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玉東
分層教學就是教師根據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和現有知識、能力水平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別對待,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的分層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發展和提高,又稱分組教學。
分層教學的目的和意義:分層教學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宗旨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學,教師要做到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教學,分層提高。分層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得到樂趣,培養學生的學習成就感。
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分組,使學生更樂于學習,敢于挑戰自我,充分激發學生的練習激情,使學生能取得更好的練習效果。如在投擲項目練習中學生更喜歡跟自己實力相當的同學在一組,這樣更有利于他們的相互學習和競爭。那么,在體育課中該怎樣進行分層教學呢?
一、分層次教學方法和手段
1.根據學生的特點制訂教學方法
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的身體各方面素質有一個充分的了解,要做到科學合理地按學生的實際能力進行分層,既要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也要考慮到學生的身體素質狀況的差異。我是這樣給學生分層的。首先宣布本堂課學習內容和分層原則,分幾層,各層次有什么要求,然后讓學生自己決定在什么層次進行練習。再根據不同層次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和任務。第一層次學生的目標是發展的運動特長,養成積極鍛煉身體的習慣。第二層次學生的目標是發展一定的運動能力,提高運動技能,養成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第三層次的學生,制訂的目標是發展身體基本活動能力,提高身體素質,培養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使其養成堅持鍛煉身體的習慣。我們要求第一層次的學生熟練掌握教學內容,并能很好地掌握所學運動技能。對第二類學生我們要求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并通過多練逐步掌握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第三類學生我們主要是培養其對體育課的興趣并鼓勵他們積極鍛煉并要求掌握基本的體育技能。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制訂不同的教學方法,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以達到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2.在教學方法上,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
對體育基礎好、運動天賦強的學生要高標準、嚴要求,讓他們在掌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適當拓展和提升。如俯臥式跳高是反映學生彈跳和全身協調性的運動項目。因為學生在彈跳能力和協調性方面存在很大差異,我就將學生按照以下方法進行分層,以進一步加強他們的彈跳能力。第一組學生把彈跳能力不好的學生放在一組,第二組我把助跑與起跳結合不好的分在一組,第三組我把過竿動作不好的分在一組,這樣教師就可以統一指導,學生之間也可相互糾正,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練習氣氛。課堂練習效果較好。
3.建立反饋機制
對學生分層要采用動態分層。學生在練習過程中也在不斷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并提高了對運動技能的掌握。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再進行適時調整。對進步大的學生進行鼓勵,并根據學生自愿原則對進步大的學生進行轉層。這樣可充分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二、教學中分層教學實例
實心球、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是我縣其中的幾個中考項目。我采用分層教學,效果明顯。
1.實心球
我們可把學生分成4組。第一組動作非常好的學生,我們可以要求他們練習后拋實心球,前推實心球,以進一步加強他們的投擲能力。第二組學生我們把出手角度不好的學生放在一組。第三組我按上下肢不能協調用力的分在一組。第四組我把出手速度差的分在一組。這樣教師就可以統一指導,學生之間也可相互糾正,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練習氣氛。課堂練習效果較好。
2.坐位體前屈
我把坐位體前屈放在準備活動和放松整理活動中。而且我將學生按坐位體前屈成績的好、中、差進行分組,共3組。操作方法是學生坐在操場上(最好坐在體操墊上)學生雙手扶頭腳尖勾起,雙腿繃直用力下壓。第一組成績好的學生要做到上體能緊貼雙腿并且手掌根要超過腳尖。這類學生我要求他們進行拓展練習。第二組學生成績稍差一點基本能做到上身和下肢相貼,這類學生做下壓動作后再做雙手抓住腳尖靜止1分鐘的練習。第三組學生成績較差我要求他們兩人一組一人做一人用力在其身后用力壓其上身。
3.立定跳遠
我分別給男女生劃四個區域,男生1.9米、2米、2.2米、2.4米。女生1.4米、1.6米、1.7米、1.85米。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成績在不同的區域中進行練習并鼓勵學生認真練習,爭取早日“晉級”。
通過分層教學我所任教班級的學生的體育中考成績都得到了較大提高,在體育中考中我校的滿分率在全縣一直名列前茅。
總之,分層教學是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并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有利于因材施教,充分調到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并充分尊重學生的自尊心,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鍛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
參考文獻:
[1]張光露.淺析分層教學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運用的意義與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2.
[2]潘濤.淺析分層教學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5.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