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瑞燕
【摘要】近幾年來,新課改在不斷地深入,這就要求教師具有更高水平的教育教學能力。小學的語文閱讀教學,不能再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改變教學模式,使小學語文閱讀的實效性不斷提高,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在現在的學生學習生活中,合作學習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合作學習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意識,尊重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這篇文章立足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視角,詳細論述了與其有關的諸多應用,希望能夠對小學語文教學有所幫助和啟發。
【關鍵詞】合作學習;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用
在小學的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閱讀生活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有很多的幫助,而且對學生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幫助,學生通過閱讀教學,能夠開拓自己的視野,能夠更加全面地認知整個世界,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小學生,通過閱讀可以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在閱讀過程中,小學生能夠學會如何辨別是非,這樣能夠使小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有效數據顯示,如果只通過教師講解讓學生學習閱讀,對于學生的幫助是非常有限的,學生根本沒有辦法掌握一些閱讀技巧。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不斷地探尋新的教學模式,深入了解學生的閱讀需求,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教學的過程中。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法的意義
在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篇文章對小學生的閱讀教學進行深入地探討,希望能夠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
1、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力
在我們的語文閱讀的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都采用比較死板的教學模式,教師在進行講解的時候,一般會把文章分成幾個層次,然后帶領同學們分別理解每一層的意思,最后概括文章的主旨,教師一般都是把知識直接灌輸給學生,根本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無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因為一直是教師帶領學生在學習,教師一直在講解,所以學生就不會獨立思考,學生就等待著教師為自己講解答案,這樣的教學方式根本不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生的理解能力也不會有所提高。立足于新課改的大環境,學生必須與其他人進行交流和溝通,積極地與大集體融為一體,使你自己的理解能力不斷提高。在閱讀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增加學生交流和溝通的機會,使學生的理解能力一步一步得到提高,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2、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在已經進入21世紀,社會上出現越來越多的挑戰,我們也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環境,只有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才能夠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在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其中,合作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與特任進行交流和溝通,不僅能偶發表自己的意見,還能夠聆聽別人的觀點,能夠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也能夠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問題,讓學生真正地喜歡閱讀,熱愛閱讀。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1、從教材資源出發,切實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由于年齡或者興趣等多方面的因素,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不高。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充分地發揮教材的作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識,加強學生對于閱讀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同時,也能夠使教師的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除此之外,教師在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時,要積極正確地引導學生,對學生進行啟發,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閱讀內容,把握閱讀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教師在進行點評時,不嗯呢該夸張做作,應該及時對學生進行鼓勵。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錯誤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指責學生的郭村,那么就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失去學習的信心,對閱讀學習失去興趣。舉個例子,當學習課文《孔子拜師》時,,教師不能只為學生講解表面的只是,要深入挖掘課文深層的寓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積極的引導,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加深對閱讀的理解,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更加理解孔子的教育理念,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深入理解孔子的精神。
2、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教師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了解小學生的特點,小學生比較活潑好動,他們具有非常強的好奇心,然而,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差,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容易走神,開小差,在語文閱讀的學習過程中,這是非常不利的因素。所以,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對學生加強引導,讓小學生喜歡上語文的閱讀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從而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我們需要提出的是,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開展相關的活動,教師要保證設計的活動在學生的理解范圍之內。舉個例子,在講解課文《畫楊桃》時,我們都知道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同一個事物,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就會得到不一樣的感受。教師可以采取課堂實踐的方式,把小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選擇一個水果讓學生們進行討論,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自己看到的水果的樣子,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夠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除此之外,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熱情會被帶動起來,教師把每個小組的畫展示在大家面前,為學生做出合適的點評。
3、合理地進行分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生合理地分成若干個小組,根據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與教師的教學活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出發,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閱讀材料,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地分組。教師可以通過很多方法為學生進行分組,但是在分組的時候需要必須遵照一定的規律。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使各個組之間的距離進一步拉近,這樣教師的教學就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或者學生的認知進行分組,舉個例子,在為學生講解課文《夸父追日》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拋出一個問題,自然而然地把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教師要為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讓小組之間展開討論,在進行討論的時候,有些學生負責記錄并與大家進行分享。根據學生的分享,教師要為學生進行總結,把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傳遞給學生。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之下,合作學習在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受到關注,甚至這是教學過程中的一種發展趨勢。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自身的缺點和不足,不斷地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提高知識水平。只有這樣,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才能把合作學習運用得恰到好處,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要看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除此之外,通過合作學習,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都會有所提高,從而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 劉 洋. 對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幾點反思[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6(2).