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如果有學生做得不好,教師要及時指出,并幫助這位學生糾正。
二、實施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的方法
1.豐富的評價性語言
教的本質在于引導,引導主要靠我們用語言展現教師個人的教學魅力,因此,語言的藝術性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豐富的藝術性語言能使音樂課堂教學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豐富的評價語言,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學習情緒。在新課程標準下有些簡單的詞語如,“很好!”“對了!”“正確”等這些評價性的語言只不過是一種表面化的,已經無法打動孩子。但是如果將這些評價性的語言增加一點具體的詞匯放入其中,那語言就不大一樣了,如“你的聲音真動聽!”“你的表情真豐富!”“你的進步可真大!”……這些評價性的語言都有具體的內容,能讓孩子們看到老師對他的尊重,學習會更加努力。作為音樂教師,還可以嘗試采用體態語言評價的方式,如:教師期待的目光、輕輕地點頭、豎起大拇指、為他鼓掌等都會讓孩子們充滿自信。
2.多樣的評價形式
評價的形式多種多樣,自評和互評是學生遇到的最多的評價方式。自我評價是以描述性評價為主,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讓學生對自己的音樂學習進行總結、回顧與比較,使學生對自己的音樂活動不斷反思,看到自己的優勢,發現自己的不足。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活動過程中,特別是低年級的孩子,教師要經常性地問他們:你認為自己的表現怎么樣?讓他們對自己學習過程中有個回顧和反思,并能勇敢地說出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培養孩子的主動性,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互評:孩子們之間的相互評價往往會激發出孩子們無窮的學習動力,從別人的長處中得到學習,將自己的優點展示給別人。所以通過互評,可以讓孩子們通過相互之間的評價、探討,讓他們中間產生相互交流、相互表達的機會。
綜上所述,音樂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通過音樂課堂教學和音樂課外活動,培養學生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從而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因此,要讓低年級孩子對音樂課堂感興趣,就要發揮教學評價的優勢,讓評價真正激活課堂,為達到教學目的,提高教學質量服務。只要每一位教師做教學中的有心人,善于發現和思考問題,就能讓評價成為促使學生進步的動力。當然,在這之中還有諸多的問題有待我們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陳旭遠.新課程理念[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金亞文.小學音樂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3]王安國,吳斌.音樂新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