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微生物》教學中如何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構建新型的《微生物》教學模式,如何以學生為主體,構建自主學習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利用網絡資源優化教學效果作了詳細的闡述,以期為廣大《微生物》教學研究人員提供理論參考,為《微生物》教學改革提供依據。
【關鍵詞】網絡資源;《微生物》;教學模式;教學效果
在生命科學快速發展的時代,《微生物》作為生命科學的基礎課程之一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微生物》的特點是在分子、細胞或群體水平上研究各類微小生物的微觀世界,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將微生物的微觀世界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的學習枯燥無味,學習效果較差。但隨著信息時代網絡技術的普及,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微生物》教學資源,網絡資源應用于教學具有信息量大、不受時空限制、時效性強、可交互等特點,為《微生物》教學模式的構建提供了可能性和人有力保障。筆者在近幾年的《微生物》教學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為《微生物》教學模式的構建作了一些嘗試,現將具體做法和取得的效果與大家分享。
一、構建網絡式《微生物》教學模式
《微生物》這門課,內容繁多,課時較少而且記憶性的內容多,尤其是微生物學各論,零亂枯燥,無規律可循。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可以將抽象、空洞的理論通過直觀教學手段加以形象化、生動化,能有效地化枯燥為樂趣,化抽象為具體,化難為易,優化教學過程,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利用聽覺和視覺接受更多的信息,讓學生在課堂內更興趣盎然,提高聽課效率,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制作多媒體時注意:一是不宜將大量文字板書搬到屏幕上,會失去課件的意義,也容易使學生感到疲勞,文字應該簡明扼要。二是不要在課件上加入過多的與教學內容無關的動畫,過分追求視覺效果會使學生分散注意力。三是適當配合傳統教學方法。對于需要強調的內容,可以借助黑板和粉筆,簡單幾個字再次強調,同時也加強了師生的交流。四是在多媒體中還可以播放一段科教錄像,形象化的教學手段可以給同學留下深刻的印象。網絡資源極大豐富,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對于《微生物》教學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構建現代教學模式,這對于提高微生物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構建主體式《微生物》教學模式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的主題地位。教師要根據教材,充分利用精品課等網站,在網絡上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選擇能激起學生興趣的知識,并設計疑問,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和自主學習的空間,然后對學生的回答做出評價或反饋。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和主體,明確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隨著教育模式的改革,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提高,簡單重復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醫學教學的要求,教師要不斷擴寬知識面,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業務水平,才能培養高質量的醫學生。如果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照本宣科,僅僅講授書本上的內容,會使教學內容枯燥,缺乏新意,使學生厭煩。因此,教師上課前除吃透教材外,還要博覽群書。可以通過聽醫學講座、訂閱醫學相關雜志和報紙,上網等形式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才能掌握與授課內容相關的知識和最新研究進展。只有自己不斷進取,才能滿足學生學習需要,使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微免課的價值。
三、構建自主式《微生物》學習模式
構建自主學習模式的關鍵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去獲取知識,而網絡資源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平臺,網絡上相關的《微生物》資源豐富,尤其是一些精品課程網站、論壇等,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圖片、視頻、動畫資源,通過這些聲形并茂資源的學習,使《微生物》知識的學習不再枯燥無味,使學生的學習模式有被動變為主動,而且學習效率和效果也大大提高。美國教育家布魯諾說:“學習的最大動力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宋代陳頤說:“未見意趣,必不樂學”。現代教育學的創始人霍爾巴特以興趣為基礎構建他的教育學體系。可見濃厚的興趣超過很多良好的教學方法。有了興趣才會增加主動學習的動力,在知識的海洋里興趣是帆,在歲月的波濤中可讓自己求知的船愈行愈遠。若是沒有了興趣,學習就會成為一件很折磨人的苦差事。在第一次上課時,同學們對一門新課的好奇心都比較強,因此要重視緒論的講授。講授的目的不僅僅是對教材內容的介紹,而是激發學習的興趣,使同學對微生物學與免疫學課有一種探索心和好奇心,使這門課對他們產生吸引力。
四、構建啟發式《微生物》教學模式
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把課堂講解與學生思考相結合,調動他們的思維能力,腸道病毒為例,首先引出問題什么是腸道病毒?以腸道病毒為中心,逐一提出腸道病毒有哪些種類、有那些共同特點、如何致病、可引起哪些疾病、怎樣防治和如何進行微生物學檢查等。學生再展開討論,這樣就比較清晰系統地掌握了這一章內容為了體現醫學微生物學與臨床的關系,避免基礎課與臨床課的嚴重脫節。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他們充分的思考空間,提高他們對問題的邏輯推理和綜合分析能力,擺脫填鴨式單一傳統教學的束縛。
對相似特點的微生物采用比較式教學. 經常有學生反映微生物學很好理解,但許多細菌性狀非常相似,很容易混淆,不好記憶。為幫助學生克服這一困難,采用比較的方法,可用圖表表示,比如各類球菌的生物學性狀的比較、相同點、不同點、歸納、總結、條理化、清楚化,把一個個孤立的細菌串起來,加強病原微生物學的整體性和關聯性,教學脈絡也更加清晰,教學效率明顯提高。
五、構建交互式《微生物》學習模式
交互式學習模式是通過網絡平臺,師生共享網絡信息資源,通過人機交互、師生交互、生生交互等方式,來完成教學和學習過程,網絡為交互式學習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微生物教學可以隨時互動,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布置作業、實時答疑、進行測試和獲得反饋,同時還能監督學生學習情況等。同時教師還還可以建立網上虛擬課堂,將講課視頻和實驗課視頻在網絡上共享,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自己感興趣內容進行選擇性的自主學習,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可以在線向教師或同學請教。基于網絡資源利用的交互式學習模式使教和學不拘泥于課堂,能夠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六、結語
在微生物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構建《微生物》現代教學模式,符合信息化時代的要求,符合高等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標,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合理利用和整合網絡資源,會大大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確立學生的學習主題地位,增強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和主動性,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使教與學的過程得到最優化,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潘文濤. 基于網絡資源的混合教學模式行動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 2006(8): 49-51.
[2] 王占祥. 探索利用網絡資源的教學模式[J]. 機械職業教育, 2006(4): 36-37.
[3] 姜 成, 申曉慧, 李春豐, 等. 利用網絡資源改變細胞生物學教學模式探究[J]. 現代交際, 2012(4): 202-203.
[4] 鄒永麗. 論利用網絡資源構建高職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12,28(2): 117-118.
[5] 程東記, 李遠星, 韓 越. 網絡資源主體式教學模式淺探[J]. 科技信息, 2009(2): 73-74.
【作者簡介】
韋茜(1989—),女,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人,本科學歷,廣西河池市衛生學校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微生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